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0052|评论: 0

[内江新闻] 微型山水 立体书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30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d39ec6e-a88f-4908-95bd-f72a776ae975.jpg.1

修剪植物

c822f7c1-78b3-4d8d-8f2c-ba08bea2ab2c.jpg.1

山水盆景《暮归》

d654d7ac-b5c1-4584-b8da-4184b78e4878.jpg.1

中国盆景艺术展金奖作品、组合微型盆景《搜尽奇峰打草稿》

c691d949-e3ac-4e0e-bcb1-957abc6980b0.jpg.1

山水盆景《老有所乐》

c13ac5d9-9545-43dc-8a56-467db6fb11d6.jpg.1

挑选配件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斌 文/图

在内江,很多人知道李青云是因为他的“扇骨雕刻”艺术。其实,他的盆景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很有名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李青云开始爱好盆景艺术,作品先后获得中国国际盆景大赛一等奖、中国盆景艺术展金奖、四川省盆景艺术展一等奖等,众多盆景作品发表在《中国花卉报》《花木盆景》《中国花卉盆景》《盆景天地》等专业报刊。他还作为评委参加了四川省第三届盆景艺术展评选。2000年,被四川省盆景艺术家协会授予“四川省跨世纪杰出盆景艺术家”称号。2002年,荣获内江市文学艺术发展基金铜奖。

11月27日下午,记者来到市中区临江小区江城花园李青云的家,他正在屋顶制作盆景,挑选、切割石材,然后在盆内组合造型,选配植物和人物等配件……一个多小时后,一盆山势险峻、生机盎然的盆景展现在眼前,给人无限遐想和审美的愉悦。

“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峡江行》,想通过它来表现巴山蜀水的秀丽风光和人文风情。”李青云说,这段时间他一共做了十多盆山水盆景,都是送给朋友们的。

今年72岁的李青云是原内江锻压机床厂的退休职工。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工厂为迎接一香港企业家到厂里来参观,提前进行厂容厂貌提升。“当时,我和其他同志一起去成都杜甫草堂选购植物,第一次见到草堂的盆景,让我大开眼界。”李青云回忆。

回到内江,李青云凭借自己的美术基础开始动手做盆景,先是去史家镇、银山镇挖“金弹子”树根,又去沱江边、威远捡石头,“一次遇到下雨,我硬是踩着泥泞的山路背了20多斤石头回来。”李青云说,“其实,当时什么都不懂,就和厂里的爱好者一起摸索,不少树桩都被养死了。”

后来,李青云买到一本名为《中国盆景赏析与技艺》的书,开始系统学习修剪根茎、树桩栽培、上盆造型以及养护等知识。“后来,我调到了销售处,出差空闲时去了苏州、杭州等地的园林,在那里我见到了好多精美的盆景。”李青云一边实践一边学习。

为有更大的栽培空间,李青云还与同事调换了住房,将一套新房换成了一套底楼的旧房,“房子虽然旧一些,但有20多平方米的空地可以种花养草。”几年里,李青云做了几十盆盆景。

1980年,内江市在人民公园举办了一次盆景展,李青云制作的树桩盆景、山水盆景、挂壁盆景、微型盆景等受到广泛好评,其中他利用镜子反光形成倒影的山水盆景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微型盆景是小中见大的艺术。”1991年,李青云制作的一件组合微型盆景《橱中春意》在首届中国国际盆景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其作品受到台湾盆景大师梁悦美的高度评价,梁悦美想购买其中两件。得知情况后,李青云将两件作品赠送给了梁悦美。之后,这两件作品被梁悦美收入由他主编的《盆栽艺术》一书。1992年,李青云被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微型盆景制作难度较大,养护也很困难。”为制作微型盆景,很多材料李青云都自己动手,手工制作花盆、花架,四处寻找石材,从广东购买芝麻草等小型植物,其配件连保险丝、猪鬃等都用上了,最小的盆景盆长仅两厘米。

由于微型盆景土壤少、植物小,李青云就准备了一个沙坑,将盆景下半部分埋在沙中,以保持适当的水分和湿度。

“盆景艺术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这门艺术不仅陶冶了情操,也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年过古稀的李青云至今乐此不疲。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0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