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大学很多专业是优势专业,确实在上一轮合并当中我们的确忽略了很多,当下的合并不能跨地级市直辖市不能跨市,也确实一味追究大综合理工农文都具备确实错误,但是只有一个两个优势专业太影响学校的发展,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强,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强,目前也在思考这两所大学各自面临问题,所以有人建议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大学,目前出现学校合作办学就是考虑到各自专业面临着问题,什么第一年在A学校校区,第二年在B学校校区,这样的办学更加复杂成本更高。也确实经过了上一轮合并时至今日对于在本校内发展弱势的学科可以考虑独立出去与其他学校和其他学校院系合格成立新的大学。也不要抬杠,什么一谈及合并就是全部,在这次合并中,也是讲究技巧
第一,高校之间合并不能超过4所(各地中国科学院根据情况调整,北京保留建设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建制)建立综合大学,不论是综合类大学(理工农文都具备)还是建设理工类高校(比如复建成都科学技术大学)+文科类高校(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合并之后还要控制招生人数,本科生在5000人以内,硕士在3000人,博士在1000人(含直博)
第二,既然是合并调整,那么就会有着外调,比如南京大学+东南大气合并之后是实现了学科大互补,但是医学是弱项,因此南京大学医学院+东南大学医学院+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医药大学(只开设医学类专业,包括医师法学和公共卫生事业管理都不开设,医学类专业包括很多的,临床中医护理口腔),这种单科性大学的调整也是在5所范围以内,招生人数也是控制的。
经过上一轮合并之后某些太大而且发展不好加上也没有注入学科血液,那么外调,比如川大的机械电气土木建筑,因为考虑学科综合方面也包括发展好的水利外调与西南交通大学与电子科技大学组建成都科学技术大学。川大的外调那么就不会怎样影响招生名额,而且还是在其他好的学科上扩招,以前5000人要分1000人到机械等学科现在这1000人就分到其他强学科方面。这是川大,而目前的吉林大学就不是那么好调整。
合并后的成都科学技术大学是川大五大系+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院校合并没有超过3所,更何况有一所还是来自几个系而不是全部。在合并之后文科类还外调,与四川社会科学院组建四川社会科学大学,没有一流的本科是很难有着一流的研究生教育,比如刚毕业的博士没有任教本科生直接就带研究生自己都感觉搞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