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753|评论: 0

[散文随笔] 浅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禺草号汉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2-12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浅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微信一伶仃,论坛四海行。
小风不起浪,难悍岳嵚崟。

人们喜欢用“ 物以类聚,人与群分。”这词汇来指某某人或某某事物连系到一块,来反映、说明一个问题或某种趋势……当代成语词典中,对这一词汇,总爱用非此即彼的方法,按照好与坏来区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喜欢用属于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来进行探讨。最常见的解释会凸显:“彼此臭味相投,同流合污勾结在一起......”我个人觉得,这种戴有色眼镜的注解不妥。其实,实用主义的今天,好多词汇和成语,应该会理和解释成一个中性词才对,而被主语或宾语从句所用左右,由事物对象的性质转换而转换。不像沆瀣一气、一丘之貉、一球货色、臭名昭著等形容词那样露骨,沾上,就和坏及不好,脱不了干系,甩都甩不脱。

31.jpg

前年网络间著名的“汉骂”,武汉人或许还记忆犹新。那女士一口音正字圆的汉腔,一顿唇枪舌剑般的训斥,句句直戳龌龊者要害之处,骂的痛快,可谓酣畅淋漓;她那清脆悦耳字字珠玑,大珠小珠落玉盘般的数落,让听者难忘。特别是最后,那段一连串恰如其分的用词:沆瀣一气、一丘之貉更是骂得入木三分,使那帮唯利是图的小人无地自容;那一针见血的汉骂直捣对方灵魂深处,使其为之一振。骂出听者要说,而没敢说出的话语,真的是痛快至极!
词语、文章均有很大的感染力和杀伤性,使用的好力敌千钧,有排山倒海之力。形容好事物的词汇,常注有积极向上,喜庆、愉悦商标,只要组在一起,就具活跃的生命力。所以说,使用的好的词句组成在一起,就可凝聚成数的二次方,三次方,这就是轻霜冻死单颗草,狂风难毁万木林,团结汇聚的力量。

3255.jpg

老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告诫后人学好,“蓬生麻中自然直”说的就是好环境的重要性。积极向上志同道合的好友,所谈,所做不会太出格。与谈吐、志向、爱好相同的人在一起,可敞开心扉互相学习。只有开诚布公畅谈,才会说得透彻,说得开心。能把词汇解释清楚、能将词汇之力说透,说得贴切不易,不像肤浅“跟某人学某人,跟着巫婆学跳绳。”的道理,那般显而易见,容易了解。《易经》里提过:“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做最好的自己,才能遇见最好的别人。”
黄万盛演讲《金融危机与重建公共性 - 兼谈中国对人类的贡献》中透:当下世界科技已经生产出“神经髓鞘”、“藻类油”、“合成牛排”、“IT生物”、“页岩油”、“核电池”等鲜为人知一系列冲破天花板,迈入新领域的技术革命。人类即将进入多维度的宇宙时代。什么物质匮乏,供应短缺已成为过去……要想与时俱进,必须向先进发达国家的科技领域比肩看齐,同时教育好下一代。掌握并应用好,“应用物理”这门基础学科,不应该,也经受不起,自恋及狂热民族主义的侵蚀,陈旧的思维模式所阻碍!
001NPnktzy7uriGcRJDa1&690.jpg

说起成语典故,总会和丰富内涵,曲折的故事连在一起,听后竟让人动容。下面有段聪慧说客的故事,看后就能知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缘由和内含力量的真谛。
西汉时有位刘向①在他《战国策齐策三》中这样说道: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位著名的学者名叫淳于髡(kun)。他博学多才,能言善辩,被任命为齐国的大夫。他经常利用寓言故事、民间传说、山野轶闻来劝谏齐王,而不是通过讲大道理来说服他,此举,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一次,齐宣王想攻打魏国,积极调动军队,征集粮草补充兵源,使得国库空虚,民间穷困,有的百姓为躲避战乱,已逃到其它国家去了。淳于髡对此十分忧虑,他就去求见齐宣王.齐宣王爱听故事,淳于髡投其所好,说:“臣最近听到一个故事,想讲给大王听”,齐宣王说“好啊,寡人好久没听先生讲故事了、”淳于髡说;“有一条叫韩子卢的黑狗,是普天下跑得最快的狗。有一只叫东郭逡的兔子,是四海内最狡猾的兔子、有一天,韩子卢追逐东郭逡,绕着山跑了三圈,又翻山顶来回追了五趟,兔子在前面跑得精疲力尽,狗在后面追得力尽精疲,双双累死在山腰,一个农夫看见了,没花一点力气,就独自得到了这个便宜。”
齐宣王听出淳于髡语中有话,就笑着说;“先生想教我什么呢?”淳于髡说;“现在齐、魏两国相持不下,双方的军队都很疲惫,两国的百姓深受其害,恐怕秦、楚等强国正在后面等着,像老农一样准备捡便宜呢。”齐宣公听了,认为很有道理,就下令停止进攻魏国。
齐宣王喜欢招贤纳士,于是让淳于髡举荐人才。淳于髡一天之内接连向齐宣王推荐了七位贤能之士。

微信图片_20220212122349.png

齐宣王很惊讶,就问淳于髡说:“寡人听说,人才是很难得的,如果一千年之内能找到一位贤人,那贤人就好像多得像肩并肩站着一样;如果一百年能出现一个圣人,那圣人就像脚跟挨着脚跟来到一样、现在,你一天之内就推荐了七个贤士,那贤士是不是太多了?”淳于髡回答说:“不能这样说。要知道,同类的鸟儿总聚在一起飞翔,同类的野兽总是聚在一起行动。人们要寻找柴胡、桔梗这类药材,如果到水泽洼地去找,恐怕永远也找不到;要是到梁文山的背面去找,那就可以成车地找到、这是因为天下同类的事物,总是要相聚在一起的。我淳于髡大概也算个贤士,所以让我举荐贤士,就如同在黄河里取水,在燧石中取火一样容易、我还要给您再推荐一些贤士,何止这七个!这叫:‘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出自《周易•系辞上》”这和我前面说的“物以类聚,人与群分”一样,均指同类的人物事情因事,总喜欢聚在一起。也称作“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或“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或“物各有畴”。

view.jpg

注:1. 刘向(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原名刘更生,字子政,沛郡丰邑(今江苏省徐州市)人。汉朝宗室大臣、文学家,楚元王刘交(汉高祖刘邦异母兄弟之玄孙),阳城侯刘德之子,经学家刘歆之父,中国目录学鼻祖。以门荫入仕,起家辇郎。汉宣帝时,授谏大夫、给事中。汉元帝即位,授宗正卿。反对宦官弘恭、石显,坐罪下狱,免为庶人。汉成帝即位后,出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尉,世称刘中垒。建平元年去世,时年七十二岁。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