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赫赫有名的葛剑雄教授一篇题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历史》的演讲摘录,在社交媒体广泛传播。据了解,此演讲于今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进行。
可是,6月13日,葛剑雄教授在个人微博对部分读者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答复交流。没想到这个讲座内容和答复内容,竟然在网络引起了热议,遭到了一边倒的口诛笔伐。
葛剑雄在微博回击:“我知道这几天网上骂我的文字不少,但都是躲在暗处或他们自以为安全的角落里用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的名字,甚至公然造谣污蔑,我一律不予理睬,也不会上他们的当……”。
吴钩从小热爱、研究历史,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的葛剑雄教授是老吴喜欢的学者之一。网友们为什么大骂葛教授,葛剑雄说了啥?
葛教授称:历史是后人对过去有选择地、有意识的记录。研究历史的结果往往是不合时宜的,无法公开发表的,更不可能在网上讨论。任何国家、政党、群体讲的历史都是为了加强自己的政治合法性,是不容质疑,更不许否定的。否则就是历史虚无主义。
葛剑雄认为:1840年以来的近代史是政治,不能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也是政治,而不是所谓”学术“。官方对近代史的解释是一根完整的证据链,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容抽掉或脱节。
最后,历史博士葛剑雄反击说:我只是把一层纸捅破了,不知为什么有些人会大惊小怪?是一些人想象的“历史”只是一件皇帝的新衣,还是我说的不是事实?
天啦,在葛剑雄的眼里历史就是要维护当代政治的、当代政权的合法性,近代史就是政治,而不是学术!堂堂的历史学博士葛剑雄的历史观是:质疑历史就是历史虚无主义,历史学要为政治服务!
大家都知道,凡是中外学界研究历史基本属于学术,所以大学才设置了历史系,历史系难道专门是为了培养政治家吗?我知道葛剑雄是复旦大学的教授、历史博士,你这么说是不是想当政治家吗?
人类为什么研究历史?因为读史使人明智。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研究历史和读史如果没有质疑精神,做不到实事求是,得到的结论很可能是偏离历史规律,得不出准确的启示,这岂不是误国殃民吗?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这才是研究历史最大的使命和初心。当然,也许吴钩的话不能让葛大教授服气。那么,恳请葛大教授不妨看看下面别人是怎么论历史的。
不到一个月前刚去世的享年95岁的著名历史学家,享誉国际的中国辛亥革命史研究会、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的创办人和领导人章开沅知道吧?没想到他非常清醒,他认为“治学不为媚时语,独寻真知启后人”,章开沅劝诫后世一定“精神自由,遗世独立”。
也许著名史学家章开沅不入葛教授的法眼,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梁启超怎么样?可是,梁启超很非常清醒,他在文中写到:“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梁启超居然提醒后人“不可全信,自行鉴别,该怀疑就怀疑”。
当然,葛剑雄也认为梁启超的水平还不行。那么,伟大的史学家兼文学家、写出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是“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被后人称为“历史之父”的司马迁该服气吧?
可是,司马迁非常明白,他说《史记》不过“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一家之言”是什么意思?他无非告诉后世:即使我遭受宫刑之辱拼命忠实书写历史,也不过是我的一家之言,仅供大家参考,你们不能全信啊……
章开沅、梁启超、司马迁这些历史大佬明明告诉我们: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自古以来总有人为了达到目的而会篡改历史,后人一定保持怀疑精神,永远需要我们研究历史、去伪存真,为中国发展汲取智慧!
章开沅、梁启超、司马迁的关于历史的论述和观点,我绝不信葛剑雄不知道。为什么葛教授胡说八道,而且称“我只是把一层纸捅破了,不知为什么有些人会大惊小怪”?
没错,对葛剑雄此举吴钩确实感到非常震惊和奇怪,只是我震惊和奇怪的是历史博士葛剑雄的史观,才是最大的历史虚无主义,因为他根本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史观!葛剑雄不是窗户纸的捅破者,而是窗户纸的裱糊匠!
吴钩下一篇文章,专门来捅破这位“裱糊匠”的画皮。吴钩在网上所有账号都是用本人的身份证注册的,我绝不是葛剑雄所说的用“自己知道的名字”来反对他,欢迎葛剑雄来反击,包括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