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8.5新政”算得上成都历来调控中字数最少的,但杀伤力依然巨大,各大购房群里一片哀嚎。尤其是为获得顺一资格新近落户的这一批购房者,如果没有社保的话,直接沦为顺四,与红盘无缘。
而封堵赠与也说明,拒绝一切骚操作,楼市欢迎老实人。
杀伤力有多大?
顺一资格至少12个月户口+12个月社保的政策,基本上算是恢复了2018年5.15新政里的政策。
而涉及对象主要为三倍红盘,报名人数不足三倍和顺销盘不在其中。
今年以来,成都3倍熔断的楼盘大概有30个,除开清盘的项目,大概有20个网红盘还有存货,加上未拿证且具备网红资质的项目,预计总数在25-30个,主要分布在高新区、天府新区和成华区,这三个区的顺一资格影响也最大。
会有多少人受到影响?
从时间周期看,新落户一年以内的资格都要受到影响,尤其是刚一。
小编大概估算了一下,高新区人口一年增长约4.5万人(2019年数据),天府新区没有具体数据,我们采用过去十年平均数据,大概4.4万人(以七普数据测算),合计约9万人,加上成华、双流等区,至少10万人。假设落户的人中有三分之二买房,保守估计至少影响7万张刚一房票。
但从网红盘的买卖难度看,天府新区刚一变刚二,还有机会买到房子,像最近拿证的万科金域华府、中信城开麓山上院,刚二都有机会;但高新区刚一变刚二,连陪跑的希望都没有了。
而对于真正老老实实符合资格的刚需购房者来说,新政减少竞争者,更容易买到网红盘,应该算是巨大利好了。
今年限购为什么特别严?
距离住建部约谈银川等5城不过8天,全国已有7个城市加码限购政策,新一轮调控强势扑来。
而成都今年以来,从3.22新政到此次打补丁,调控拉上双保险。
这一轮调控,从2016年10月1日开始,经历了大大小小不下10轮调控,以及无数次的打补丁,涉及拿地、资格、摇号、贷款、交易、二手房各个环节,这么严的调控之下,为什么还在加码?
从大环境看,新的降准释放约1万亿流动性,存在流入楼市的可能,提前加码限购有利于封堵新一轮潜在的资金流入。更重要的,是高房价带来的人口问题。
七普数据出台后,人口增长的下降幅度远超预期,二胎政策效果不尽如人意,而高房价、教育负担大是大家拒绝生育的重要因素。人口问题影响国家前途,三胎政策的威力千万不可低估,房价、教育都是重点敲打对象。
目前来看,今年调整呈现三个特点:
1、调控政治站位高。高层会议必提房住不炒,住建部亲自约谈督导,全国一盘棋。
2、稍一露头就要挨打。任何城市房价异动都不允许,即便武汉这样遭遇创伤的城市,也不允许房价随便涨。
3、时间周期短。从银川、金华、泉州等五城被约谈,到杭州、武汉等出台限购不足5天,快马加鞭,绝不允许子弹多飞一会儿。
调控决心坚定,丝毫不容懈怠。
未来还会调控加码么?
就政策的严厉和复杂程度而言,成都在全国都是靠前的。
东莞新政加码法拍房、增值税二转五,成都早就实行武汉新政的“房票”,跟成都的“资格预审”如出一辙……换句话说,其他城市加码之后,也就是在抄成都的作业,跟上成都的现行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