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赵民敏

对成都西南交大+西南财大组建的建议

[复制链接]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9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纵观历史,从中国西学东渐来讲,综合大学的优势很明显,单科性大学是从苏联学过来的,随着苏联解体我们中国自身就意识到有关问题,即便调整中我们发现强工科缺乏数学物理不可以,所以逐渐往综合性大学奋斗,随意开设专业,带来的效果就是新开设的没有几所好的,新开设好的又是靠挖已有王牌院校名师组建的,所以现在为联合。电子科技大学最初是建设电子科学类,当年建设医学院时就有很多人评论除了电子科技类其他专业到现在都是垃圾,反观四川大学,合并的医学院现在也是王牌合并的成都科技大学的化工材料水利也是很有名的,川大数学为这些学科提供了理论基础。包括北大,这些年建设的工科也没有多大成效,还不如合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当然不否认单科性某些大学优势之处,比如医学,可是华西医学院现在发展差了吗?不差,因此不独立。每个地方有所不同,所以处理不同
比如西安医科大学在合并到西安交大后发展不好,也考虑西安交大合并其他院校,因此是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四军医大学+西北大学医学院组建新的西安医科大学

还有新建不好的,比如
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合并
天津大学医学院+南开大学医学院+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中科院血液病研究所=天津医科大学

而武大和华科组建武大,医学院也是不独立的,因为华科同济医学厉害,武大医学也不是太差。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9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遥远故乡 发表于 2021-12-28 12:12
你说的这个现实本身就是国家教育这么多年来走进误区的结果,全而不精,大而不强,名字来头看起来派头大, ...

不好意思,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你去看看很多A类学科,尤其是A+类。还有西南政法却是法学很强,但是现在和四川外国语大学搞外语法律人才高级班,中国政法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也在这样搞。而且在单科性大学来讲除了一两个专业其余就没有存在感,但是曾经的单科性大学也在往综合大学奋斗,如果要存在单科我也不是说的必须合并,但是只能搞本专业,法律就是法律,财经就是财经,而不是现在师范也在开设医学院,如果要阻止合并那么第一关就是阻止大学新开设专业
发表于 2021-12-29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合并是一件非常复杂和系统性极强的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0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恒久远-农民工 发表于 2021-12-29 18:18
合并是一件非常复杂和系统性极强的事

是的,但是这一次的组建合并一定要注意在一个地级市内(直辖市在直辖市内),层级相当(不要是211与专科也在合并),可以使985+985,985+211,985+学科名校

不要提校长谁来当,既然是教育部门的事情当然是教育部门负责,也不要提学校归属,除了军校是归属军校和教育部共管而外,其余一概是归属教育部门管理才对,比如法律教育有着法学教学委员会,来自的专家学者可以是法院检察院警察律师等等,如果是归司法部那么专家是不是只来自司法部。如果是财经类学校又是归属财政部,又是归属银行,那么请问经济学的开设归哪个部门?当下很多本科都是按照经济学类招生,那么请问到底是财政部负责哪一块呢?(很多财经类院校没有财政学专业招生)银行又是负责哪一块呢?(金融学有这个专业,但是包括证券和保险啊),所以是教育部经济学委员会负责,来自专业是有财政部的,税务部门的,银行的,保险的,证券的,这才是正确的。


我们不否认某些单科性大学的好处,也意识到某些单科性大学不合并好处反而更多,但是综合性院校的好处更好,比如四川大学化学化工(化学专业四川大学强,化工专业曾经来自成都科技大学,化学化工联系有很紧密,包括对材料学),也不是一概全部合并,还有一个随便怎样的合并还是有短板,比如航天专业四川省都没有学校开设的,不是我们说的要合并整合,现在高校就自己在不断建设新的专业,比如近年来热门的临床医学什么学校都在建设,根据以上我们已说过医学院如果在综合类院校发展不好也涉及综合高校,那么医学院划拨出来整合组建(西安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目前兰州大学还没有合适的合并我们就暂时不合并,川大目前规模已经是比较全就也暂时不考虑合并,但是川大必须考虑建设问题,尤其是研究生方面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0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有网友说过与其建设一些不伦不类的综合大学,不如建设一些实力强的理工类院校和文科类院校(除了军警院校其他杜绝单一专业,医科类院校是包含了很多医学类专业),曾经有网友建议恢复成都科学技术大学的建制,就可以是
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川大化工材料水利机械建筑电气组建成都科学技术大学
完全可以多学科培养
电子类为特色
电子类、计算机类
电子类、通信类
电子类、电气类

土木类为特色
土木类、建筑类土木类、交通类
土木类、水利类


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大学

至于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的文科类专业(至于医学类专业商榷中)划拨组建四川社会科学大学,两所学校可以合作办学在某些方面

总之是在现有基础上的调整,是合并也好是划拨出去与其他组建也好(华西划拨出去去和哪个组建医科大学?有人提出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合并组建也不是不可以考虑),总之不可能是让高校随意在开设专业,而是现有基础上调整,外调的院系必须与其他院校院系有所组建否则不可以外调。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0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复建成都科学技术大学纯理工类院校也没有医学院,那么就是两个校区,本科校区和研究生校区,就可以是在一环路二环路用上现有的校区和周边土地建设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22-1-5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调整既有综合和单独,大趋势是综合。

综合除了理工农文医法都具备而外,还有理工类综合和文科类综合,但也要清楚明白不论怎么调整一科不缺全部齐聚做不到。

同时,考虑到综合情况,将本校内实力不强的外调与其他高校院系合并组建,比如天津的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医学院都调出,南京的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医学院也都调出。

也考虑到综合后既能促进某些综合还能强化某些,比如中国人大与北师大合并,理科能促进人大,商科法科能促进北师大,哲学社会学政治学更是强强联手。比如长安大学和西安理工以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将土木水利建筑交通大类综合,也把三所学校机械材料综合,但是文科还是弱势,对于这样的弱势那么我们可以考虑划出与其他综合,比如三所学校文科可以划归与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合并组建陕西省社会科学大学,再比如西南交大与电子科大文科类划出与四川省社科院合并。对于现有大学的学科根据情况是划出与其他整合还是去掉(弱势学科)不开设还是依旧在本校。包括北大与北航,更是强强联手,但北大医学院划出去与首都医科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可以与人大北大等多所院校合作,目前北京大学医学部就是独立招生的,还有北京大学多年来建设工科除了电子科学力学其他都是失败,那么我们利用上现有的资源,北航也是一所知名的985211.

就四川几所重点高校,考虑川大规模也考虑工科方面发展,化学化工类常常融合一起,材料学习也少不了理化生方面,那么工科方面的化工材料还是保留在川大,对于机械电气水利土木建筑调出,西南财经大学整体划入四川大学的范围内,
调出的机械电气水利土木+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组建成都科学技术大学(注重发展电子电气类学科和土木建筑水利交通大类),电子科学技术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文科类全部调出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合并组建四川社会科学大学,这样既保留了四川大学这个名字,也恢复了成都科学技术大学这块老牌子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22-1-5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一味追求大综合是不正确,山川吉来讲也确实学科庞大出现了学而不精情况,但是对于精髓学科让川大划出来不合适,比如临床和口腔在目前排名中差了吗?因此要独立就不合适,川大差的是工科大类,工科中除了水利化工材料其余都不强,也考虑川大数理化学科发展以及化工材料食品类核工程类对数理化学科的依赖保留在川大,将川大发展不强的建筑土木电气以及发展强的水利全部调出与西南交大电子科大复建成都科技大学(考虑到水利与土木与建筑学的关系联系紧密),加入经济类名校西南财经大学。川大瘦身之后还可以让未来学科招生人数扩大,全部是大类。

这是川大,而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合并后实现了学科大互补,除了医学不强我们考虑调出其余全部保留在新的南京大学。包括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在合并之后也是这样的情况。

每个地方就有着不一样,因此广泛征求意见考虑,独立出去的学科院系必须参与有关组建,不然保留在合并后的高校乃至放弃该学科的存在。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22-1-6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遥远故乡 发表于 2021-12-28 12:12
你说的这个现实本身就是国家教育这么多年来走进误区的结果,全而不精,大而不强,名字来头看起来派头大, ...

名牌大学很多专业是优势专业,确实在上一轮合并当中我们的确忽略了很多,当下的合并不能跨地级市直辖市不能跨市,也确实一味追究大综合理工农文都具备确实错误,但是只有一个两个优势专业太影响学校的发展,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强,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强,目前也在思考这两所大学各自面临问题,所以有人建议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大学,目前出现学校合作办学就是考虑到各自专业面临着问题,什么第一年在A学校校区,第二年在B学校校区,这样的办学更加复杂成本更高。也确实经过了上一轮合并时至今日对于在本校内发展弱势的学科可以考虑独立出去与其他学校和其他学校院系合格成立新的大学。也不要抬杠,什么一谈及合并就是全部,在这次合并中,也是讲究技巧


第一,高校之间合并不能超过4所(各地中国科学院根据情况调整,北京保留建设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建制)建立综合大学,不论是综合类大学(理工农文都具备)还是建设理工类高校(比如复建成都科学技术大学)+文科类高校(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合并之后还要控制招生人数,本科生在5000人以内,硕士在3000人,博士在1000人(含直博)

第二,既然是合并调整,那么就会有着外调,比如南京大学+东南大气合并之后是实现了学科大互补,但是医学是弱项,因此南京大学医学院+东南大学医学院+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医药大学(只开设医学类专业,包括医师法学和公共卫生事业管理都不开设,医学类专业包括很多的,临床中医护理口腔),这种单科性大学的调整也是在5所范围以内,招生人数也是控制的。

经过上一轮合并之后某些太大而且发展不好加上也没有注入学科血液,那么外调,比如川大的机械电气土木建筑,因为考虑学科综合方面也包括发展好的水利外调与西南交通大学与电子科技大学组建成都科学技术大学。川大的外调那么就不会怎样影响招生名额,而且还是在其他好的学科上扩招,以前5000人要分1000人到机械等学科现在这1000人就分到其他强学科方面。这是川大,而目前的吉林大学就不是那么好调整。

合并后的成都科学技术大学是川大五大系+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院校合并没有超过3所,更何况有一所还是来自几个系而不是全部。在合并之后文科类还外调,与四川社会科学院组建四川社会科学大学,没有一流的本科是很难有着一流的研究生教育,比如刚毕业的博士没有任教本科生直接就带研究生自己都感觉搞笑。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22-1-18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一谈合并调整就是建设宇宙大学的说法,我们说的是全部都是合并吗?显然不是,也会突出特色,但是只有一两个特色已经严重影响了学校学生发展,新开设又是问题重重,所以是合并调整。


既然是合并调整就是有加入有划出,有的就不需要划出任何院系,根据具体情况做分析。一直批评川大多而不精,那么把不精的外调,可是华西医学部是精的与化学生物包括与某些文科类方面联系紧密因此不外调。也考虑水利与土木与建筑学的关系因此水利系一起外调,外调之后空出来的名额就可以发展已有好的学科,怎么发展好的学科就不可以了呢?

守着211的文科院系的西南交大优秀本科生不少在考研时考了四川社会科学院,到底是社会认可重要还只是一块牌子重要,尤其从学生发展来讲。学校名字也只是代号,不要忘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这个名字认可度。

当下不停新建新开,已经意识到没有一流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居然中国科学院成都开设还只招研究生,又是远离市区。

从学校来讲,综合性是有的,但是一味追求就不对,从对外经贸+外交学院+外国语大学都在培养外语也在培养外经贸人才,目前说的需要懂国际法懂经济法人才那么外经贸+外交学院就能满足,所以就没有必要开设那么多的中文数学地理方面,可以是政治类(英语班)、经济法律英语班、英语+其他语种、信管与数据类、经济与工商管理类,缩短后只有几个专业,但是更加宽口径的培养人才,国际政治当然属于政治类的一分支不作为单独招生专业存在。北京理工+北京邮电+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文科类专业也可以全部保留暂不外调,加州理工和麻省理工都有文科,但调整意图是希望建设一所实力强的工科高校,比如电子电气类,电子通信类,机械电气类,计算机通信类,数学数据类)

(转载)分分合合的大学调整应该进入新一轮模式的合并调整
https://www.mala.cn/thread-16294174-1-1.html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22-1-26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提到成都市属大学改革

  成都大学+成都师范学院=成都大学
  成都大学医学部+抗菌研究所+成都医学院组建成都医科大学,与成都大学合作办学


20年前我们建设综合大学,很多学校采取了很多合并方面,可是当时一合并就是全部合并,因此造成了不少高校学科庞大但是某些学科发展落后,20年后的今天我们总结历史采取合并调整,而且每个地方不一样,每个地方每所高校调整不一样


比如成都四川大学调整并入有西南财经大学,因为西财也是文科类院校与川大专业吻合,但是调出发展不强的工科包括考虑水利与土木建筑的关系一起外调。可是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考虑医学与生物化学关系而且考虑发展也不差因此不外调。


比如东南大学+南京大学的合并,两所学校都是差也都强,正好互补,但是两所大学医学院都不强也考虑合并后的招生人数因此外调

发表于 2022-1-26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别在这里乱弹琴,当年的成都工学院(成都科技大学)并与川大就是一个大大的错误

发表于 2022-1-26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以为是真的,看了结果是献言建议,这是不靠谱的事,这网友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得了妄想症了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22-1-27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东门吹雪123 发表于 2022-1-26 11:40
别在这里乱弹琴,当年的成都工学院(成都科技大学)并与川大就是一个大大的错误

怎么不看后面的评论呢?
采用另外网友的建议
1.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大学
2.四川大学机械水利土木建筑电气外调+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成都科学技术大学(这个不是恢复建设成都科学技术大学方面呢?也就是最早的成都工学院方面)
3.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两所学校文科系外调+四川社会科学院组建四川社会科学大学
四川大学为综合类院校,成都科学技术大学就是办理工科方面(文科专业不涉及),四川社会科学大学办人文社科类,确实我个人曾经建设综合大学的思维不对,与其揉成一团麻多而不精还不如我们整合某些理工类院校或者文科类院校,同时要考虑如何拯救曾经发展不错的学科尤其是合并之前的情况现在没落的情况,华西医学院没有没落也是很强全国前五的位置,医学学习也有很多其他学科借鉴方面,因此不外调继续在四川大学。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22-1-27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动不动就是以前怎样,以前某些东西不对我们就不能还坚持什么(包括西南交大有人说不能放弃唐山那块牌子请问现在还在唐山吗?半个世纪了,也放弃了乐山校区,可以谈及历史来源,但是不要动不动就不放弃坚持什么),曾经一股脑儿的合并的确带来了问题,所以我们考虑的是合并调整,有人说川大太大了,多而不精,还甚至华西独立,华西发展差了吗?我们外调更多就是本校不强的,影响本校发展的,考虑学科因素会有少量的情况发展强势学科外调,比如川大的水利,吉大的机械。

有些是合并互补,比如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但是医学不强外调,各学校各地不一样遇到了特殊情况特殊处理,比如西南大学农学院独立方面,没有特殊情况,外调的院系一概要参与组建,要么是合并到有关高校中要么是与其他高校独立出来的院系组建,都组建不了的弱势学科那么直接关闭,西南大学农学院若独立肯定是西南政法大学合并到西南大学,只有一个学科不可取,西南政法大学现在也开设了法学+其他学科的培养,可是除了法学其他学科多开设其他学科还不如西南大学的学科实力。

还有吉林大学,医学办学就在长春市还有几所附属医院,目前比起以前的白求恩医学院来讲发展低了很多但是确实不好独立,独立与谁合并,而且通过吉林大学艺术外调和工科(材料环境留下)外调,不是有更好的瘦身发展。

考虑特殊性,医学、语言、农业、艺体方面可以独立,也不是必须独立。

发表于 2022-1-27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校强不强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是生源质量。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22-1-27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raonian 发表于 2022-1-27 10:11
学校强不强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是生源质量。

还有师资力量还有其他等等很多,生源是重要的。可是目前在高校招生中,某些高校法学招的是600分,某些高校法学招的是580分,可是毕业时社会认可的是580分的高校。
就这里来讲,西南交大和电子科大是211,其中电子科大还是985,可是文科排名呢?而这几年西南交大还有不少优秀毕业生考研时选择了四川社会科学院。

并且很多人目前建议就是改变合并的211.985高校应该是至少两个学科以上的培养(因为毕竟考虑大学是专业教育,通常两个学科,最多不超过3个),西南政法大学现在是实现法学+其他学科,可是其他学科强吗?包括中国政法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合作开设法学外语班,所以有人建议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社会科学大学(有着法学和经济学教育,也有外语政治方面的教育都不差,并且就本科生招生人数方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停止了本科招生放在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里面,几所学校合并后的招生人数也差不多5000人,当然不一定就招这么多,这只是最高数)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22-1-28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下不少人已经认识到大学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但是毕竟是专业性教育不同于中小学,所以建议在2-3个专业五年制本科培养。如果是这一逻辑为起点,也包括当下情况,就会出现强势学科与弱势学科的搭配,这样不符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就如同我们说的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几乎全部是在两个专业招生(法学金融类,经济学是单一专业,这是什么搭配,金融学属于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而且法学与经济学的搭配一个金融学不能比拟),

复旦大学为例,目前法学是短板,如果我们按照经济法律涉外复合人才,那么法学就是一大障碍,因此建议合并华东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除了法律方面也没有强的,而且法律还有着其他搭档,包括文科生很重要的政治学科
经济法律英语
政治法律类
政治公共管理类
政治历史类

至于网友建议的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组建,那就文科齐备了,文科类就没有一个短板,随意怎么搭配都没有短板。靠着新建,多少年了,新建好的没几个,新建设好的就是靠着挖墙脚,又会引起一场人才争夺。当下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生招的很少,文科更没有,居然研究生还要招考法学经济学哲学,当然中国科学院大学要建设一所综合类大学也可以合并中国社科院,绝不是现在这样的招生方式,所以我们提出改革合并调整,也绝对不是60年前天南海北的调整单一专业的调整,也不是20年前的一股脑合并,更多的调整我们是要把本校发展不好的调整出去,也会有强强联手的调整,因此调整的很复杂的,不是一概而言,但是限定:
1.一个地级市内,直辖市直辖市内;

2.除非行业特殊院校,比如农学比如医学语言学方面,也考虑办学校区远离现在周边校区可以独立,比如西南大学农学院地处荣昌校区,否则划出去的比如参与有关合并。也不是必须独立,比如现在华西医学院不独立四川大学,中山医学院不独立中山大学,因为发展不错,而南开大学和南京大学医学院就要考虑外调,因为医学方面是短板;对外经贸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就不存在语言外调,因为学习国际政治学可能离开外语吗?还有现在是综合外交,还学需要经济学法律知识的学习,目前外交学院和国际关系也都在开设经济学和法学方面的专业,这就是每个合并不一样所以需要考虑每个合并后的特殊情况。

3.除了中国科学院院系方面按照驻地调整整合改制方面等等,如果没有外调的院系高校合并是限定在四所内(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有外调院系也限定在5所范围内也包括全部是来自外调院校新组建的大学也是限定在5所大学院校调整内。
发表于 2022-1-28 11:4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22-8-10 15:47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考虑电子科技大学提出现代化医疗,我们也用上既有临床医院,那么可以考虑西南交通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合并

但是川大问题是目前工科问题而且每年还有转入临床医学方面,就有人说过那么这些学生高考分数怎么处理等等。还是建议川大五大工科调出(水利土木建筑电气机械)。

川大五大工科+西南交大+电子科大=成都科学技术大学(西南交大和电子科大两所大学医学院不调出,进行整合,文科院系外调)

四川省社科院+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大和电子科大的文科院系组建新的光华大学(一所规格高的文科类大学)

光是有特色可是自己在综合,就有人说的电子科技大学自己在建设那么多专业,如果只开设电子通信类没有什么说的,可是不是。包括西南交通大学。也考虑华西医药学习与生物化学关系留在川大

以后四川除了四川艺术大学,成都体育大学艺体大学外还有综合大学四川大学、理工类成都科学技术大学以及文科类重点大学光华大学。


不可能是随意在开,没有几个新开的取得了成功,而且川大目前过大学科也很多落下所以要调整,不是就一天批评就是不调整,调整方案有很多,就说的综合大类不对,那么可以理工类和文史类调整。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