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丽的乡愁
家在营山
北宋大中祥符五年
我的祖先给我取名叫一一营山
至今已有1400多岁
百年前的一个深夜里
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
在他临终前啊
用他长满老茧的双手
紧紧拉着我稚嫩的小手
说了三句话
你长大了
什么都可以忘记
但有三样东西
打死都不能忘啊
你姓什么
岀生在什么地方
你爹妈是那个
爷爷的爷爷的爷爷
已经走了好几百年了
我多想啊
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双手
再紧紧握住
他子孙的子孙的子孙的小手儿
永不松手
……
———佚名
家在营山
人文/山水篇
黄渡河
位于营山县黄渡镇境内。黄渡河地处仪陇河、消水河、流江河三条河交汇之地。相传在古时候,有个长工想在黄渡河边挖断一个地瓜根,虽然费了很大力气,总把地瓜根剩余的一点儿根茎挖不断。挖断一根第二天又长在一起了,长工前前后后挖了一个多月,仍然挖不断地瓜根;突然有一天,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只见老大娘将头上的簪子摘下来,用力扔向那棵没挖断的地瓜根,立刻间地瓜根就断了,流岀的黄颜色浆汁染黄了河水,“黄渡河”因此而得名。原来建有的黄渡大桥已成危桥、断桥,2008年重新建成黄渡新大桥。
景阳山
位于营山县黄渡镇境内。公元1400多年前南朝梁太清(公元547年)在今黄渡镇景阳山设景阳郡和宕渠县(今营山县前生)郡县同治,辖宕渠、绥安(今三元乡)县、相如县三县;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撤景阳郡,保留宕渠县。明代时,建有景阳寺,保存较为完整的文昌宫坐落在黄渡河畔;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设置黄渡场和黄渡河隘;1982年,宕渠县遗址被营山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景阳晨钟
位于营山县黄渡镇晨钟村境内。原山上建有景阳寺。每当晨曦初露时,寺内的大钟鸣响,响遍整个县城。“一杵钟声上界传,景阳山色翠微巅”。营山十景之“景阳晨钟”。

玲珑山
位于营山县原玲珑乡境内。距县城32公里,海拔500多米,天气清朗时,站在玲珑山上,可以眺望营山县城,山上现残存有观音庙及菩萨石刻,是登山徒步和野郊游的好地方。

木高桥水库
位于营山县原木顶乡境内。1976年2月动工修建,1987年12月竣工投入使用。

银水廊桥
位于营山县原木顶乡银水村境内。始建于清康熙12年,民国13年曾进行重修,距今已有344年;现被列为营山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