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山河漫游记【长卷诗集】
文:金龙施雨
第十六章 芙蓉国里尽朝晖
33 桃 花 源
* 胜景更在八景外
桃花源外有胜景 镶嵌青山绿水间
伏波洞宫马玉溪 以及七星洞景观
(1)伏波洞 马王溪 伏波宫
马援遗迹有三景 伏波洞与伏波宫
还有一个马王溪 东汉初期籍茂陵
汉中太守新莽末 继归刘秀灭隗嚣
后任陇西之太守 建武十七年来到
伏波将军肩上扛 新息侯封头顶罩
数年之后又率军 进击武陵五溪蛮
病死军中实可叹 伏波洞在桃源县
城南六十里地处 凿以避暑且歇闲
桃花源志有记载 武陵蛮寇临其沅
马援挥兵来进击 壶头贼乘高守险
会暑盛援亦中病 穿石为室避气炎
民间传说马援病 不愿进村扰百姓
亦不忍心遭风景 养病避暑凿石洞
令兵沿山脚扎营 秋毫无犯众百姓
吃水不挑百姓井 马援稍愈即行动
亲到小溪去挑水 村中百姓大感动
有位老妈献秘方 祖传治瘟用生姜
还有生米生茶叶 三样混合擂制浆
冲以沸水当茶饮 军中病情大变样
此后桃花源一带 擂茶习俗喝经常
风味独特擂制茶 延至馆中可品尝
马援离开百姓念 思之不已将石洞
改名称作伏波洞 小溪马王溪冠名
马援病死壶头山 乌头村民皆悲痛
白布蒙首致哀伤 庙宇建在伏波洞
取名叫作伏波宫 马援夫妇塑像供
声腾东汉冠三辅 避暑南天第一峰
宫外对联写得棒 避暑胜地扬名声
(2) 七 星 洞
居于湘西乌头村 交通要道地势险
当年诸葛夺四川 率兵过此讨南蛮
据说扎营未稳时 南蛮进攻到营前
闻知情报诸葛亮 察看地形独上山
即将壮士分七队 皆持铁锤与钢钎
沅江对岸峭壁上 凿洞限完日落前
长宽一丈深五尺 七个洞成在傍晚
亮命士兵于洞外 扯旗洞内将灯点
然后将兵带江中 隐蔽扎营荒洲前
半夜时分敌兵至 七堆火光亮闪闪
以为诸葛亮营盘 蜂拥前行至江边
人马迅疾控不住 无数人马被水淹
诸葛趁机挥兵杀 南蛮兵马一举歼
诸葛功绩后人念 七个石洞将名唤
人们称为七星洞 峭壁巍然矗江畔
荒洲名为营盘洲 美丽静卧沅江面
* “都是名山知己”
人间仙境桃花源 文人结下不解缘
建筑幽雅桃花观 中厅嵌有一长联
两联六十六个字 概括名人题咏篇
名山知己留诗文 三十洞别有一天
王维十九桃源行 浪漫描绘赋诗云
渔舟逐水爱山春 两岸桃花夹去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 行尽青溪不见人
当时只记入山深 青溪几曲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 不辨仙源何处寻
李白流放经此地 诗仙足迹写得真
露湿烟浓草色新 一番流水满溪春
可怜渔父重来日 只见桃花不见人
昔日狂秦事可嗟 直驱鸡犬入桃花
至今不出烟溪口 万古潺湲一水斜
还有韩愈桃源图 昌黎之歌传天下
种桃处处惟开花 川原远近蒸红霞
韩愈并未到桃源 描绘桃源特色佳
看到挚友刘禹锡 赠给桃源画而发
武陵期间刘禹锡 常到桃源来散心
发现附近钱势者 欲占宝地很气愤
便在山边大石上 疾书四字警后人
桃源佳致带落款 刘禹锡题写得真
錾成石碑立入口 从此无人敢邪念
此碑今犹立如初 壮志当酬山水间
禹锡未曾忘韩愈 写罢桃源行诗篇
激情难抑又泼墨 作画赠送桃花源
韩刘诗画相和美 壮阔美丽红霞看
另外还有王安石 苏轼等等留诗篇
增添光彩桃花源 人们后将桃花山
渊明祠改集贤祠 名山知己一堂欢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