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矮黑人,
矮黑人是西方基于体质人类学定义名称,我们来看西方定义矮黑人分布地
按照西方定义的矮黑人分布地区来看,尼格利陀人主要存在与马来西亚,菲律宾,安达曼,泰国,而曾经分布地只有华南,并未出现在西藏和日本,这是基于体质人类学考古
尼格罗(利陀)型:头颅前后长、从额头到下巴可以”画出“向前倾斜的坡度,导致颚骨与嘴巴显得外凸(Prognathism),眼窝长方形、眼距宽,鼻梁宽扁、鼻孔圆型且大,牙齿宽大、牙齿间隙大。
尼格利陀人(Negrito)是几个不同的民族,居住在东南亚和安达曼群岛的偏僻地区。他们目前的人口包括:安达曼群岛的安达曼人、马来西亚半岛的塞芒人(其中包括巴特克人)、泰国南部的曼尼克人以及吕宋岛的埃塔人、帕奈岛的阿提人和图曼多克人,马德雷山脉的阿格塔人和棉兰老岛的马曼瓦人以及菲律宾其他大约30个官方承认的族群
目前从西方体质人类学给出的地图来看尼格利陀人在东亚只分布到中国华南一带
从以上尼格利陀人体质来看这些尼格利陀人是不是和某些两广福建人外貌上更像
目前网上长期以来将单倍群d定义为矮黑人
然后我们来看矮黑人单倍群的真实情况
尼格利陀人的主要父系单倍型群是K2b,以其罕见的初级分枝K2b1*和P*(又称K2b2*或P-P295*)的形式存在。大多数Aeta男性(60%)携带K-P397(K2b1)P*在Aeta和东南亚海洋中的一些其他群之外是罕见的。
论文来源 ISOGG, 2016, Y-DNA Haplogroup P and its Subclades – 2016 (20 June 2016).
安达曼岛居民中onge人是单倍群D-M174的一个分支,马来西亚的Maniq人和Semang人是O-P31
论文来源 M. Phillip Endicott; Thomas P. Gilbert; Chris Stringer; Carles Lalueza-Fox; Eske Willerslev; Anders J. Hansen; Alan Cooper (2003), "The Genetic Origins of the Andaman Islanders" (PDF),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72 (1): 178–184, doi:10.1086/345487, PMC 378623, PMID 12478481, retrieved 21 April 2009[permanent dead link]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知道矮黑人尼格利陀人的主流单倍群并不是d
那么以下将讲解以下长期被某些种族主义定义的矮黑人单倍群d真实情况
事实上单倍群d和c与kqrno上游f是平行关系,因为种族少而未往下分配字母这就给了种族主义造谣的机会
实际我们来看单倍群d真实情况
目前单倍群d中只有安达曼的onge,Jarawa人被定义为矮黑人,那么我们看安达曼中d是从何而来
Mondal等人2017年的一项研究发现,(Riang people印度的黄种人藏缅族群)和安达曼人在东亚有着最近的亲属血统。Jarawa和Onge在过去约7000年内彼此分享了D1a2b血统,他们进一步指出:“这有力地表明单倍体D并不代表安达曼人的独立祖先。更确切地说,安达曼族群d型单倍群更可能来自于这些印度的藏缅人,因为在人数更多大安达曼岛尼格利陀人并没发现单倍群d
论文来源Mondal, Mayukh; Bergström, Anders; Xue, Yali; Calafell, Francesc; Laayouni, Hafid; Casals, Ferran; Majumder, Partha P.; Tyler-Smith, Chris; Bertranpetit, Jaume (2017-05-01). "Y-chromosomal sequences of diverse Indian populations and the ancestry of the Andamanese". Human Genetics. 136 (5): 499–510. doi:10.1007/s00439-017-1800-0. hdl:10230/34399. ISSN 1432-1203. PMID 28444560. S2CID 3725426. In contrast, the Riang (Tibeto-Burman-speaking) and Andamanese have their nearest neighbour lineages in East Asia. The Jarawa and Onge shared haplogroup D lineages with each other within the last ~7000 years, but had diverged from Japanese haplogroup D Y-chromosomes ~53000
(Haber等人,2019年)在三个尼日利亚和中东叙利亚样本中发现了一个名为“D0”的单倍,而在2020年d0改为d2
这位就是叙利亚d2
也就是说单倍群d横跨各个族群,而安达曼矮黑人只是印度藏缅族群一个分支
其次就是绳文时代人考古,从考古来看没有任何资料将其定义为矮黑人
Brace等人(2001年)的一项颅骨测量研究表明,绳文人和其后裔阿伊努人与史前和现代欧洲人的形态关系更为密切,而不是与其他当代东亚人的形态关系。这项研究的结论是,绳文人是在晚更新世迁入欧亚大陆北部(以及美洲)的一个人口(Brace等人称之为“欧亚人”)的后代,这明显早于东亚现代核心人口的扩张
论文来源 C. Loring Brace, A. Russell Nelson, Noriko Seguchi, Hiroaki Oe, Leslie Sering, Pan Qifeng, Li Yongyi, and Dashtseveg Tumen (2001). "Old World sources of the first New World human inhabitants: A comparative craniofacial view".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98 (17): 10017–10022. Bibcode:2001PNAS...9810017L. doi:10.1073/pnas.171305898. PMC 55570. PMID 11481450.
其次从语言学考古来看,当地原住民绳文文化时代人说的是一种原始阿尔泰语系,被认为是从库页岛迁途到日本
论文来源
https://wap.cnki.net/touch/web/Journal/Article/WGWT199302008.html
在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世界民族概念上,将南方蒙古人种视为蒙古人种和黑色人种混血
目前体质人类学只将南汉,南方少数民族,东南亚所属蒙古人种南方类型定义为蒙古人种和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混血
最重要的事,单倍群是跨人种概念
日本特有d是d-m55
单倍体D-M55存在于约33%的日本男性中。在2004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中,在16个样本中的14个样本(即87.5%的阿伊努男性样本)中发现了该基因,在俄罗斯和格鲁吉亚之间的古科班文化样本中也发现了一个D1a2a样本。
论文来源
Boulygina, Eugenia; Tsygankova, Svetlana; Sharko, Fedor; Slobodova, Natalia; Gruzdeva, Natalia; Rastorguev, Sergey; Belinsky, Andrej; Härke, Heinrich; Kadieva, Anna; Demidenko, Sergej; Shvedchikova, Tatiana (2020-06-01). "Mitochondrial and Y-chromosome diversity of the prehistoric Koban culture of the North Caucasus".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Reports. 31: 102357. doi:10.1016/j.jasrep.2020.102357. ISSN 2352-409X.
按照复旦大学金力教授指导论文,其次当地原住民绳文文化虽然y染色体为d但是线粒体基因却与北亚,东北亚民族接近,并未发现东南亚成分
其次单倍群与体质肤色变异无关
至于身高,处在北亚阿留申人男性身高155cm女性身高140cm
身高和环境饮食有关,如果日本不是孤岛环境岛屿侏儒化饮食与中国相当,相信并不会比中国矮,然而处于地理劣势日本依然身高高于南方和东南亚
且常染色体日本有一个强大北方因素,我们从复旦大学线粒体基因研究已经得知不管绳文人还是弥生人线粒体基因都非常北
其次就是矮黑人是体质人类学定义和某种单倍群没有必然联系,
比如菲律宾矮黑人阿埃塔人,阿堤人接近巴布亚
马来西亚矮黑人塞芒人接近台湾原住民
安达曼矮黑人onge接近白马藏族
其次倭又译wa,“倭”字并没有贬义,此名起源于三国时期魏国皇帝曾御封当时日本的君主为亲魏倭王,“魏”字去右边的“鬼”字舍去“魂魄”之意,加上左边“亻”加上往来的“友人”的意思,于是亲魏倭王的所在国家也叫做“倭国”
在考古学上,日本绳文时代居民平均身高在155cm~160cm但是到了弥生时代日本平均身高在165cm~170cm直到江户时代日本实施禁肉令导致身高变成147cm~153cm
根据复旦大学考古3000~4000年广富林良渚遗址身高只有160cm其体质特征与印度尼西亚爪哇人和夏威夷人接近,这批移民迁途到日本成为了隼人也是部分日本人马来人种体质来源
由于日本是亚洲中国唯一对手,且近代成为了东亚文明代表,被西方定义为荣誉白人
因此民间只有贬低日本人种才能获得自信,然而没人将中国人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这些同位o系居民对比
本身单倍群和体质肤色变异无挂钩,然而今天已经成为了某些种族主义攻击武器我们看这些日本人和藏族人有一个强大北方人种因素
按照伦敦大学研究将安达曼视为纯矮黑人,蒙古族视为黄种人
结果显示南汉东南亚安达曼成分在3~5成日本和北汉只有两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