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题目我就猜到评论区一堆甩锅人,真就什么都怪别人呗?第一,孩子也是人啊,也会有压力有朋友,宣泄压力或者朋友一起玩玩,不正常吗?这也是一种途径嘛。陪朋友打球好,一样的时间打游戏为什么不好了?或者另一种情况,家长没时间陪,丢个手机过去就不管了。这怪谁不用说了吧。第二,说孩子沉迷的。你要知道,游戏研发,不,任何商品的研发过程中都有一条,如何留住客户。没有专业的知识你还真斗不过这些专业人士。第三,说“精神鸦片”等等词的...真没想到,一个毫无人性的伪专家,电击疗法杨永信为了赚钱编出来的词,能被这么多人奉为圭臬...拿影视作品对比一下,观众能在其过程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心灵,这和游戏是一样的。请不要提什么差游戏,电影同样也有烂片...游戏妖魔化万万不可取,恐惧只会扭曲人的行动,让它变得不理智。就把它当成一种平常的艺术形式就好,和听歌追剧一样。最后,尤其讲一下qq旗下的游戏,例如王者。这东西真的仅仅是个游戏吗?在和这样一个强大的社交软件绑定的情况下,这东西已经不只是游戏了,更是一种交流方式。想一下这么个情景,如果孩子第一次住校,或者想交朋友等等情况,他偶然发现对面在听的歌自己也很喜欢,就有话题聊起来了,很快的融入环境。那么把歌曲换成游戏不也一样吗,并且更符合当下的大环境。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首先第一步就是消除偏见。当你无脑黑、无脑禁止的时候反而会点燃孩子的逆反心理。家长更需要明白为什么孩子会去沉迷游戏。里面是有什么吸引他呢?比如一个女生忽然沉迷王者,但每次上线都是和某男生双排,这是你不深入了解不知道的吧?那您是管游戏呢,还是管早恋呢?第三,更多的去了解才能明白为什么,才能形成正确引导,而不是简单的说一句“不许玩”。你可以让孩子讲讲这个游戏,说说喜欢哪一点,甚至试着和他一起玩玩。拉进距离,你说的话更能听进去。俯下身子,才能真正以孩子的视角看世界。
如果正确引导,游戏也是能带来正面收益的。例如某学生由于喜欢某个以星星为原型的游戏角色,考入南京大学天文系。在例如某高考状元,和母亲在这方面交流很顺利,双方都能理解,甚至紧张的复习期间母亲帮他打日常任务,最后毫无压力的超常发挥,还上电视被采访了。
总之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妖魔化游戏,要放平心态去探究身后的原因。我本人见过的人里面因为游戏“毒害”的人很少,因为这一套理论被误导的人却很多。在众多有明显偏向的文章误导下真的有很多家长采取了及其不明智的处理方法,反而更深的伤害了孩子。我们都理解家长是为孩子好,但我们也更希望您能够使用更积极有效的方法。欢迎私心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