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旦是他是她——新差错19(八下《社戏》)
说明 新差错,指本学期才发现而非之前没有的疑似差错——或许并非差错。
教材 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社戏》,5页:
老旦本来是我所最怕的东西,尤其是怕他坐下了唱。……我忍耐的等着,许多工夫,只见那老旦将手一抬,我以为就要站起来了,不料他却又慢慢的放下在原地方,仍旧唱。全船里几个人不住的吁气,其余的也打起呵欠来。双喜终于熬不住了,说道,怕他会唱到天明还不完,还是我们走的好罢。 浅析 用“他”称代“老旦”似欠妥。 “老旦”,戏曲中旦角的一种,扮演年老的妇女。教材也是这样说的,见本课文第5页注释处:
下文的“小旦”“小生”“小丑”“老旦”也都是戏曲行当,分别扮演年轻女子、年轻男子、滑稽人物、老年女子。
“老旦”,对应为“老年女子”,即老旦是女性,而教材却用了表男性的“他”。 鲁迅先生彼时这样用“他”说“老旦”,是没问题的,因为那时候“他”兼称男性、女性以及一切事物。若现时沿用,就有问题,因为当下性别是女性则不可用“他”指代——指向女性应用“她”。 原文如此,如何是好? 或改“他”为“她”;或保留“他”而加以说明。 其处理方法如《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所述:
现行教材再版时,应依据此规范做技术性修订;必须忠实于原文的教材,应对其中的非推荐词形加注说明其推荐词形。
本课文处理类似问题的范例,见第6页:
〔漂渺〕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现在写作“缥缈”。
范例为保留原文(“漂渺”)而加以说明(“现在写作‘缥缈’”)。 之前七上、七下、八上教材中,鲁迅先生的作品都没有出现用“他”来指代女性的情况,于是也就没呈现对这一类问题的处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