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 位于罨画池博物馆的州文庙 隆重举行 辛丑年纪念孔子诞辰2572年祭祀大典 再现明代祭孔盛况
●“鸣钟击鼓,司赞就位。”鼓声响起,近百名身着明代仪仗和佾舞服饰,手执伞幢、龙幡、宫灯、二十四戟等传统礼器的执事生们整齐排列,踩着鼓点,神色庄重地穿过文庙的棂星门和戟门,走向大成殿前。
●司赞就位后,祭孔大典按明代礼制,分别进行了迎神、初献、读祝、亚献、终献、饮福受胙等环节,最终送神礼成。过程中,有咏有舞,有古乐烘托,庄严而肃穆。
祭孔 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而举行的隆重祀典,在古代被称作“国之大典”,两千余年从未间断过。伴随儒家思想在各地的广泛传播,祭孔大典的规模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祭孔大典不仅仅是一场传统的仪式,它经过了2500多年的历史沉淀,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作为成都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清代文庙群落,今年在州文庙举行的祭孔大典仍然采用现场祭孔和“云祭孔”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现场直播”形式,让不能亲临现场的市民,通过“今日崇州”微信公众号直播参与“云祭孔”,表达对至圣先师的追思之情。
今年祭孔大典和去年相比,仪式更加成熟,采用完整的明代礼制,礼乐伴奏也不再使用录音做背景,而是完全靠现场演奏。典礼上伴乐的是崇庆中学礼乐团。在伴乐时,礼乐团用到了编钟、琴、瑟、笙、箫、笛、篪等古老乐器。 当天,还有来自四川各地的孔姓宗亲和我市文化界、教育界部分人士参加典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