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土生土长的龙门人,在龙门生活了30余年。从小时候爬树看录像,弹弹珠,滚铁环,目睹了龙门的一步步变化。龙门因两大厂的就业机会,促使外来人口增加,消费能力强,而造就了“小香港”之称。随着原始制造业的淘汰,厂业面临改革不得不裁员转型,大量人口流失,经济渐渐萧条。现居住龙门的大部分人群是周边乡镇为了小孩读书而租房的,而老年人居多,也造就了交通秩序混乱,环境差。听闻政府要重点打造龙门古镇的消息,仿佛又看到了希望,但经过一系列改造还是不见生活环境有巨大改善。如果可以的话希望领导们重新考虑古镇建设,将主城区设为除公交车,应急车辆外,无机动车辆进去的步行城区。严格管控人力电动三轮车,必须有统一指导,培训方能进城载客,电动车辆未有牌照一律取缔,进一步解决秩序混乱,环境差的形象。借着中法科技园的东风,让龙门再次成为一个集休闲,美食,娱乐,购物的文明新风旅游景点。纯属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