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773|评论: 15

郑州暴雨背后可怕的一幕:为什么总有人能从灾难里找到自豪感?

[复制链接]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1-7-26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郑州暴雨背后可怕的一幕:为什么总有人能从灾难里找到自豪感?




转自:新帝都感悟

来源独行侠号



今天看到了一个视频,是联合国慰问郑州暴雨遇难者家属。在这个视频下面,看到了一条显眼的评论:“再大的灾难也难不倒中国。”


每次发生灾难,总能看到一些人说这样的话,还有:



“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团结的中国人从来不怕困难。”“多难兴邦,我们只会变得越来越强大。”


要我说,这都是些废话,灾难后讲这种话的人,根本没有人性。这两天看了很多惨不忍睹的画面。某个桥洞下,一个已经溺亡的女子躺在地上,四肢僵硬朝天;地铁站里,遇难者躺在地上,被人们用白布盖上眼睛;一个被困地下、一直泡在脏水里的女子录着视频,嚎啕大哭地喊着谁能来救救我啊。


还有一段文字,是一个从地铁5号线沙口路站幸运逃生的人后来写下的:“我以为我真的要交待到这了,我是独生子女还没有好好尽孝,我儿子还没有过周岁生日,昨晚车厢内那个记者撕心裂肺地喊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身边好多人都在哭着打电话交代后事,我不敢扔身上的小包,我怕我死了没有能证明我的身份……”



什么是灾难?灾难从来都不是宏大的、抽象的、虚无缥缈的概念,是每一个鲜活的人遭遇的每一件不幸的事,带来的每一次痛苦的挣扎、绝望的呼喊,以及死亡。这些鲜活个体的不幸在很多人看来完全不值一提,因为再大的灾难也难不倒中国,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灾难难不倒中国,但这些遇难者的家庭永远被难倒了,他们是中国吗?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但那些遇难者永远被战胜了,他们是中华民族吗?


类似“再大的灾难也难不倒中国”这样的话,这不是一个事实判断,而是一个极度麻木冷血的价值判断。在这种价值观里,没有人,只有国。在这种价值观里,生命只是数字,只要这个数字不归零,问题就不大。讲直白点,在这些人看来,只要人没死光,就是胜利的,就是没有被灾难难倒。只要自己没事,别人就没事,天下都太平。


对于这种灾难期间还能心生自豪的人,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你是这次水灾的受难者,此时你正泡在地铁站的水里,水已经淹到了胸口,与你同行的妻子、孩子都找不到了,生死未知。我是你的好友,此时你打电话向我求救,心情急切。而我回答你说:急什么,再大的灾难也难不倒中国。或者:先泡着吧,别怕,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你有何感受?


还有一点感想。其实像“灾难难不倒xx”,“xx是不可战胜的”这种话,基本等于废话,因为每个国家都能这么说。就说德国吧,德国和郑州同时发生了水灾,央视连续三天对德国洪灾进行滚动报道。面对中国媒体施加的巨大压力,德国政府不得不宣布给德国受灾群众每人颁发3500欧元。胡编为我们精确计算出德国的遇难人数为悲剧的133人,远超必然的郑州。那德国是不是也可以说,再大的灾难也难不倒德国?日本的地震几十年来就没停过,但日本这国家还在举办奥运会,那日本是不是多难兴邦,天佑大和?


澳大利亚的大火连续烧了半年,最后也没把这国家烧没,现在还是在南太平洋上,还叫澳大利亚,是不是可以说“澳大利亚人民是不可战胜的”?最万恶的美国更是如此,美国的雪灾也是一直没停过,杰斐逊卸任第三任总统回到老家就碰到了大雪灾,他和受灾群众都只能靠贷款度日,从那时开始这雪灾就年年有,年年死人,结果两百多年来美国还越来越强大,搞得现在蹬鼻子上脸敢和中国叫板,这算不算多难兴邦?美国人是不是也可以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多大的事情我们都挺过来了,美利坚人民万岁”?


其实他们都有资格这么说,但没有见他们说过。我寻思这种灾难成功学可能只属于东方智慧。


退一步说,如果真有其他国家被灾难难倒了,而中国没有被灾难难倒,那你搞一搞灾难成功学是可以理解的。但浏览一下人类历史,好像没有哪个国家是被灾难难倒的,尤其是在近代民族国家形成、人类步入文明后,救灾就是各国政府的基本责任,哪怕权力再受限制的政府也是要去救灾的,更不可能出现某个国家被灾难难倒、被灾难战胜的情况。世界各国都是一样救灾成功的情况下,还去强调自己的灾难成功学,这就很奇怪了。没有哪个国家是活在保险箱里,谁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灾难,上帝是一视同仁的,如果一群人整天从以往经历的灾难里总结出自豪感来,那只能认为他们在其他方面实在找不出什么值得自豪的东西了。


如果非要找一个被灾难难倒的,庞贝城算一个。庞贝城被火山淹没了,城里的人全遇难了,其他地区的罗马人说:“火山喷发都击不垮罗马,罗马是不可战胜的,我们罗马真伟大。”这逻辑够冷血吗?原来罗马伟大不伟大,全看你是不是庞贝人。这件事没有在罗马发生过,我瞎说的,但可怕的是今天在网上总能看到有人说:“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98大洪水,都没有把中国击垮,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灾难就是灾难,没有任何美的成分,更没有任何值得骄傲自豪的成分,它只有悲伤、凄惨、苦难、无情、绝望、哀愁、残酷、恐怖,只有生命的消亡,只有家庭的支离破碎。就算所有救援工作都已完成,也没有任何美和自豪的成分,因为人生命的逝去和情感的崩塌无法弥补。只要任何一场灾难里有任何一个生命消亡,那就是彻彻底底的悲剧,那就是完完全全的苦难,找不出一点点可以自豪的地方。你如果真想自豪,你可以去质问郑州的决策者为何在五次红色预警的情况下仍然不停运地铁,你可以去帮遇难者家属讨要一个公道,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这样的事情才值得自豪。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6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1-7-26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暴雨之下,河南第二大城市为何躲过一劫?


暴雨,河南第二大城市洛阳,降雨量也破了历史极值,但相比之下,洛阳市区的表现好很多。

起码洛阳地铁没有进水,正常运行,市区也未见伤亡报道。在这种级别的暴雨强袭之下,没有新闻就是最大的本事。

中国两大最强王朝汉唐,都定都过洛阳,这里无疑是一块风水宝地。历史上,洛阳也少有大的自然灾害。洛阳这次灾情相对平稳,固然与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有关,但也和当地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未雨绸缪分不开。

洛阳市委书记是江凌,12天前刚调任此职。在此之前,他是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来河南之前,他在广东任职34年,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广东干部。2018年7月调任河南之前,江凌做过一年多的广东省委常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改革办主任。身兼多个重要职务,可见他的能力。

这些年交流到外省的广东本土官员不多,但出去的都是佼佼者。广东有钱,官员不爱外调。广东人不擅讲普通话,在和外省人沟通方面,也有一定障碍。所以愿意出省的官员,格局和水平都是上上选。

1964年出生的江凌,是广东客家人,第一学历不高,只是惠阳师专毕业。江凌在校品行端正,才能突出,经常在各级报刊上发表文章,还担任校报主编,学习成绩也在班里名列前茅。

由于家庭困难,每个月的稿费成了江凌的主要经济来源。毕业时,他被学校列为重点培养对象,推荐为选调生,并由省委组织部安排到东莞基层锻炼。

江凌的仕途起点是东莞县石龙镇政府,那时的东莞县属于惠阳专区,直到4年后,这个经济发展特别快的县,直接升格为地级市。

1987年,刚工作两三年的江凌,又因表现出色,被破格提拔为东莞市委调研室副主任,时年不到23周岁。

1991年,由于江凌在工作上的出色表现,他被提拔为地级的东莞市委副秘书长。第二年,江凌下到乡镇,在东莞市寮步镇干了8年,先后担任镇长、党委书记。江凌善于学习,勤于接收各种信息,与外宾接触时,格外留意吸收、使用对方的思维语言。在江凌任职期间,寮步镇一跃成为东莞外贸出口五强之一。

说明一下,广东有三个市的体制和其他省都不一样,中山、珠海和东莞下面的镇,级别等同于县。

离开寮步后,江凌历任东莞市委秘书长、东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局长、东莞市委宣传部长等职,2007年至2011年间任东莞副市长。

2004年到2007年间,江凌任东莞市委宣传部长期间,我的同事和他打交道很多,对他的评价颇高。为人谦和、尊重媒体、包容开放,是他给媒体留下的普遍印象。

2011年9月,江凌离开东莞,赴任清远市长。

在江凌的推动下,市政府最重要的两个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规委会会议,全程向媒体开放。这样的开放姿态,在当时非常难得。

在清远期间,江凌被认为工作要求严格,身上有一股较真劲,经常以珠三角的标准来要求干部,给干部带来很大压力。

在清远,江凌曾经要求正确认识政府职能。这个要求的背景是2014年清远多地冬瓜滞销,有记者代瓜农向市长求助,希望政府机关食堂能带头购买一批瓜。不过,江凌却一反常态,没有任何回应。

后来,在一个务虚会议上,江凌主动提起这件事。他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不应该由政府去做的事,政府是不可能再去做的。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做三件事情:第一是改善发展条件,包括营商环境、城市宜居环境,政府有责任把环境打造好;第二是提供公共服务产品,包括教育、医疗、文化等;第三是维护社会、市场的安全、公平、正义的秩序。政府就是做这三件事情,其他的交给市场、交给社会,要厘清政府与社会、市场的边界。”

他离任时,《清远日报》还发表了一篇文章《江凌市长这三年》,回顾这位市长三年不寻常的执政之路。

其后,江凌又先后调任珠海市长和韶关市委书记,不过工作时间都不长。

据媒体报道,江凌一直保持脱稿发言的习惯,爱用“一二三四”来表达意见,多数时候他的发言报告都是自己写的。

广东多风雨,作为土生土长的广东干部,江凌对于防汛工作一点都不陌生,也非常重视。

今年7月9日,江凌来到洛阳担任市委书记。上任12天以来,从新闻报道上看,他起码对防汛工作有过四次指示或调研。

7月13日,在收听收看全省防汛工作视频会议后,洛阳立即召开全市防汛工作视频调度会,对做好防汛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

江凌在会上指出,各级各部门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深刻汲取历史上的教训,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防汛工作,主要领导要躬身入局,切实担起责任。

一旦有强降水预警预报后,主要领导必须在岗在位。要做好城乡易涝点的管控,以城乡低洼地带易积水点整治为重点,统筹做好隧道、地铁、地下工程等重要区域防汛工作,及时疏导、及时管理,确保不发生人员伤亡。全市各级防汛指挥部要迅速进入战时状态。


7月16日,河南省防汛指挥部发布指挥长令(〔2021〕1号令),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迅速进入战时状态,严格执行战时工作机制。

7月14日上午,江凌深入洛河、伊河市区段和伊洛河汇流段巡河,并实地检查防汛工作。

沿着洛河大堤巡查,江凌来到伊洛河交汇处的偃师区岳滩镇岳滩村,这个村三面临水,全村共有3200人。

他深入农户家中走访,了解农村地区防汛工作准备情况,要求镇村切实把各项预案做实做细,密切监控水情汛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他还来到龙门石窟景区,实地检查水文监测预警工作,要求做好重要景区防汛工作,确保汛期旅游安全。

7月20日,江凌来到市防汛指挥中心,研判雨情汛情,调度防汛工作,就进一步做好防汛减灾工作提出要求。他要求,每个风险点都要有熟悉情况的干部到现场去,真正把工作做扎实,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7月21日,江凌深入伊川、偃师、孟津,实地督导检查防汛救灾工作。

以上都是标准的党报报道语言,看起来有点硬,但从中可以看出江凌这些天的施政重点,也能看出洛阳的准备工作确实有在做,而且不可谓不到位。一个地方主官刚上任,第一把火就烧向防汛,这需要很强的政治定力和政治智慧。

来到河南当官,懂水可能是最大的政治之一。历史上,黄河以及各种各样的洪灾,给河南留下了太多惨痛记忆。治豫必先治水,喜欢读书的中文系学生江凌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

洛阳当地还有人不理解,认为江凌此举是小题大做,来到洛阳居然先治没用的防洪。

但是几天后,就看出了将工作重心转移到防汛上,是多么及时和必要。

7月17日上午,江凌调研过的偃师区岳滩镇开始演练撤离方案。洛阳最东部偃师区低洼地带的居民,全部得到了妥善安置。

7月20日上午,洛阳地铁1号线各车站防汛物资储备到位,应急抢险队员24小时待命,工作人员每半小时对车站内外和隐患点进行巡视,确保全线正常运营。

截至目前,从新闻报道上看,洛阳市区除了雨一直下,但总体平静有序。洛阳的一些农村情况如何,现在没有看到更多报道。

但这么大雨泼下来,广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比城市要差不少,农民的防灾抗灾能力也薄弱,想必有很多地方受灾严重。

洛阳面积超过15000平方公里,总人口700多万,下辖七区七县。这么大的一个地方,当然不能指望一个领导来了几天就有多大的变化。不过,一个有格局有眼光有本事的领导,确实能给一个地方的发展带来极大不同。

江凌在广东为官34年,能力口碑俱佳。来洛阳短短12天,就能抓住重点,果断将全市工作重心转向防汛,使得洛阳安然度过这次大灾。这样的官员,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省份,不妨多支援一些给内地。

值得一提的是,江凌在河南省委宣传部长任上两年多,河南文化形象和实力都上了一个台阶。

还记得被全网刷屏的河南春晚《唐宫夜宴》、《天地之中》吗?还记得《元宵奇妙夜》、《端午奇妙游》吗?这些节目的背后,都少不了江凌的支持和推动。

台湾《远见》杂志曾报道说,江凌成为一名官员之前,原本一心想当个导演。希望他能在洛阳这个大舞台上,导演出更好的一部戏。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1-7-26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带节奏唱赞歌要反思……有关河南洪灾的五种不和谐声音

原创 涛哥19

昨天开始的河南洪灾,大多数人都为之关注、牵挂、揪心,涛哥俺自第一时间就发布了有关视频和倡议(《河南暴雨!我们外人能做些什么?十个倡议》)。

但也有不和谐的声音发出,主要有五种:

第一种是认为现在关注河南洪灾是带节奏,这种声音还不在少数。

尼玛,关注河南洪灾都是带节奏,那请问关注什么不是带节奏?关注吴亦凡不是带节奏吗?吴亦凡还是外国人呢。

关注河南灾情是我们了解以及救助河南灾情首先要做的,也是一个人和中国人的人之常情。

现在如果连河南灾情都不关注,甚至像某些媒体一样回避,那就不配为人不配为媒体。

第二种声音是不说人话,像我们最亲爱的老胡一样认为“这种极端天气导致洪灾是必然的”,像某些媒体所说:“我们坚信,这场历史罕见的大雨过后,城市会更赶紧,草木会更加翠绿旺盛!”

尼玛,这是人话吗?这种话考虑过受灾群众的感受吗?

第三种声音是造谣,有各种谣言,还有人说“这一定是美国的气象武器攻击”。

尼玛,你也太有想象力了吧,造出你这种有想象力的人肯定也是美国干的。

第四种声音是点赞,甚至唱赞歌。

尼玛,你又不是喜鹊,除了唱赞歌难道就不会说点别的?对于灾难,无论何时都不应该唱赞歌。

第五种声音说求真相要反思。

这种声音现在也很大,求真相要反思当然是必须的,但个人认为不是现在最重要的,现在最重要的是救灾,求真相要反思可以事后进行。

总而言之,关于河南灾情目前大家都很关注,也有各种声音,言论自由当然是必须的,但有些不和谐的声音希望大家能够辨明是非。

救灾目前是第一位的,“尽可能帮助救灾信息扩散、尽可能推进救援进程,才是每一位市民、救援人员,应该踏踏实实做到的”。

如果不能帮助救灾信息扩散,至少我们可以为河南祈福,至少我们可以说人话做个人。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1-7-26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河南水灾的三层反思,灾难中最重要的是…
原创 涛哥19 涛声一久 今天
河南水灾刚发生时,我在文章《带节奏唱赞歌要反思……有关河南洪灾的五种不和谐声音》中指出,“求真相要反思当然是必须的,但个人认为不是现在最重要的,现在最重要的是救灾,求真相要反思可以事后进行。”



而现在救灾工作已进行了四五天,是时候要反思了,只有反思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才能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发生。



首先有些具体问题需要反思,如为什么郑州气象局的预警没有被高度重视,为什么郑州地铁不及时停止运行,为什么京广隧道积水严重……





还有些宏观问题需要反思,即如何更好地防范预警应急救援灾难,尤其是应对“南雨北移”。



对我们个人而言,也有些问题需要反思,主要包括自救和救他两个方面。



首先自救至关重要,甚至可能是灾难中最重要的,灾难降临到自身后首先要做的就是自救,“自助者天助之”。



相应的自救能力非常重要,这需要在平时我们个人就应训练具备,关于自救能力已有很多文章分享(《速扩!河南暴雨救援电话、求助平台、暴雨自救手册!(最全文字版)》)就不再赘述。



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自救意识,就是一定要意识到自救的重要性进而首先要自救。



在这次夺命地点郑州地铁5号线上有一幕就令人痛心、值得反思,在洪水淹没车厢甚至淹没自身时,地铁里的人竟然大多都在等待救援而非展开自救。



图片



也有人试图用安全锤砸开车窗但被人制止后就不再砸了,大家都在听工作人员安排等待救援。



如果救援没有赶到呢?那后果不堪设想,而砸开车窗总还有一线生机。



为什么大家没有意识到自救的重要性呢?可能有很多原因,但最重要的原因可能如孙娟的书房公号所发文章《在灾难面前,请检查自己和孩子被驯化的程度》(本文受此文和另外一篇文章《灾难中细思极恐的两张照片》所启发,特此感谢)所言被驯化所致。



“驯化成条件反射的听命令,跟着大流走,听从指挥,不管是谁的指挥,也不管指挥的对不对。遇到困难选择等待,在等待的过程中非常茫然。”



的确,我们从小到大就被驯化,就被教育要乖要听话要服从要守规矩要随大流,因而缺少独立思考、判断、行动的能力,因而遇到灾难时不能甚至不敢自救。



图片



也不止是我们普通人了,那些遇到突发情况层层等命令的人何尝不也是被驯化所致?



也不止是我们了,著名学者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一书中把“规训与惩罚”看做人对人的一种制约、管辖和统治,权力就是为了制造出受规训的个人。



所以,我们的确要检查、反思我们被驯化的程度,要不断“破茧”破除固化思维,要有独立思考清醒判断敢想敢做,要有自救意识自救能力。




如孙娟所言:“遇到事情一定要自己主动观察形势,想出办法,并且付出行动。如果是经过深思熟虑得出的结论,就一定要坚定自己的想法,不要盲目随大流。”



除了自救之外,当灾难来临时,我们还需要积极救他。



为什么要救他呢?除了这是人性的基本要求之外,还因为“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大家祸福与共。



举一个正面的例子,实习医生于逸飞在地铁5号线上跪在地上做了六个小时心肺复苏救助了十几个人,而他准备回家时却发现书包不见了,现场的乘客便自发地帮他找到了书包,其中他救过来的一个医生也开始救治其他人。



图片



举一个反面的例子,郑州水灾时某地下停车场已洪水四溅,可停车场依旧在按部就班地收费,前面的车依旧在按部就班地缴费,如果前面的车能够撞断栏杆那一定会加快大家救命速度。



图片



这个事情一方面反映了人们被规训所致不敢打破规则,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前面的人自私,不为后面的人考虑。



此次河南,我们欣慰地看到了很多人在救他,包括水灾现场中的见义勇为挺身而出,包括救灾过程中人力物力的志愿救援。



这是我们应该弘扬的,所以涛哥俺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河南暴雨中三类平凡英雄,你们才是中流砥柱时代精英》向他们致敬,也是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平民英雄时代精英挺身而出救他。





总而言之,面对灾难,我们需要反思,需要积极自救和救他,首先要自救,在自己有余力的情况下尽力救他。



救他某种程度上也是自救,因为今天你救他,说不定明天他就救你,否则等自己灾难来临时就别怪别人明哲保身了。



最近台风“烟花”袭击不少地方,我们南京等地又出现了疫情,希望我们大家面临灾难时能够尽力自救和救他。


图片


也不止在洪流中在灾难中了,在时代洪流中在整个人生中,我们其实都需要尽力自救和救他,救助自己实现自我同时也需要关心社会帮助他人,对吧?

发表于 2021-7-27 14:2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希望中华大地上多出现冮凌类似的干部。

发表于 2021-7-29 13:02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1-7-29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鸡蛋里都能挑骨头,为啥不能从从灾难中找自豪感呢?二分法看待问题比较合理!

发表于 2021-7-29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你刮目相看,不被舆论大潮冲走的人,不容易的

发表于 2021-7-30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本来就是美国的代言人,没落资本家的后代。

发表于 2021-7-31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哥是个有良心、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