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1302|评论: 20

裁员潮来了,该做点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16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临近年关,有人喜、有人乐。
但今年整体来看,工作、创业都依然没有那么容易,甚至可以说是更加艰难。
网上流传了一张互联网公司的裁员表,动辄30%、50%甚至是部门全部拆撤,许多人都表示十分恐慌。
v2_87bddffa75fe464a932b15d69bb7e131_img_000
作为一个创业者的角度来说,这的确不是危言耸听。我的团队从去年近100号人到今年的三十多号人,大家就可想而知了
因为整体大环境的影响,许多业务根本就做不了,做不好,自然机会就少很多,竞争的压力也很大。
而且在可预期的一两年,这种紧张的状况还会持续,所以无论是员工还是创业者,都应该思考应该如何面对这场持久战。
今天村长就和大家一起聊聊这方面的情况。
01不要轻易离职 如果你现在还是在上班,不仅不要裸辞,也不要轻易离职,哪怕你去面试了一些企业,感觉上还不错。
裸辞显而易见的问题就是面临找新工作,但这个过程是不确定的,尤其是现在竞争压力如此之大,越是好岗位的空缺越少。
有的人会说,我已经找好了一家不错的企业,我可以无缝过去上班。
其实村长想说,从来就没有完美的企业,每个人企业都有自己的问题,只是你一开始没有发现罢了。
从入职到适应再到做出成绩,是一个过程,不论公司大小,想短时间做出业绩都挺难的。
如果你现在还有各种负债在身,更希望你保持冷静。
除非你早已提前三四年来应对,可以面对随时离职带来的损失。
02不要轻易创业 每个人都有一个创业梦,尤其有些人觉得在危机中找机会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但这背后是要付出非常人代价的。
创业本来就是一件九死一生的事情,再加之大环境的影响,更是难上加难。
我们不可否认有许多人靠疫情翻身,比如做跨境、直播等。
但绝大多数人是艰难的,前不久有做餐饮和旅游的朋友纷纷向我诉苦,今年疫情反复,导致自己损失百万,甚至还在各平台借贷。
希望有创业念头的朋友,不急一时,多多修炼内功。
因为创业要的不仅是勇气而已,还需要技术、管理、资金、人脉、市场、产品、人才等多方面的协同。
03多提升硬实力 在村长身边有许多人在大厂工作,总包(薪资+奖金+其他激励)少则四五十万,多则上百万。
有些人因为在大厂工作,薪资方面就比外面的小公司多了很多。
越是这类人员,越要紧张起来,思考你的价值在哪里?
如果没有机会留在大公司,你的真实薪资能拿到多少。
比如在杭州,同样作为互联网运营,非大厂的小公司员工一般薪资在10K左右,而同等条件下在大厂就在15K以上,这多出来的5k不是你的实力,而是福利。
当移动互联网的红利逐渐势微,越往后,越是考验真本事的时候。
04脱虚向实 尝试传统 互联网狂奔的这十年,诞生了许多新产业,提供了许多就业的机会。
但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一阵风,许多项目都是短期需求。
以前可能是两三年就有一个风口,现在一年有好几个风口。
而风口过后,什么都没了。
如代理制的社交电商以前号称市场可达5、6万亿,而实际上发展不到5年就熄火了。
如果你有机会,我希望大家可以去看看传统的行业,因为现在的传统行业一点不传统。
中国有许多知名的家电、服饰、家居、食品等品牌,历经了几十年发展历程,他们才是整个社会的主力军。
最核心的一点是有积累,许多互联网的工作是没有积累的,不论是工作经验、人脉资源还是技术能力。
比如一个在家电企业、酒企业、餐饮企业一线产品、销售工作七八年的员工,不论是去下一家同类公司还是自己出来创业开店,成功的可能性都会比较大。
但一个在互联网圈工作七八年的运营,可能自己出来创业却什么都不会。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反思的,就是假设35岁、40岁以后,你靠互联网的工作经验能让你独立做什么?
另外,大家留意一下,这几年但凡你知道的互联网项目,除了交通出行外,大部分电商、社交、娱乐其实都是渠道。
最终的变现都是卖货,而卖货最终还是依赖于产品、品牌。
所以类似家电、食品、家居、服饰等一系类的创造制造业,永远是根基。
05慢就是快 互联网造富的速度对很多人产生了误导,许多人都无法沉下心来去做日复一日、日积月累的事情。
都想着找到一个好项目,一朝暴富。
所以许多人花了大量的时间在找项目,一个项目做个三五天就立马放弃,而不是把时间花在一个项目的研究上。
许多人是不是觉得现在做淘宝太难了、做知乎好物太难了、做抖音书单号太难了,的确很难。
但我一个朋友花了一年的时间才摸到知乎好物的门道,才开始真正赚钱,其他人都放弃了。
那你愿意花多少时间去研究一个项目,去试错一个项目。
很多人说最怕浪费时间,其实你一年换四五个项目才是最大的浪费。
我们做许多事情是要靠时间积累的,量变到质变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真理。
否则你做一两个月就想超过别人三五年的花的时间,这样的概率太低了。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才是硬道理。
接下来,我们来聊聊创业者,今天许多老板才是真的难。
06减少项目更加聚焦 之前许多老板,不管业务大小,都喜欢搭建自己所谓的生态,做很多的业务。
但接下来这几年,希望各位收紧战线,留有余粮、加固屏障才是第一位。
其一,对于持续亏钱且没有预期的项目要大胆的关停,否则会被无底洞拖死。
其二,对于和自己主要业务无关的项目,又需要自己投入精力的,哪怕能赚点小钱,也不要纠结。
其三,要关注自己的核心业务,持续构建壁垒,避免被别人反扑,挖墙脚。
其四,找到自己业务发展最合适的渠道,而不是什么渠道都要做,抖音也好、快手也罢,本质上都是渠道。
07果断裁员及时止损 谁都想把公司做大,但公司活着才是前提。
裁员的确是一件残酷的事情,但是不裁员可能谁都活不了。
其一、现在刚启动的项目,如果不是战略性的,就不要做了。
其二、目前有些项目对业绩没有帮助的,只是表面美化的业务,也不要做了。
其三、提前止损,但在补偿员工的时候要合理合法合规,留下好口碑。江湖太小,还会相见。
其四、要善待留下来的人才,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大方,把人才留住才是最重要的。
08亲临一线关注市场 如果以前业务比较顺畅的时候,你可以当甩手掌柜,偶尔还可以出去闲游一下。
那么现在是该亲临一线,去抓业务、抓团队、抓市场的时候了。
比如做直播,可能员工能给你找出100个理由说做不了了,有各种困难,但这个时候你就得自己去播几个月试一试。
就像西域美农的创始人李春望,之前团队做了大半年花了几十万都没做好直播,他亲自带队自己拍视频、零粉丝开始到现在每月轻松销售千万。
这些只有老板自己试了才知道,到底行不行,到底难度在哪里,最重要的是,员工主播可以离职,但创始人不会。
另外,一切的资源都要服务于市场,一定要抓市场,稳地盘、出成绩。
市场大于一切!
最后还是再引用一下马云说过的话,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见不着后天的太阳。
疫情终将是会过去的,乐观预计可能两三年,长点可能四五年,但疫情之后的机会是可以无限想象的。
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疫情机遇的话,我觉得疫情是一个照妖镜、过滤器。
帮你把一些问题暴露了出来,帮你把一些竞品淘汰了出去,最终就看谁能坚持到最后了。
希望大家守住钱袋子,保证现金流,稳扎稳打,一路向前。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9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1-12-26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失业潮的解决办法:考编制

发表于 2021-12-26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话,这些年来市场一直不稳定。大公司裁员,创业艰难,无疑是让很多人走投无路。如果还没开始就业的大学生可以选择考研考编啥的,熬过这几年吧。

发表于 2021-12-26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失业潮之下,压力最大的是人到中年的中产阶级。这部分人群看似光鲜,有着不错的收入,也有房有车,但其实生存状态相当脆弱。由于收入远远不足以实现财务自由,而每个月在房贷、子女教育等方面都有着巨大支出,所以对工作收入有很强烈的依赖,一旦中年失业,现有的生活状态就将被全部打碎啊~裁员潮到来,最好的办法只能是提升自我,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尽管这并不容易...
发表于 2021-12-26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提高自己的能力,作为一名员工还能怎么办?就只能让老板看到自己还是很有用的,不被裁员,若很大的可能要被裁员,那还是尽快找下家吧,或者考公务员,总归是要尽快规划的

发表于 2021-12-26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千万别转去考编制啊,今年编制的压力已经够大了,还是做好工作,避免被裁走吧

发表于 2021-12-26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精辟 无废话 存了

发表于 2021-12-26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说只有时刻注意提高自己才不会被淘汰。虽然对此很无奈,但是只要一个人在卷,所有的人就必须跟着一起卷才行

发表于 2021-12-26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裁员不是优化,很悲哀的是,我们不知道裁员这个过滤器的标准是什么,年轻人被裁后摆在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考公,要么创业
发表于 2021-12-26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互联网电商平台是不是也不行了?
发表于 2021-12-26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很残酷,明天很残酷,后天很美好,但大多数人死在了明天晚上。这句话用在裁员潮的现在真是对极了。

发表于 2021-12-26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应届生太难了…工作这么难找 找到后还要时刻担心被裁员的风险…996总比失业强吧

发表于 2021-12-26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裁员浪潮最容易出现在互联网企业,因为很多互联网企业都是以发展虚拟经济为主,波动大,不稳定。互联网企业的业务以用户流量为生,没有流量就没有利润。一旦流量不景气,业务缩水,受苦的就是员工。

发表于 2021-12-26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裁员潮带来的就是还没正式入职就已经开始担心这些,工作一段时间不是特别满意也不敢提辞职。在职期间也要不断提升自己,增加自己的竞争力,不仅是为了能“幸存”,而且在被迫离职后找新工作做准备

发表于 2021-12-26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就是找到工作的人,不敢轻易辞职。没找到工作的人想找到工作也很难。现在就是稳住就不亏。

发表于 2021-12-26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这半年各种从大厂被裁员的声音越来越多,疫情之下就业市场本来就这么难,打工人能做的能选择的余地不多,感觉对于个人来讲主要就两点,踏实肯学,选对跑道。踏实肯学是必须的,不停地提升自己的硬实力,真本事,自身价值高了,核心竞争也就高了,面对裁员也就没那么慌;选对跑道也越来越重要,工作之初要有一定的洞察能力,选择有前景的行业,比如说大厂里就要尽量选有发展潜力的事业部门,不然就是在错误的道路上努力,路越走越窄,自己能掌握的并不多。

发表于 2021-12-26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唉,一个新冠疫情真的打乱了很多人的生活,甚至毁了很多人的人生,当下经济形势不好,找工作难,守工作也难,怪不得都说宇宙的尽头是考公啊
发表于 2021-12-26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白领阶层面临就业压力的年代,害怕失业,担心被裁已经成为白领焦虑的原因之一。在任何一个行业,如果你只拥有单一技能,是很难跟上这个时代的进程。行业一直不停的更迭,躲得过这次裁员,难保不遇上下一次,在原有专业技能上拥有其他技能。这样的人不论是在团队中还是在项目里,可替代性十分低,在裁员大潮中相对来说会比较安全

发表于 2021-12-26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自己是被裁员那位。虽然心里很不舒服。但要知道大厂就有大长的规矩和潜规则。有些时候,我们是无力回天的。最多只能让自己的损失小一点。

发表于 2021-12-26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对裁员潮,我们能做的,就是要努力提升硬实力,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这样一是可以降低被裁的可能性,二是一旦被裁员,也能尽快找到新的事实的工作。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