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778|评论: 13

[转帖] 新华社就安徽六安读音争议发问:究竟该怎样读?该听谁的?

[复制链接]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1-5-20 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六(liù)安”还是“六(lù)安”?该听谁的?以哪一个为准?

  近日新发疫情使得安徽六安牵动人心。关于这座城市名的读音,也引发热议。

  名字,是一种文化。六安历史悠久,自战国时便存在“lù”的古音,地名是以“六”“六国(录国)”“六安国”“六安州”的历史延续而来,无论古音还是民俗传承的方言,都读“lù”,这是当地文化传承中最珍贵的一抹乡音。

  名从主人。安徽省政府十几年前曾表示,地名读法应充分尊重当地政府和群众意见,六安应该保留“lùān”旧读音。一个地方地名读音,不应轻易更改,正如不能轻易更改一个人的姓名一样。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咨询委员、中国文字学会会长黄德宽认为,除非严重影响交际,去除“六(lù)安”这种沿袭古音的读法不太妥当。

  事实上,“六安”读音争议由来已久。的确,翻开今天的现代汉语词典,“lù”的读音已不见踪影。有专家认为这顺应了普通话语音变化趋势,是尊重语言事实的体现。但词典里不存在,并不意味着现实中不存在。汉语词典是对语言的规范,更应呈现文化的积淀。在浸透着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土地上,许多地名历史积淀深厚,这种特殊性决定其古音的更改尤须慎重。毕竟当地居民依历史文脉故老相传读出来的才是活的地名、活的语言。

  从铅山中的“铅(yán)”、蚌埠中的“蚌(bèng)”,到乐亭中的“乐(lào)”、蔚县中的“蔚(yù)”,再到台州中“台(tāi)”、丽水中的“丽(lí)”,为一地留一音,并不鲜见。

  面对当前地名读音的争议,民政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词典编纂机构等有关方面应积极履行职责,加强沟通和研究,回应关切,让每个地名都承载起历史和现实的内涵,读得明明白白。

  一个地方或一段历史少了一个读音,看似小事,实则关乎文化基因的承袭。知识是冰冷的,但人文是有温度的。只有文化之脉长存、生活之树才能常青。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1-5-20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1-5-20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1-5-20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有什么好争议的?!如果所谓的专家非六安地区人民,那不就纯掺和吗?古有通假名,今有地方特点,这应该承认和尊重。

发表于 2021-5-20 14:0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好不容易读成了lu安,不要再改了吧!

发表于 2021-5-20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改的越来越没文化,总之,博闻强记爱学习的麻烦,不学无术的越来越方便。

发表于 2021-5-20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民政部回复安徽六安读音5月19日,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回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20》中,六安市拼音为“Lu’an Shi”——这是国家主管地名的官方的权威回答。

发表于 2021-5-20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普及文化型的《新华字典》在“六”注音是“liu”; 但是在《辞海》《康熙字典》等大中型字典、词典中“六”是多音字。安徽的“六安”、江苏南京的“六合”读“lu” ;春秋时期还有一个诸侯国叫“六(lu)国”。主播的中文水平应该高于普及型吧。

发表于 2021-5-20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天安门广场旁边有一条著名的商业街是“大栅栏”,它的读音是"da shi lan”,虽然《新华字典》里“”字是多音字,一是“shan”,二是“zha” ,但是根本没有“ shi” 的读音。

大栅栏之所以叫"da shi lan" ,是因为大栅栏的读音属于地名的特殊读音,历史悠久的“大拾栏儿”读法属于保留古音,


国家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才有权更改地名的用字和读音。“六安”的读音“lu  an”是古代读法,是安徽省政府加以肯定的,国家民政部认可的。新版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去掉“六”字的第二个读音“lu”,确实有些不妥。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1-5-20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草书 发表于 2021-5-20 11:55
这有什么好争议的?!如果所谓的专家非六安地区人民,那不就纯掺和吗?古有通假名,今有地方特点,这应该承 ...

发表于 2021-5-20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古文的通假字来比喻还是不够准确。

阿拉伯数字“6”的小写汉字是“六”,比如1966年5月16日 文革纲领文件叫《五一六通知》;“6”的大写汉字是“陆”,开发票时要用大写汉字。“陆”就有两个读音,一是“lu”,陆地、陆军;“陆”的第二个读音是“liu”,“六”的大写。

以此类推,“六”应该是多音字:读“liu”表数字,读“lu”表专用地名,比如安徽的“六安”、南京的“六合”。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1-5-21 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mmala_h2ptijy0 发表于 2021-5-20 14:04
我好不容易读成了lu安,不要再改了吧!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1-5-21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欢愉爷爷 发表于 2021-5-20 19:35
民政部回复安徽六安读音5月19日,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回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20》中, ...

dxp

发表于 2021-5-21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lu安取名是有由来的,是历史的一部分,如果盲目取消相当于遗忘历史,这和日本在做的修改历史书有什么区别。地名改动后,相当于磨灭历史印记,后代又有多少还记得这地名由来的历史。有一句话叫“没有来路,哪有归途”。保护好自己的文化历史才是正确的,你平时看不上的东西,隔壁总惦记着想偷。吃过的亏不少了。都长点心吧。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