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有个熊熊烈火中永生的名字——邱少云,他“纪律重于生命,用生命诠释忠诚”的事迹我从小学就知晓了,而他的故乡我也曾无数的次的路过,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近距离的瞻仰,学习,但他的精神却深深的影响着我。 邱少云烈士也在2009年9月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去年他的故居在7.1对外开放,但纪念馆的建成开放的时日却是很早的事了,从1962年就开馆了。 纪念馆位于铜梁县城的山头之上,在讲解员的讲解中,通过一件件文物、一张张照片,让我了解到与书本更加真实的邱少云,他生于一个贫农家庭,幼年失去双亲,14岁开始雇工生活,饱受艰辛。1949年12月,参加解放军,在四川内江一次剿匪战中,活捉时任反共救国司令刘荣熙,顺利完成剿匪任务。1951年3月,随部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迅速成为战斗骨干。1952年10月,在攻击391高地时,邱少云所在营担负潜伏任务。执行任务前,邱少云写下“宁愿自己牺牲,绝不暴露目标,为了整体,为了胜利,为了中朝人民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愿献出自己的一切。”执行任务中,邱少云在距敌前沿阵地60多米的草丛中潜伏,敌人的侦查燃烧弹引燃了他的衣服、头发和皮肉,为了不暴露潜伏部队,邱少云严守纪律,一声不吭、一动不动,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剧痛,直至壮烈牺牲,他用生命诠释什么叫忠诚!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没有先烈们在民族危亡时刻挺身而出、英勇奋战,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国家富强和幸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