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链家网原创 买房前先问问自己这四个问题: (1)为什么买房? (2)现在该不该买?考虑自己当下的现状,是不是必须得买;还要分析一下当下的房价趋势。 (3)买多少钱的房子?制定预算,是否贷款。 (4)买什么类型的房子?地段和户型哪个更重要。 一、为什么买房? 买房前要搞清楚自己的买房的目的。 1、买房为自住 买房为自住,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自己的经济实力,可以先用月供计算器计算一下自己的还贷能力。在决定购买看中的房子之前,确保自己将来不会被房贷压迫,降低了生活质量。 其次,要考虑几个人住,交通是否方便,小区周边生活配套是否能满足自身的居住需求。考虑户型,选择适合自己生活习惯的户型,注意一下得房率和空间使用率。 2、买房为保值 如果买房就是为了保值: (1)未来发展如何。 (2)风险如何?会不会跌。 (3)流动性如何?好不好脱手。 需要着重看下小区的地段、商圈、配套和品质。一般来说,配套成熟,交通方便,有学校的房子,保值相对会大些。而户型、面积等房子本身的条件,则直接关系到房产是否容易脱手。 3、保值、自住两者兼顾 如果想要两者兼顾,要想好主次。如果自住需求大于保值需求,那么按照自住需求选房;如果保值需求大于自住需求,建议你按照保值需求的标准买房。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哪种需求,都需要交通方便,不然出手很难。 二、现在该不该买房? 对于自住需求的购房者来说,没有该不该买房的说法。只要你有钱,什么时候都适合买房。买房时只需要考虑购买的房子能不能满足自住需求,包括:家庭成员状况、日常起居、工作/学习、休闲娱乐等。用这7个指标加以考量:地理位置是否优越、交通是否方便、周边配套是否成熟、房屋面积能否满足自住、户型格局是否舒服、房屋质量是否过关、物业服务是否到位。如果看上的房子能满足4个及以上的指标,那就可以考虑购买了。 对于保值型购房者来说,买房可以考虑一下房子的升值空间,可以与当下其它理财项目比较一下,在做决定前,可以咨询专业的理财顾问或经纪人,对市场作出正确的判断。 三、买多少钱的房子? 需要“做预算”,评估家庭财力,确定一个可承受的价格范围。 如果可以贷款,你能买到的最贵的房子,取决于“最多能贷多少”与“最长能贷多久”。可以由以下两步“做预算”: (1)估算一个“每月还款额”,确保不要超过家庭收入的一半。加上可以动用的“首付”,基本能确定预算。 (2)确定预算区间。房子贵则配套好,最难抉择的是,预算有限,我能放弃什么。 可以分清各项需求指标的主次关系,明确哪些是必须满足的刚性需求,再确定哪些是可以舍弃的柔性需求。 这样一来,就可以在有限的财力之下,得到既符合置业期望、又具有充分选择空间的购房价格定位。 四、该买什么类型的房子? 房屋的购买价值是关键点。与同档价格住宅相比,这套房子的居住及附加价值是否较高。其实,买房不仅仅是买的房子本身,还买了附属在房子上的生活环境,包括区域的配套、小区环境、物业服务等等。 区域配套包括有餐饮、休闲、金融、医疗、教育、交通等,这些直接决定生活的便利度。社区环境主要包括绿化环境、人文环境、社区安静度和安全封闭性等,这些直接影响你在这生活的舒适度。 根据自己的需求,在需求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房子的购买价值,往往会作出正确的决定。 买房前可以多关注房价行情,尤其是目标小区和区域的价格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就能在价格谈判中“有理有据”、不陷于被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