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249|评论: 1

(百家争鸣) 罗友伦/文 闲话“私奔码头”

[复制链接]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1-12-12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闲话“私奔码头”
                                                           罗友伦
     近来,邛崃天气显得有点异常,不知道从哪里吹来两千多年前西汉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在邛崃到成都,是从邛州南河出发还是为了逃避其父卓王孙的追寻,特意迂回到平乐再剩其不备,从平乐潚潚洒洒地去了成都的风。这风不大,却不痒不痛地让年龄已至古稀之年的人也坐不住了,始有如鲠在喉不说不快之感。于是细思其风的来源,是为了打造平乐旅游景点而起,所以可以把本来在南河坎的”私奔码头”吹到平乐去,但试问?是谁在承担了这个打造平乐的业务?这其中是否有利益关系?但我以为,不能因为为了达到某些人的利益,就可以把原来固有的,为所欲为地随便移植吧?中国龙门阵那么多,难道打造平乐就缺这个?而且这是年经日久,已在邛崃人的的思维中早已成为特定的思维定式。为什么要这样说,因为史圣司马迁在《史纪》中记载:“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与驰归成都。”是的,一个“驰”字就决定了当年卓文君和司马相如是骑马或剩坐马车去的成都而不是坐船,所以说,因为这一理由,“码头”之说根本没有争议的价值了。
   是的,如果是坐船,司马迁可能就会说:“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与剩舟前往成都”了。可话又说回来,那在事件发生地,竟有人说是坐船去的成都,因而才有“私奔码头”的说道。中国有谚云:无风不起浪,这风从何来?我有点不太相信的是,古往今来,邛崃的文人,读书人就没有读过《史纪》原文,或读了并没有读懂?这岂非咄咄怪事,但既然读了,又读懂了司马迁的《史纪》,为何公然没有人提出更正?这岂不成了一个迷。那,我们可否抖胆怀疑一下,是不是司马迁老先生搞错了,这个设想虽然有点大胆,且有些不自量力,但司马迁毕竟不是邛崃人,也就是说事发地的人说的是不是比不是事发地的说的更是事实呢?这虽然是我个人的假设,有没有这个可能,还希望更有能力更有权威的人来作出公断。于是,我认为“私奔码头”还是先放在邛州南河坎为妙,因为平乐的私奔码头更是杜撰中的杜撰。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65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3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够仔细研读文献的,其实是极少数人,很多人是人云亦云。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