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不履行合同报警有用吗 深圳市律师 https://www.lawtime.cn/shenzhen 签订的合同生效后,合同当事人就要全面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如果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就会构成合同违约,会损害另一方的合法权益,那么民法典中不履行合同报警有没有用?法律快车小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民法典中不履行合同报警有用吗 合同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的,构成合同违约,而合同违约是民事纠纷,所以报警是没有用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七条 【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五百八十四条 【损害赔偿范围】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三条 适用范围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二、双方都对合同违约怎么处理 所谓双方违约,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合同双方各自违反合同义务,各自均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比如,债务人交付的货物有轻微瑕疵,而债权人也构成了受领迟延,此时,债权人与债务人同时成为违约行为的主体。 在当事人双方都违反合同的情况下,应按各自的过错程度分别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民事责任一般不严格区分故意或过失,即过错程度在民事责任承担方面意义不大,但在双方违约的情况下,如要承担民事责任,就要考虑双方过错的大小。此时,过错的程度就变得非常重要。 在司法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是,合同的当事人行使法律赋予的抗辩权,属于适法的情形,不能被纳入双方违约的范畴。比如,依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在承揽人违约的情形下,定作人拒绝履行自己的义务,这种情况将其认定为双方违约,显然是在滥用双方违约制度。合同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如果是因对方违约而正当行使抗辩权的,应受到法律的保护。 通过上述分析知道,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合同违约是属于民事纠纷,民事纠纷报警是没有用的,公安机关一般不会处理。合同违约产生纠纷的,当事人可以协商处理,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读者可以到 法律快车进行咨询。深圳市律师 https://www.lawtime.cn/shenzh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