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生效后,当事人要全面履行合同的义务,而有些合同虽然有效,但当事人不能履行合同的。合同不能履行的,就需要处理合同,那么民法典中有效合同履行不能是是不是一定要解除?找法网小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北京律师 一、民法典中有效合同履行不能一定要解除吗 民法典规定,有效的合同如果因不可抗力、一方违约等情形不能履行的,解除权人有权解除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三条 【合同法定解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第五百八十条 【非金钱债务实际履行责任及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请求履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 (二)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 (三)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请求履行。 有前款规定的除外情形之一,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终止合同权利义务关系,但是不影响违约责任的承担。 二、合同无法履行有哪些情形 合同无法履行是指义务人由于某种原因,事实上已不可能履行合同。 合同无法履行的情形有: 1、合同标的物已灭失; 2、已被第三人善意取得; 3、已被政府征收或已被法院执行; 4、合同无效等情形。 这些情况的共同点就是合同失去意义,即使作出继续履行合同的判决,也不可能得到有效执行。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内容,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合同出现履行不能的情形时,合同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合同解除后,依据合同性质、合同履行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罚。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读者可以到找法网进行咨询。 上海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