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自由人国兄

[摄影.旅游] 万里长江第一古镇 李庄古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7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几幅是真的古镇景色,图文并茂,感谢分享。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1-9-7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庄其实是一座抗战时期的大学城!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难的时期,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随着日军铁蹄踏入南亚,日寇的飞机在昆明的天空更加肆虐。为躲避战乱,于1938年就搬迁至此的国立同济大学等部分高等学府、学术机构急需寻找一处更加安全的地方。

获闻同济大学正为迁川觅址,四川南溪县李庄镇(1983年划归宜宾市翠屏区)开明士绅罗伯希、王云伯向同济大学发去了“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的16字电报,力邀其迁往李庄。

1940年秋,同济大学应邀迁往李庄。随后,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金陵大学文科研究所等10余所文化科研机构也内迁至此。

“四大抗战文化中心”之一

李庄古镇位于四川省宜宾市东郊19公里处长江南岸李庄坝,距今已有1470年建置史,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古镇”之称。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3000位李庄人请神像、迁牌位、腾民房、匀口粮,以饱含民族情怀的大义之举,保障了12000余位大师、学子在这里继续科学和文化的研究。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如李济、傅斯年、陶孟和、吴定良、梁思成、林徽因、童第周、梁思永、劳干等在李庄完成了《中国建筑史》《麽麽象形文字词典》《殷历谱》《六同别录》等众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学术专著;新中国的科学院院士中,有11人曾在李庄就读。李庄也因此与重庆、成都、昆明成为抗战时期中国“四大抗战文化中心”之一,铸就了李庄古镇“万里长江第一古镇、大师学子第二故乡”之美称。

梁思成年轻时曾遭遇车祸脊椎受伤,到李庄后,车祸受伤的后遗症不时发作,经常疼得不能坐立。即便这样,他也被李庄规模宏大,具有明清时期建筑特色的庙宇、殿堂、古戏楼所吸引。在考察了建于李庄镇镇北2.5公里外的石牛山上的明代建筑——旋螺殿后,梁思成赞誉道:“其梁柱结构之优,颇足傲于当世之作”。他把这民间工匠创造的力学原理,借鉴、传承和创造性地运用到1945年参加联合国会议大厦顶部的设计中,并将它与李庄栗峰山庄等收入自己的扛鼎之作《中国建筑史》中。梁思成还对位于滨江路的奎星阁作出了极高评价——“是从上海到宜宾沿长江二千多公里中建造得最好的亭阁”。

“七七事变”爆发后,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和故宫博物院将近17000箱、数十万件国宝文物,分三路迁至抗战大后方,其中3000箱国宝文物就随筹备处迁至李庄,放置在张家祠内,得到了完好妥善地保存。在李庄的近6年时间中,中央博物院连续举办了包括“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在内的史前石器、青铜器、贵州苗族衣饰、云南丽江纳西族文化、十三种汉代车制、古代铜镜等等展览,轰动四方。
image.png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1-9-8 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篇图文并茂的旅游纪实。非常棒!赞!

发表于 2021-9-8 10:2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8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1-9-8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走很近就能远游,那个李庄白肉看起来就安逸啊!

2019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1-9-8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走走停停。停停看看,看看拍拍,欣赏美景,品尝美食,人生一大乐事,真是乐哉。快哉。

 楼主| 发表于 2021-9-8 18:5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玉垒居士 发表于 2021-9-7 23:47
李庄其实是一座抗战时期的大学城!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难的时期,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随着 ...

学习老师的介绍了

 楼主| 发表于 2021-9-13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fw5086 发表于 2021-9-8 02:19
一篇图文并茂的旅游纪实。非常棒!赞!

还有很多不足,我还要继续努力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