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山河漫游记【长卷诗集】
文:金龙施雨
第十七章 广西山水秀天下
30 紫 璧 山
靖西城南十公里 有座紫褐峭石山
紫壁樵歌四大字 明代镌刻山腰间
石壁下有唱歌台 一块天然大石岩
壮族群众赶歌圩 天然场地美名传
传说歌圩缘起于 一位樵夫樵歌赞
紫壁樵歌由此名 樵夫故事广流传
青年樵夫爱唱歌 一年大旱老人说
紫璧山的清泉边 有只求雨鸟喔喔
每五天夜里出来 仰天呼唤一次风
十天夜里唤次雨 今年半年未出动
躲在山里睡懒觉 因此天旱这么重
樵夫决心用歌声 去把求雨鸟唤醒
连夜来到紫璧山 即把大石歌台登
对着明月大声唱 听歌求雨鸟惊醒
振翅一跃飞上天 欢快唤雨又呼风
从此再不睡懒觉 雨滴山绿禾苗青
樵夫天天登歌台 附近群众也聚来
逐渐形成了歌圩 高唱山歌喜开怀
山上那股小清泉 如今还有水滴落
撞到岩壁溅起雨 说是求雨鸟运作
壮族歌圩一特色 当属每年三月三
家家户户这一天 都蒸五色糯米饭
还要煮上红鸡蛋 盛大歌圩四方传
男女青年穿盛装 日以继夜对歌欢
壮族歌圩起源久 早年有位老歌手
闺女长得很漂亮 会唱山歌亮歌喉
远近小伙都欲求 于是老歌手提出
赛歌择婿看谁中 青年歌手纷纷露
以期自己被选中 从此定期歌圩成
学者研究都认为 古代歌圩很可能
起源祭祀仪式中 崇拜图腾天神等
特与歌舞密相关 宋时汉文典籍中
已有歌圩之记载 岭外代答卷四载
壮人迭相歌和凄 临机自撰不蹈袭
其间乃有绝佳者 卷十飞驼亦有记
男女聚会上巳日 五色结球歌抛之
谓之飞驼各行列 女受飞驼男婚定
明时邝露赤雅中 描述歌圩之情景
峒女当于春秋时 花果笙箫布名山
五丝来刺同心结 百紐鸳鸯囊配环
峒女组建天姬对 采芳拾翠于椒山
男亦三五结成群 歌而赴之尽情欢
正月初一三月三 秋歌中秋节这天
远古歌圩三月三 一直延续至今天
男女青年各村寨 三五成群来歌圩
对唱山歌寻别地 互对情歌心中喜
小伙先唱游览歌 观察对方作探试
合适便唱邀请歌 等到女方回应起
接着又唱询问歌 待到互相了解时
唱爱慕歌交情歌 留恋不舍分别时
再唱情深送别歌 相约下次歌圩会
想吃荔枝不怕远 想吃龙眼不怕高
来日歌节再相会 莫学吃蔗把尾抛
初次相会播情种 再会可能终身定
有些地方对歌外 还有习俗抛绣球
壮族姑娘手艺巧 花布彩绸做绣球
裹以豆粟棉花籽 上系彩带下系坠
男女青年互抛接 你来我往游戏式
爱情信物球上系 抛到意中人手里
此外还有碰红蛋 放花炮与演壮戏
老人教歌少年学 尽情欢歌乐无比
31 宾 山
靖西城东一公里 龙潭河畔矗孤峰
潭水萦绕在山脚 岩洞贯穿于山中
此山因濒临水边 原称滨山为其名
清康熙时有蜀僧 西来意到此修炼
普寿寺在岩洞建 蜀僧为宾来此山
此山改名叫宾山 蜀僧原为某知县
种菜养鸡在县衙 为官从政很清廉
母鸡生蛋放卧室 一天发现少鸡蛋
起初他并不在意 以后都少每一天
开始怀疑身边人 只有小婢在身边
就问是不是她拿 小婢否认拿鸡蛋
县官一再强调说 几个鸡蛋啥不算
只要你讲清就行 小婢还是自清辩
县官怒道卧室里 随便出入只有你
喝令衙役用大刑 当晚小婢自尽死
鸡蛋每天都短缺 县官百思不得解
白天审案他未果 晚上难眠苦寻思
忽然听到卧室里 老鼠叫声吱吱地
循着声音他去看 只见两个大老鼠
跳到筐里搬鸡蛋 竟把鸡蛋推墙窟
县官此时恍然悟 羞愧难当自错误
自思此官再当下 会冤多少好无辜
长叹一声挂印走 拜佛参禅前孽赎
来到宾山潜佛事 终日兀作修心术
救世济贫广施德 圆寂葬于山下墓
32 龙 潭
靖西城东北七里 宽阔幽深大龙潭
水从底下岩中出 与此相隔四里远
小龙山下小龙潭 两水相连水流潺
相传奔流龙潭河 相传很久很久前
大龙潭住玉龙精 它已修炼八百年
那时靖西南无河 人们饱受苦干旱
玉龙精见百姓难 决心造条河流干
遭到旱魃百般阻 旱魃驱雷且除电
收云息雨心狠毒 作威作福施干旱
不让人过好日子 施魔法把玉龙关
一天旱魃和妖魔 远处虎寨去游玩
天黑还没有回来 玉龙精心暗盘算
趁小妖们不注意 偷偷溜到小龙山
小龙潭下来避难 经过调养伤愈痊
打听旱魃又出去 玉龙抓紧时间干
用头一顶小龙山 撞破大洞奔向南
拼命行进掘河道 伤口渗血河道染
河道不断向前伸 钻到岳圩大兴边
玉龙头昏迷方向 精疲力尽不动弹
突然传来公鸡叫 旱魃即要将窟还
玉龙不能再耽误 强打精神继续干
玉龙终于到左江 人们发现第二天
南边多了一条河 河水来自二龙潭
汩汩河水向南流 长长血迹留两岸
人们循着血迹找 巨龙尸骸被发现
河流给人送甜水 带来幸福乐无边
33 鵝 泉
靖西城南十五里 石峰耸起似蹲鵝
人们故称为鹅山 山麓泉水地涌阔
形成大潭十亩多 据说该泉分三层
第一层次深四丈 第二层深六丈整
最后第三层无底 就是鵝泉暗河通
从前有个老太婆 人们都叫她杨媪
六十多岁死老伴 无儿无女终日劳
孤苦伶仃一个人 拾柴为生苦煎熬
一天赶圩卖柴回 路过鼾山洞拾得
两个鹅蛋带家中 十分喜爱棉絮裹
包裹在自己腹部 说也奇怪不久过
鹅蛋孵出两小鵝 欢喜不尽老太婆
精心喂养乐开怀 念安屯西有水坑
白鹅常去那觅食 一天碰见大险情
白鹅正在戏水玩 清波突然泛水坑
狂风猛起大雨倾 只听轰隆响雷声
水坑陷去变深泉 水势越长越凶猛
形成大潭十多亩 双鵝随即没潭中
这天夏历三月三 老太眼睁鵝去离
非常难受忧郁病 不久她就离人世
全村人们怜悯她 为她筹办丧葬事
谁知出殡那早晨 棺材不翼而飞离
传说龙王爷看她 孤苦就让两王子
变成鹅蛋化白鹅 与她作伴待时日
时日到了化龙去 且把太婆又接去
白鹅引来潭清流 与禄洞河汇一起
成为四季长流水 灌溉田地上百里
人们为了作纪念 就把深潭叫鵝泉
奉为灵泉建起庙 祭祀杨媪四方传
以往每年三月三 举行祭祀祈丰年
人们敲锣又打鼓 高声歌唱热闹欢
然后就将糯米饭 大碗大碗撒入潭
引来无数锦鲤鱼 形似彩霞争聚散
鵝泉不远大龙潭 鹅字石碑立潭畔
王羲之体大鹅字 苍劲豪放映青天
34 海 棠 桥
横县城西海棠桥 两岸海棠花夹绕
当地民谚说得妙 言宁必曰海棠桥
言桥必曰秦怀海 秦观故事民谚道
北宋著名词作家 少游春醉海棠桥
秦观本是高邮人 淮海居士字少游
新旧党争受牵连 一再遭贬到横州
住在城西高岭上 浮槎馆里受管束
贫困交加极孤寂 赋写诗词愁肠诉
倾诉自己思乡情 自是迁客多病苦
愁人日夜惧其长 凄婉感人泪扑簌
正值春来海棠开 秦观独自到桥畔
姓祝书生家做客 乘兴对花来把盏
酒入愁肠大醉归 屋外春意正盎然
屋内阴风侵骨髓 衾冷窗寒甚可怜
春色诱惑耐不住 感伤境遇心潮翻
酣醉提笔写春色 唤起一声人悄远
衾冷梦寒窗晓破 瘴雨过后海棠艳
醉乡广大人间小 社瓮酿成微笑颜
世间之大词中叹 竟然容不下秦观
不如醉乡一张床 纵横颠倒更悠闲
元符二年秦少游 再徙雷州后赦还
归途之中逝藤州 即今广西之藤县
纪念秦观明清时 陆续重修浮槎馆
淮海书院海棠桥 怀古醉乡亭修建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