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今年国庆节,几个笔友邀约到蓬安周子古镇一游。进“九、一”一次,到故城一游!成了我们的行动口号;有笔友说:蓬安的相如文化挖掘打造工作,县历届领导班子都很重视,而且传承发扬得非常好。认识上,举措上,组织上,执行中。一直贯穿,高位推动,高压施策,层层分解,步步倒逼,环环追踪,丝丝紧扣的方式强势推进。且重金助力,全方聚劲,合力智慧,全方位打造。才得以今天的开城接客,展现经典;在根植底蕴,传承精髓的过程中;借古启今,融会贯通,理会内涵化厚重,凝聚心血谋发展。相如故城,如今蓬勃奋发,生机勃勃,值得一游。
蓬安, 磨子街的记忆 。
天到三更门半开,小女等到月儿歪;山高路远无口信,哭断肝肠莫人来。寒江孤影夜,摇红繁星高。绝尘蹄声碎,水瘦风似刀。
走在以前的周口镇古老的磨子街上,(今相如镇)脑子里总会想起这几句话来,据蓬安才子(牛鞭)说:这是卓文君写给司马相如的纸条条,司马相如收到后,快马星夜兼程来接她,就这样,两个人连夜私奔瓜了。
中午,席间。
酒过三旬,二麻二哈的时候,进入角色了。
笔友(牛鞭)说到钓鱼岛,台湾,中印边境时,斗志昂扬。杯子举得高高的:剑拔弩张又何妨,华夏何曾惧财狼,众志成城担国难,横刀立马斩列强,万里河山皆热血,神州遍地好儿郎。何惜百战穿金甲,纵死不敢愧炎黄。
笔友(假老练)附和道: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提剑跨骑挥鬼雨,白骨如山鸟惊飞。尘世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
笔友(酒坛子)还比较清醒。:今朝喝酒今早醉,喝了回去睡瞌睡。三杯入喉意正高,欲揽清风腿已摇,本是额头燃烈火,偏把琼浆对胃烧,口子窖、玉冰烧,扶墙疑是小蛮腰。繁星未允谁言醉,一壶肝胆向月邀。
笔友(撩人妹):我住嘉陵头,你住嘉陵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三杯玉液穿心过,两朵桃花上脸来,一眼迷倒英雄汉,万般风情气自华。
笔友我(六左客)人生一壶茶,边喝边挣扎,牛逼刚吹过,心酸又出发,接着讲起了小时候的事来。
磨子街的记忆,是光脚丫走出来的灵动芳华,是舌尖上旋子凉粉红嘴唇般的哈气辣爽,是豌豆油干黑金亮间的嘎嘣脆。
小时候自己背个小书包走通磨子街,到城关小学去读书的时候。要从东方红旅社(花园)处到粮站,一天要来回穿越磨子街六次,趟数包括上午、下午和晚自习,各趟两个来回。早上和中午经过磨子街的人多,很挤。特别是遇到“3、6、9当周口”逢场天时,过街行人就更加挤了。耳朵里经常会听到“背篼”“罗篼”“挑挑”“脚脚”“闯”“让一哈”!的喊声;童鞋们常常在斜身、弯腰、偏头、提脚、贴墙、让路的姿势中挤过切。
一个光膀子,全身“曲嘛黑”的面孔,回过头来,高声喊道:“哎呀!你那个罗篼是哪门挑起的嘛?煤砖都闯落了”。送砖师傅边说边从地上收拾起烂煤砖来,然后,把拖带子往肩膀上一挂,嘴里出声“闯” “闯”“闯”,他弯下腰,驼起背,继续拉车往前走了”。
偶尔,骑自行车的经过,会有一阵铃铛不停地响过来,急急促促的,摇摇晃晃地蹿过切;随后伴有“凤凰”,“永久”的羡慕声。
也有感叹,喝彩的。
“龟儿子,技术好哦,人都没挨到一哈打?!”;
也有不屑的声音:“p娃儿显身”。
是一个脚穿高跟鞋,腿着喇叭裤,蓄男娃头的女娃说的,手中的“三洋”声音很大,放着“色,色,色,色,莫里卡奴,谁,能,代,替,你的位”---。
有卖菜刀的。
地上摆起一摊铁器。有砍刀、菜刀、剪刀、毛铗、磨刀石。面前,有棉花、轮胎、铁丝、骨头、萝卜、南瓜等;这些都是卖刀的道具;吸引眼球哦!口才真好!刀可以砍断铁丝,演示好精彩哟。“又可以砍,又可以切,重庆来的真资格,左一刀,右一刀,骨头飞起几丈高”。
有卖藏药的。
藏族人用锯子来锯骨头。有藏红花、羚羊角、虎骨、虎鞭、豹骨、麝香、鹿茸等。穿着一身“露一手”藏袍,衣服上像刷了黑漆一样,乌黑发亮,脏兮兮的。藏族人不时仰头喝一口白酒,烟。不是在耳朵上夹起,就是在手指尖上夹起 ,要不,就在嘴上冒烟烟,吐圈圈。他的身上散发出一股莫名的味道,那是藏族人身上一种特有的异味,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来。
有卖打药的。
卖药人热天不怕热,冬天不怕冷。一年四季装束都没变过。
腰间总是缠着一股红布绳,光头,光膀子。
地上。有火砖,鹅卵石,细钢筋,铁尺,刀,剑,棍等。
卖打药的,经常换地方,两个小时就会把药卖了走人,嘴上呱溜的:“莫管我是丝瓜藤,南瓜藤,吃了到底行不行?你拿回去,有酒泡酒,莫酒干嚼,干嚼,干嚼,吃了一分钟见效”。
旁边。一个老者说:“卖打药的是一伙骗子,做局骗人的,试药的都是自己人,药是假的,根本起不到作用,江湖人伎俩多,又不讲诚信”。做的全是枯碳修磨子的事情,修到那方就黑到那方,骗人骗得了一时,是骗不了一世的。故,卖打药的要经常换地方。
有算命的。
一个瞎子。坐在墙角,板凳旁放着一根盲杖。胸前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点拨人生,指引前程,疑问解惑,八字取名;为苍生悟道,为苦海拨云的服务内容,黄色的字很醒目。
有打铁的。
以前,蓬安的重工业是打铁。烧煤炭的味道有些刺鼻,拉风箱的啪啪声,节奏感强,炉中红红呼呼的火球,加上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把个猪市坝搞得声名远扬,热闹非凡。
“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去学打铁,为啥学打铁?它是蓬安重工业。旁边,有跳橡皮筋的。
麻辣麻花。
“麻辣麻花”。也叫无声的交易。小时候最喜欢吃的,是一种具有四川风味特色的“麻辣麻花”。有个师傅常常推车沿街叫卖:“又香又脆,吃了不得川瞌睡”,就是叫卖“麻辣麻花”。有一天,徒弟推车上街叫卖,回来一把钱交给师傅后,却挨了一耳光;事因是有人向师傅告状,说徒弟在沿街骂人。现在交易,此中产品只装柜,都是比划无称谓,把钱放在柜台上,老板次次会拿对。说的就是这个“麻辣麻花”买卖中的交易习俗。
酒足饭饱后。笔友“酒坛子” 说:蓬安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景点繁多,小吃特色,热情好客;且民风淳朴,古色古香,追溯悠远,值得挖掘;此行不虚,一路风情!意犹未尽,下次再来。笔友“撩人妹”脚杆纤纤,一点不弯,黑瀑下垂,侧身,红嘴唇,金丝眼镜成45度望着我。心一下软了,应声道:“好嘛好嘛,欢迎再来!”心里委屈:这两天我的卡里都一扫光了。这个时代把脸厚的叫做情商高,把热情的穷人说成:六左客可以。人生一壶茶,边喝边挣扎,牛逼刚吹过,心酸又出发。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