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577|评论: 2

[生活资讯] “寻访革命老区 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报道之二:革命火种纵横几十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14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位于安岳县西北部的通贤镇三福村,掩映在风景秀丽、植被茂密的浅丘中,与普通的川中村落并无二致。但在1932年秋至1933年底这段时间,该村是遂安潼三县党员代表会议、中共遂安特区、中共遂安县委机关所在地。这一时期,党团组织迅速发展壮大,遂安县委领导下的游击队、少先队、赤卫队各有100余人,组织起来的群众有5000余人。

【三佛寺】
往事探寻
三县党员代表会议召开

1930年9月,因党内出现叛徒,安岳县委书记许岳调离安岳。至此,安岳县委解体。

同年12月,党组织派遣在广汉入党的张育才到安岳,清理整顿原有党员和党组织,先后恢复了东兴、龙台党支部的活动,新组建了通贤党支部。

“党组织必须深入农村,发动和组织农民,掌握地方武装,开展土地革命。”1932年秋,一次具有特殊性、转折性意义的会议在通贤镇三福村玉皇庙举行。当时,中共四川省委巡视员到安岳巡视,在通贤镇三福村玉皇庙召开了遂安潼三县党员代表会议。

会议分析了遂、安、潼三县党组织发展缓慢的原因,对武装斗争停滞不前的状况进行了批评,提出必须进一步加快农村党组织发展,掌握地方武装,开展兵运、匪运等。会议决定成立中共遂安潼特支,统一领导遂宁、安岳、潼南三县的党组织活动。此次会议为后来遂安潼三县的革命运动蓬勃开展统一了思想,指明了方向。

中共遂安潼特支建立后,组织活动的范围扩大到农村。此后,安岳党团及农会组织进入迅速发展时期。

革命力量迅猛发展

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从陕南越过大巴山,迅速占领川北通江、南江、巴中三县,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安岳党团组织利用这一胜利喜讯,加紧革命宣传和动员工作。

这一时期,特支书记张育才在三福村三佛洞发展了农民康遂、肖作屏入党。康遂入党后,把三佛洞作为党的活动基地,又先后发展了二弟康炳轩入党,三弟康炳成入团,后又发展肖述云、王正邦、王定邦等10多名党员。

从今天的三佛洞庙门处开始攀登,登上约50级台阶后,记者来到三层台地处的庙宇。随后,通过一个近年搭建的空中廊桥,穿出庙堂,到达离地约八九米高的一处岩洞内。

岩洞位置隐蔽,面积约三四平方米,高不足1.6米,仅能容纳约六七人。据当地群众介绍,以前这是一处斜坡,有一条碎石路通往崖洞。

【三佛洞】

据安岳革命历史文献记载,康遂常在岩洞内召开党的秘密会议,利用庙会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组织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我父亲对我讲过,说他如果不是大字不识一个,当时都跟着康遂闹革命去了。”在此处休闲的70岁老人康世珍告诉记者。

这一时期,不止通贤片区的革命力量蓬勃发展,来凤、高升、石羊、东兴片区的党团、农会组织成员也迅速发展,新组建了6个党支部。

1933年夏,省委巡视员再次到安岳巡视,决定撤销遂安潼特支,成立遂安特别区委,直接受中共内江中心县委领导。此时,安岳共有9个党支部。

革命活动“纵横四五十里”

1933年9月上旬,省委派余若萍到遂安地区工作,召开了扩大干部会,决定将遂安特区改为遂安县委。省委派来的领导在康遂、康炳轩家办公、开会和组织农民运动。康遂、康炳轩家成为中共遂安特区、遂安县委机关所在地。

【遂安潼三县党员代表大会旧址】

追寻安岳党组织的发展路径,记者一行来到中共遂安县委旧址地——康遂、康炳轩家。这是一幢占地约200平方米的一层砖瓦平房,现属于康炳轩儿子康云清住宅。但当日房门紧锁,康云清老人并不在此,而是住在距此地10余公里的三女儿康后菊家中。

而后,记者辗转来到康后菊家,找到了89岁的康云清老人,听他讲述了祖屋的更迭变化。

康家祖屋于1932年修建,为穿斗石木结构瓦房,当年,康遂、康炳轩、康炳成三兄弟及父母居住在此。“通贤暴动”失败后,敌人抄了他们的家,康遂、康炳轩均离开家乡。1940年,康炳轩回到家乡被捕,房屋也被敌人烧毁。他的母亲带着三个子女和老人只能暂住在用晒席围成的草棚里。后来,母亲再用竹篾和茅草逐渐搭建起两间土屋。解放后,房屋改建为石板瓦房。2012年,该处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政府的帮助下,他们重建了这套有着4个房间的砖房。

1933年夏,通贤地区正值大旱,粮食歉收,而管辖安岳的军阀李家钰与四川军阀刘湘、刘文辉常年混战,四处拉丁派款,苛捐杂税名目繁多。田赋从民国22年预征到民国60年(1933年至1971年)。官府逼粮,豪绅追租、逼债,群众生活陷入绝境。

安岳党组织建立后,在宣传动员群众中,曾组织“抗租、抗粮、抗债”斗争,进行过一些不大的武装斗争。

1933年9月下旬,遂安县委在康遂家建立后,在“抗租、抗粮、抗债”的基础上又加上反对强拉壮丁(简称“三抗一反”)斗争。

“三抗一反”实施后,得到群众热烈拥护,大家纷纷寻找不同借口,想方设法拖欠地主劣绅粮债,反对军阀和地主劣绅的压迫。

随着“三抗一反”斗争的深入,群众逐步加深了对党组织的了解和信任,不少人参加到斗争中来,各地组织不断发展壮大。

1933年10月26日,省委巡视员邹风平到安岳,见通贤地区群众基础良好、组织蓬勃发展,大小斗争不断爆发,于是改变了省委关于“布置游击战”的指示,决定停止“三抗一反”的日常斗争,以通贤为中心,发动群众举行武装暴动。要求广泛深入发动群众,扩大党团和农会组织,立即组建游击队、赤卫队、少年队。

当年11月,党团组织得到大发展,遂安县委领导下的游击队、赤卫队和少先队队员各有100余人,组织起来的群众共有5000余人,革命活动比较深入的地方达到“纵横四五十里。”

人物名片
命途多舛但信念坚定的康家三兄弟

在遂安潼三县党员代表会议旧址前,矗立着康遂、康炳轩的彩色塑像。塑像基座简要记述了两兄弟的生平事迹。据三福村支部书记雷文田介绍,这是当地群众的自发行为,以此怀念为革命作出极大贡献的康家三兄弟。

康遂,1899年生于安岳县通贤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二弟康炳轩、三弟康炳成相继加入党、团组织,康遂的家较长时间都是中共遂安特区和遂安县委的联络点。康遂先后任通贤农村党支部书记,县委委员,康炳轩任通贤区委书记。

1933年底,遂安县委决定举行“通贤暴动”,康家三兄弟积极投入到武装起义的准备中。“通贤暴动”失败。康遂到成都向中共省委汇报工作,康炳轩和康炳成则通知党团员迅速转移。敌人抄了康遂的家,康遂返回安岳后已无法落脚,决定只身到贵州去找红军。1935年,康遂几经周折才到贵阳,经打听,得知红军已经北上,只得以苦力谋生,后来凑了一些钱,当起了走村串户的卖货郎。1943年,康遂到云南镇远县草坪街,投宿到一家小客栈,和独自经营客栈的老板娘成家定居下来。新中国成立后,康遂积极参加征粮、剿匪和土地改革运动。1969年,安岳得知康遂下落后,和镇远县联系,康遂回到阔别36年的家乡。1971年3月,安岳县革命委员会查实康遂无叛变和变节行为后,为其安排了稳定的生活待遇。1978年12月16日,康遂因病在安岳逝世,终年79岁。根据其生前遗愿,将骨灰安葬在当年地下党经常活动的地方——马桑坡。

“父亲被捕后,没有出卖党组织,也没有出卖一个同志。”康炳轩的儿子康云清老人告诉记者,在他的记忆中,父亲手艺非常好,是个好裁缝,经常走村串户为村民量体裁衣,因当时年幼,自己并不知父亲参加了革命活动。父亲被捕后,受尽酷刑,坚贞不屈。“通贤暴动”失败后,康炳轩流亡异乡,几次到重庆找党组织未果,1940年回到安岳后被捕,在狱中受尽酷刑,坚贞不屈,敌人多次押解他到遂宁、成都去寻找康遂。1943年5月,康炳轩在敌人百般折磨下死于狱中。

康遂家被抄后,康炳成去了长河二姨妈家。得知家中猪牛、粮食均被军团抢光,田土荒芜,一家老小生活无着落,心中万分焦急,便托人四处说情,并由族人保他回家种庄稼。1935年2月,康炳成回到家中,不久就被抓进安岳监狱,被判刑9年。后因愿意参加抗日而提前出狱,到汉口、九江一带,在长沙战役中负重伤,伤愈后被安排到汉寿县邮电局当职员。1954年,康炳成才回到老家安岳。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22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1-4-14 21:1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1-4-15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党史,感党恩,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