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来了!个人信息安全法带着安全锁来了! 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众所周知,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已成为第一财富。在经济利益驱使下,窃取个人信息的手段层出不穷,个人信息安全受到巨大威胁。 为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促进个人信息合理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全文8章74条,对法律的适用范围、以“基于个人同意”为核心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国家机关处理个人信息的特别规定、个人信息跨境提供的规则、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中个人的权利和处理者义务、大型网络平台的特别义务、以及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法律责任等内容作出了具体规定。 值得一提的是,该法明确提出: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信息,不得进行“大数据杀熟”,在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等设备应设置显著提示标志等。在《民法典》规定的合法、正当、必要的基础上还丰富了个人信息保护的权利内涵,在尽可能的条件下,顺应最新的发展趋势,回应各界关切的热点,切实保障个人的信息安全,为公民的个人信息保护装上一道法律的“安全锁”。 有了“安全锁”不等于就真的安全了,一方面需要相关部门帮老百姓安装“安全锁”,通过加大个人信息安全法律知识的宣传力度,提升百姓强化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需要我们个人学会使用“安全锁”,认真学习个人信息保护法,遵守各项法律法规,从我做起携手筑牢个人信息安全的屏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