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说,欢迎大家指正
1.当广州王府井百货宣布关闭之后,有人在网上评论电商的冲击,可是也有网友指出成都的伊藤洋华堂不仅仅没有倒闭还获得了很多市民的好评,确实等米下锅不如自己去超市买一包米而不是在网上采购,不否认电商对实体店的冲击,但是也不是全部,而且现在实体店有不少是网上和实体店都在做的;
2.以前是一铺养三代,而随着电商的兴起,是三代养一铺,不是说的店铺不好,以商业购物中心来讲已经面临着很多挑战:
a 修建商业购物楼需要的前期周密全盘的调查,资金投入非常之大,对于公司法的修改也是面临很大挑战,我国曾经学习美国什么授权资本制仅报批一个资本已经被证明是错误,还有对有限公司来讲,能不能把股东人数限定在200人以内呢?以及对于公司类型未来是有所改变;
b 设计商业综合楼是需要功夫的,采光,烟道等等都需要做到良好的设计包括良好的施工,这些年投入的商业综合楼有的规划十分差劲,巷道窄采光也不好灯光设置也差,有的地方要做餐饮烟道也没有,这些年我们也看到一些外资合作就是非常不错,当然不是一点点问题没有也不是崇洋媚外,比如成都茂业JW万豪,是商业购物楼和酒店分开,包括未来新建的写字楼。有的地方所谓建设的一些综合楼,酒店一开门就是购物楼,楼上楼上安全都没有,这样的设计只会让好的客商远离。这次撤柜的赛格广场手机专卖店一楼,一会这里有华为柜台,一会那里有华为柜台,是卖手机的,为什么只有一个移动通信在那里,电信和联通为什么就在那里设置办事地点?
c 这些年出现了很多以租代售的楼盘烂尾和招商的失败,未来这种模式是不是可以禁止?我们按照以上的逻辑分析,比如一个商业综合体,有着写字楼有着酒店有着购物楼,所有的都是一个公司的,政府拉入一些投资商来的时候他也是可以拉投资商的,比如财富中心全部是财富中心的,财富中心可以拉当地地产商来投资,可以拉知名酒店来投资,可以拉当地有钱人投资,但是就不要这种以租代售,赛格广场的撤柜有人就说中间商吃差价太厉害了;
d 我们这些年看到包括沃尔玛这些商家采购一些低质商品,而且自己的做法也在浪费资源,比如电梯上下扶手旁设置很多低廉小商品;包括曾经联华超市空调系统老化居然告知大家暂时空调不开放了,怎么就不可以处理商品关店整改呢?一些购物商城里面的货物堪比地摊货;
e再说房地产,新冠疫情带出来很多新闻,有的地方上购买土地的开发商都没有钱谈及什么开发,如果是建立商业综合楼可以合作者就不是一家,拉入的会有红旗超市,以后超市就拿给红旗去做,酒店会找希尔顿合作等等,即便能找别人投资自己也要拿出大头资金出来,这些年我们一些地方招来的投资商连一个亿都拿不出来,拿到土地就开始卖地结果产权非常复杂;18.19年很多人提醒中国房地产的问题,也不是马云先生说的白菜价,但是不说说的3500都卖不出去,结果半年6000元不想卖,现在有的地方政府还在死守,等到病入骨髓就好了,到时更多的许家印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