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服务大众拉动经济,不一定要盈利,但是最好能够收支平衡最好,能够盈利更好。
有报道说近年来只有北京、深圳、杭州、青岛四城市的地铁盈利,显然不包括成都。所以这贴来探讨一下如何使成都地铁收支平衡甚至盈利。
这个问题归根结底无非就是开源节流,“节流”主要是以电子代替人工,但为了运营安全也省不了多少,那么就想想“开源”。如今因为太多引流的东西了,地铁广告的价值越来越低,就不要往这方面想了。可以增加盈利点的地方暂时包括这5个方面:
1、收费停车场,这是多年之前我写信给市长信箱建议的,在国外很流行,后来市政府的人专门打电话给我了解。前段时间听说在五号线回龙站设立了一个这样的停车场。不知道为什么选在那个地方,不容易去航空港,也不容易去高铁站。不方便的话,利用率肯定不高。很可能许多车位会空置。选址最好选在2号线东端,10号线南端,18号线东端,19号线双流机场和天府机场之间等位置。
2、收费存物箱,地铁有安检,所以里面非常安全。可以设置很多收费的存物箱存放文件、钥匙等小件东西等家人或者客户来取,也可以存放衣服或者行李之类,市民出游觉得东西重了,或者天气热了可以暂存,回来时再取。这是刚需,收费可以稍微高点。
3、邀请五大银行的ATM入驻并收取租金。对于市民来说,只要知道哪儿有地铁站就能找到ATM,对于银行来说地铁里有现成的安保人员,对于轨道交通公司还能收取最稳定的租金,是三赢的局面。
4、创建自己的共享充电宝品牌——蓉城市轨电,在所有地铁站和公交站都设置充电宝的机器。总所周知现在共享充电宝非常赚钱,但是品牌太多,又依托小商家,所以市民容易借到,但不容易找到地方还。如果在所有地铁站和公交站设置自己的品牌,市民只要知道哪儿有地铁站或者公交站就能借到充电宝,而且可以利用地铁和公交系统,方便地完成充电宝的调度。其他品牌完全没有这样的竞争力,将会被全部打败。
5、向共享单车公司收费。地铁是最好的公共交通方式,而很多市民的通勤模式是在家门口找共享单车骑到地铁站坐地铁,到站以后再找共享单车骑到目的地。这样给地铁带来了客流量,为了鼓励这种模式,轨道交通公司应该帮助小区找到方便停放共享单车的地方。比如我家小区门前人行道很窄,不适合停共享单车,但五栋后面一大块荒地没利用。路口有大块地方,却被旁边烧烤店占道摆上了桌子,这些地方本来都可以停共享单车的。应该联合城市管理人员清理这些占道经营,方便市民停放共享单车。在地铁站周围的共享单车停放点实行收费,向企业收,不是向市民收。例如每辆每小时5分钱。一天就是1.2元,地铁站周围如果有200多辆共享单车,就是240元。成都现在有332座地铁站,有些地铁站比较冷清,所以按200座算,每天就可以收入5万元。现在是哈啰,美团,青桔三家共享单车公司,这5万元由三家分担,这种模式为他们带来更多用户,增加他们的收入,他们反而会受益。
还有什么其他帮助地铁收支平衡的方案请大家踊跃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