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朋友传我展示于西充纪信广场多年的《纪信广场赋》碑文图片(见下图),说是作者与蓬安《司马相如故里赋》为同一著名作家,要我看看有什么问题。 当我上网检索《纪信广场赋》原文时,看到媒体和记者对该文的夸赞:“一篇《纪信广场赋》,气势磅礴,对整个广场的文化内涵来说,堪称点睛之笔!”“他写的《纪信广场赋》(骈体碑文)更是一绝!”于是我认真拜读大作,结果发现其与《司马相如故里赋》有类似问题。 本来我不愿徒费时间,但看到对《纪信广场赋》的溢美之词,还是忍不住想说几句。对于外行来说,上述论调的确如是;而内行看来,却是言过其实。我想指出该作问题所在,对于外行及阅赋者来说,或许会有一点好处,于是简评如下: 一、文不对题。题为《纪信广场赋》,就应着墨于纪信广场。可全文1020个字符,只有开头段20多个字提到广场,后面近1000字全是纪信及相关或不相关之事。即主次颠倒,以致文不对题,令人莫名其妙。 二、文体不类。第二、三、四段中的排比句、诗句及散漫句不少,此文既非骈文亦非诗文;况且骈文务必押韵,然浏览全文皆无韵。 三、层次不清。全文段意交错、层次不清,中心不在、语焉不明,不知究竟言何。 四、词语含糊。如第三段开头的“以此标准,衡量纪信。”衡量纪信的标准是什么?!“谁家正义谁无义?义在群英人格中。”而“义”有多个指向,这句令人不知究竟。 五、白话连篇。如第一段的“时光倒转,古人复活;将军赴死,汉王逃生。”第三段的“此情此景,此时此刻,拍案而起。”“苍天不生纪信,纪信不救刘邦,楚汉春秋必然另写”。第四段的“打天下只为子子孙孙坐天下,建国家实则世世代代成家国。”“人格境界登峰,民主精神萌芽。”“有华盛顿之风范,无美利坚之土壤。”……许多句子太白、太俗、太蹩脚,比喻亦不恰当!(见原文红字标注) 六、词语重复。第二段开头隔句即用两个“义战”。而且文中纪信出现10次、张良5次、广场4次、战马4次、刘邦3次、韩信2次。重复用词乃辞赋之忌。(见原文红框) 刻碑于西充和蓬安公共场所的《纪信广场赋》和《司马相如故里赋》问题都比较明显,作者虽冠之以“赋”名,却不似赋作。外行认为是“佳作”,是不懂辞赋之基本规范之故也! 附:《纪信广场赋》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