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067|评论: 1

[散文随笔] 踏莎行-欢聚暨《回望宜棉路,共叙工友情》纪念册刊行 禺草号汉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16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踏莎行—欢聚


       房陵推杯,观册精细,回顾当年青春力。工友忘我乾坤扭,沈家旧主太神奇。
      大亮怀恩,李晟笃义。五十春秋无人比,知根朋友年轻好,汗洒一处望珍惜。


经过筹委会全体同志三年来不懈的砥砺前行,在广大工友的大力支持下,克服重重困境,闯过1080个昼夜,终于在2019年11月9日圆满完成了隆重的“宜昌棉纺织厂建厂五十周年暨职工联谊会演”。虽受突发疫情的严重干扰,筹委会全体同志忘我拼搏再接再厉与时间赛跑,才再现,今天(3月15日)“回望宜棉路,共叙工友情”纪念册的发行的喜讯。
雨霁刚过的武汉,今天又迎来霏霏细雨,老天爷似乎有点不尽人意,何曾想道,细雨是在传递春天的信息,告知人们,现已万物复苏春回大地,这样美好的季节,均由霏霏之雨来报喜,这绵绵不断的细雨,不光自己下得十分惬意,还印证久别重逢工友们欢聚时的心境;这嘘寒问暖难舍难分,滔滔不绝的缠绵劲,正是心灵上飞舞不歇的菲菲细雨:


细雨绵绵非悲意,风吹花落不曾离。
无奈此身不由己,山川异域心相依。




当一本本载着宜棉的沧桑历史、肩挑背抗,苦干加巧干三线建设翻身的使命;饱含“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迈洒脱的气概,为宜棉建设和发展勇往直前精神的纪念册,经筹委会领导之手慎重递交给工友时,人们脸上展现归队重逢的窃喜;这是感情的流露,是在倾诉改制回家后被遗弃的委屈,此时心情会五味杂存,一时真不知所措从何说起。
工友们手捧自己的历史,看到当年亲身战斗过的阵地,在纪念册中看到五十年拼搏的缩影,被唤醒的青春记忆、找回自己固有的热情,那种穿越时空飞跃的感觉,瞬间很感惬意!
这本,以史明鉴,坚守初心,继往开来,勇担使命的纪念册,能重温宜棉建厂暨发展史,读懂什么是“宜棉精神”!明白什么是时代使命!要永葆奋斗忘我之精神,因在这精神里,孕育着青春的憧憬、砥砺前行的点滴、舍小保家大家的历练、是起迪教育后人动力,这是奕叶崇光之瑰宝……纪念册上,除了记载宜棉的建设发展图片外,还凝住几代宜棉人希望,顽强拼搏的作风和忘我奉献的精神。造就一批芦生麻中自然直的宜棉人,不论走到哪里,都是响当当好样的!(其中儿孙也一样。)


《回望宜棉路,共叙工友情》纪念册。


在回忆的沙漏里,细小的东西可能被带走遗忘,重要的一幕经常会挥之不去,难以跨越。俯首往事,跌宕起伏的一生,到如今也不过是白驹过隙,过往云烟罢了。最后一切都会随时光的牵引而烟消云散,但回首望去,曾经最灿烂的时刻莫过于那童年时的打闹嬉戏,青少年时的追逐梦想,成家后的责任与担当,晚年时的人生向往。现观纪念册中老照片,回味已逝的流金岁月,回忆美好的点点滴滴......
下面以工友罗洪波《我和我的“宜棉”》作为本文的结束语:


我和我的“宜棉”
罗 洪 波
(一)
长江奔涌出三峡,涛声是我们的歌。风雨中走出的英雄儿女,担负
起家国的苦与乐。大三线在宜昌的万人纱厂,我们曾经气壮山河!
(二)
我和我的宜棉,这是青春年华在述说。1966年的红色浪漫孕育了你,我们把盏盏油灯捻亮,让旷野有了光明的灯火。1970年,巍峨的厂房诞生在长江之滨,在古老的山坡。大江日夜不断流啊,山岗从此不寂寞。老学员们回来了,来不及陶醉于山乡巨变,就投入到安装大会战的拼搏! 银色线缆扛上肩,拖起电杆,跨过陡坡,拖进崭新的厂房,让灯火长明,机器欢歌。双肩皮肉绽开,脸上泛起欢乐!深夜吊运机件,铁轱辘呼呼作响,平板车四处穿梭。女同胞清洗机件,双手伸进柴油桶,纤细柔嫩的手指被泡肿磨破。 沉重的石块,是我们从南津关开采,抬上跳板,装进拖驳,铺垫厂房坚实的基脚。一筒筒圆木,是我们从木排上抬来,肩膀接力。双手传递,上岸上坡。从八一钢厂,我们抬回一捆捆钢筋,从白沙垴窑厂,我们背回一摞摞砖瓦,向着厂房,向着未来,我们一路高歌! 从北京,从上海,从郑州,从武汉,从祖国各地,天涯海角……从纺织部、天津和上海纺织院校分配的大学生来啦!从省五七干校抽调的政工干部来啦!一群群热血青年,从城镇、农场、乡村走来,背负着母亲的嘱咐和人民的重托。看,队队人马走过来,大食堂里齐拉歌,一歌未落一歌起,向阳岗上歌连歌! 他们是共和国最勤劳的一代人,彰显出大型企业恢弘的气魄!青春的脚步撒满厂房,撒满车间的每一个角落。后来,簇拥“宜棉”建成的工厂林立,宜昌的新兴工业大拓展,宜昌城从此向东扩。,人们把伍家岗称为向阳岗,雨后春笋般建成的工厂,在太阳底下,犹如向阳葵花一朵朵。
(三)
座座高山耸入云,我们建厂为人民。不怕工作苦和累,愿将青春献祖国。历史不会忘记,1970年6月17日,宜棉厂纺出第一批棉纱,7月底,织出第一批棉布,历史还记得:1974年7月1日,宜棉正式生产,从此,宜昌无纱厂的历史,悄然落下帷幕。 清清的李家湖,荡漾过我们的青春倩影,篮球场上哨声回响,大食堂里美味荡漾,图书馆里,我们在知识的宝库中求索。球场和车间的帅哥,是否还那么壮实?江堤和湖畔的倩影,是否还那么婀娜?走过泥泞,走出踉跄,百折不挠,无愧家国。前行路上纵有凄风苦雨,我们也超然洒脱。初心不改,砥砺奋进,一路搀扶相帮,豪情满怀,慨当以慷,一路笑语欢歌。
(四)
我和我的宜棉,那里有沸腾的生活。经纬纯真,我们的灵魂,织机铿锵,我们的性格。银锭飞旋出青春的旋律,金梭牵动着时代的脉搏。在车间里穿行弄档,如同脚步丈量祖国的山河,落下的雪白棉纱,犹如采撷的天边云朵。穿上洁白的工装,我们是吐丝的蚕娘,用岁月织出大千世界,装扮五彩缤纷的祖国。
(五)
我和我的宜棉,是一曲荡气回肠的歌!我们工厂诞生出党的十一大代表,全国劳模也在纺织车间里穿梭。我们创新,我们开拓,一个个荣誉,一项项指标,在共和国的土地上,我们高歌猛进,壮情演绎一幕幕。 我和我的宜棉,那是悠悠岁月的赞歌!征途上起起落落,那是我多彩的生活。我们的家园,美丽的工厂啊,如今已是中建之星的楼宇群座。分明是宜棉之光在苍穹之间的幻化,幻化成一个缀满星星的部落。 啊,宜棉,你是峡江的鹰,你是楚天的歌,你是我心中的圣殿,你是不落的红日。芳华绽放的岁月,魂牵梦绕的工厂,你勋业照人,辉煌永在,我们的记忆,永远留在历史的长河……


154301d072y70k8zyljc28.jpg

微信图片_20210315210949.pn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1-3-20 07:4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