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广安市民

[群众呼声] 昨日《人民日报》报道16岁少女被手术,今日投诉6岁儿童被广安区人民医院开住院[已回复]

[复制链接]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1-10-9 12:29
卫生健康部门为何没有调查处理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1-10-9 12:54
良心医生,不仅医技极其精湛,而且用行动为老百姓谋福利。面对各种邪恶阴暗势力敢于而且善于运用法律法规为民除害。感谢你一身正气,面对邪恶毫无惧色!尔当为吾辈之楷模!!!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1-10-9 14:20
假如住院了,会遭遇胸片、彩超、抽血和输液吧,………

发表于 2021-10-9 14:41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心肌酶谱升高到底是什么医院引起的


发表于 2021-10-9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命医院坑已经是众所周知的。我家小孩破腹产,有一个指标略低,保温箱里待了三天,不让亲人看,不是我一定要求出院,就能让你一直待下去,一天1、2千。去接小孩时,遇到一对早产的双胞胎(体重不达标,其他正常),小孩父亲说花了7W了,没钱一定要出院,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1-10-9 16:45
个人感觉:广安人民医院问题,可能仅次于广安房地产了吧,真心希望这届政府,大力整治医患问题。
发表于 2021-10-9 18:20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为任何一方站台,首先对于6岁的患儿,医生采取的措施是正确的,患儿的年纪小,很多儿科医生完全是“盲医”,患儿年龄小很多自身的症状表述不清,再加上患儿年龄小,病程变化快。。其次家属的心情,作为一个4岁娃儿的父亲我很理解。看到娃儿生病了,心情不好、情绪不好。虽然医患关系尖锐、有那么些医生医品差,但是医生还是具有他的专业性。大多数医生还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1-10-9 18:28
照楼上的逻辑,生病的患儿都该住院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1-10-9 18:33
门诊挂号费6元,医生几元绩效,患者住院,医生绩效可以几十到几百甚至上千,医院的营业额及利润也就增加了,这才是患者被住院的根源。相关部门不提高门诊诊疗费,也不监管,患者都会被医院住院………

发表于 2021-10-9 18:50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患者家属怕了?遭和谐了?居然怕得说不是自己发的帖子了。不是患者家属写的帖子,外人会那么清楚患者的情况吗?

发表于 2021-10-9 18:5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医院不正视自己的问题,只会越抹越黑。

发表于 2021-10-9 23:5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安区人民医院 发表于 2021-10-8 19:54
楼主您好!

  根据您在本贴中反映的情况,我院组织相关职能科室进行了调查核实,情况如下:

如果真如你说的楼主讲述的与事实不符,是楼主诋毁了你们医院的名誉的话,你们为什么不直接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呢?为什么要保留呢?“保留”而不去追究,其实就是在虚张声势。
发表于 2021-10-10 11:01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千万不要去这个医院儿科看病,各位切记!!!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1-10-11 16:19
普遍现象还是要医保局提高门诊诊疗费,医院不要把收住院纳入绩效考核奖励,监管部门给力,才能让老百姓不会遭小病大医和被住院等

发表于 2021-10-12 14:02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去年肚子痛在华蓥人民医院去检查,说起都想骂人,给第一个医生看报告说没得事捡点药吃就可以了没什么。这个医生有事出去了我又给另外一个医生看,一看报告就说你这个要住院,我问他很严重嘛,他说你先住院我在给你开单子去检查哈,两个同科室的说话完全不一样,我也没听他的住院到现在啥事都没有,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1-10-12 21:28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1-10-12 21:30
过度诊疗一般是指由于医生给予患者的医疗超过患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需要,给患者造成额外痛苦与经济上浪费的医疗行为。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1-10-14 22:23
广安区卫生健康局打酱油去了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1-10-14 22:26
附:四川省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行为责任追究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行为信息化监管(以下简称:医疗“三监管”)结果运用,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处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医疗“三监管”工作中发现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违反卫生健康相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范,出现不合法、不合理的医疗行为或相关指标不达标的,依照本办法的规定予以责任追究。



第三条各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含中医药管理部门,下同)按照分级管理原则负责相应机构和人员的责任追究工作。



医疗机构负责落实对本单位医务人员的责任追究,承担自我监管的主体责任。



第四条责任追究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原则,做到追究与责任相适应,教育与处罚相结合。



第五条本办法根据监管指标的等级分类进行责任追究。



监管指标根据性质和要求分为三级,一级指标为核心指标,通过数据分析,筛查疑似线索进行个案查处,促进医疗行为合法合规合理;二级指标为重点指标,通过统计分析和结果展示,提醒医疗机构和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关注,必要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三级指标为一般指标,通过统计分析和结果展示,供医疗机构和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决策参考。



第二章  责任追究的种类、范围及方式



第六条根据监管结果和相关法律规定,责任追究方式主要有行政处罚、行政处理、院内处理。



第七条行政处罚是指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违法行为作出处罚决定,行政处罚依法实施。



第八条行政处理是指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对医疗机构的处理,包括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约谈负责人、通报、取消机构当年评先评优资格、与等级评审挂钩等。



第九条院内处理是指医疗机构对医务人员的处理,包括提醒谈话、扣减当月奖励性绩效工资、院内通报、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取消评先评优资格、暂停处方权、离岗培训、不予聘任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降低一个岗位等级聘任等。



第十条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行政处罚按照法定程序实施。



第十一条对医疗机构的行政处理,由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作出认定意见并实施。



对医务人员的院内处理,由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或医疗机构作出事实认定,医疗机构根据本办法规定和内部管理制度自行实施。医疗机构要成立或确定院内职能部门负责本单位的责任追究工作。



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行为按照相关规定应给予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主动发现并及时纠正问题,未造成损害或者未造成不良影响的,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予责任追究;医疗行为存在重大过错,造成严重后果或造成不良影响的,从重予以责任追究。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行为,违反法律法规及本办法规定应当追究责任的,必须查明事实;事实不清的,不得作出认定意见。



第十四条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和医疗机构根据认定意见作出责任追究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责任追究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享有的权利。



第十五条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诉。作出责任追究决定的部门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和理由成立的,作出责任追究决定的部门应当采纳。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受到行政处罚的,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当年受到两次以上行政处罚的,对机构负责人进行约谈。



医务人员受到行政处罚的,自受到行政处罚之日起,取消1年内评先评优资格,不得推荐评选各类专家、人才及荣誉称号;当年受到两次以上行政处罚的,视情节1-2年内不予受理申报考评、聘任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受到暂停执业处罚的,降低一个岗位等级聘任1-3年。



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应当将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被处罚信息纳入信用档案管理,作为信用等级管理评价、评分的重要参考指标,并按要求推送至信用中国(四川)平台,及时公示相关行政处罚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七条医务人员有下列一级指标不合理情形之一的,由医疗机构结合具体情形,可对责任医务人员提醒谈话、扣减奖励性绩效工资:



(一)不合理收费;



(二)不合理药品使用;



(三)不合理耗材使用;



(四)不合理检验检查;



(五)不合理诊疗行为;



(六)不规范医疗文书;



(七)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相关指标。



当年累计出现上述行为3次以上的,医疗机构对责任医务人员可采取院内通报批评,1年内不得评先评优,不得推荐评选各类专家、人才及荣誉称号和申报考评、聘任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可暂停医师处方权、离岗接受培训1-3个月。



第十八条一个监管周期内同一科室出现第十七条所列行为3次以上的,或当年累计出现5次以上的,医疗机构应对科室负责人进行提醒谈话,并可扣减奖励性绩效工资。



第十九条医疗机构出现第十七条情形之一的,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应当责令医疗机构限期改正;有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从重情节的,应当对机构负责人进行约谈,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



第二十条医疗机构出现下列二级指标不达标的,由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提醒医疗机构采取措施进行干预、改正;任意3项指标年平均值不达标的,对机构负责人进行约谈:



(一)低风险组病例死亡率不达标的;



(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不达标的;



(三)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不达标的;



(四)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不达标的;



(五)重点病种(重点手术)住院死亡率不达标的;



(六)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相关指标。



第二十一条医疗机构出现下列二级指标不达标的,由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提醒医疗机构采取措施进行干预、改正;任意5项指标年平均值不达标的,对机构负责人进行约谈:



(一)31天非计划再入院率不达标的;



(二)DRG时间消耗指数不达标的;



(三)CT检查阳性率不达标的;



(四)MRI检查阳性率不达标的;



(五)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达标的;



(六)门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率不达标的;



(七)重点监控高值医用耗材收入占比不达标的;



(八)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相关指标。

发表于 2021-10-15 09:22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医院最坑人的就是儿科了!你竟然还敢去?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