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今年的主题是“共促消费公平”
据统计
2021年武侯区
受理消费投诉举报84020起
受理率达100%
通过调解、政策解释途径
成功化解纠纷73955件
化解率达88.02%
全年发布消费警示、消费提示110余条
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18.58万元
今年3·15期间
武侯区市场监管局
密切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
消费痛点难点问题
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的
合理诉求和合法权益
换老板后充值的钱作废?
武侯区成功调解一起群体预付式消费纠纷
“我们都充了钱,为什么换老板了就不能用了,前面充的钱都去哪了?”
近日,武侯区市场监管局接到一起辖区内群体预付式消费纠纷举报。某美容美发店因转让,拒绝为2000余名充值顾客服务,涉及充值金额高达100万元。
在调解过程中,区市场监管局多次组织消费者代表、两任商家进行现场调解,工作人员向商家解读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两任商家协商转让事宜,认真合理合法解决消费者诉求,诚信守法经营。
最终,两任商家达成一致意见,新任商家将继续为前期已充值的顾客提供相应服务。
针对当前预付式消费领域存在的乱象,特别是群众反映集中的“退费难”等问题,武侯区以重点行业领域、重点经营主体为突破口,严肃查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化解预付式消费矛盾纠纷,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诚实守信、平稳有序的市场环境。
重要提醒:
预付式消费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消费者要克服贪图优惠的心理,养成留存证据的习惯,在充值或购买项目前,查看商家营业执照、服务合同、收款凭证是否齐全、一致,如果存疑,果断拒绝付款,一旦与商家产生消费纠纷,应收集整理相关证据,向消保委或其他有关部门投诉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维护消费者权益
不止在3·15
在武侯,您或您身边的人如果消费权益受到损害,该怎么办?
在武侯区范围内,可直接拨打热线电话12345或12315投诉举报。
消费如何避坑
专业人员这样提示
消费市场的繁荣
使得售后维权成为市民关注的话题
针对网络消费、生活服务、校外培训
等热门领域的售后维权问题
专业人员这样建议!
针对网络消费热点和难点问题,请做到“四个注意”:
①选择信誉度高、证照齐全的购物平台及商家,注意甄别商家信用等级、销售信用评价记录的真假。
②充分了解经营者促销规则,关注商品价格变化,留心真假打折宣传。
③注意索取购物票据,对商家的活动信息、聊天记录、订单详情等做好截屏保存,以便维权有据。
④签收时先要查看收到商品的规格、型号、数量等与订单是否一致后再签收,发现问题可拒绝签收。
购买食品、接受餐饮服务时要注意:
①网上购买团购券时,仔细查看使用限制、活动时间、退费规则等重要信息,提前拨打商家电话进行咨询。
②尽量选择熟食,少食生冷食物,禁止食用野生动物。
③选择卫生条件良好、证照齐全的商家购买食品,查看食物是否新鲜,有无异味。
④购买预包装食品注意查看生产日期,检查外包装是否完好。
⑤付费时注意核对票据上种类单价、总价,称重计费时,注意复核重量。
选择学科类校外培训时要注意:
①要树立健康的教育理念,理性选择培训机构,切勿盲目跟风。
②培训报名前,家长要注意查看办学场所营业执照、办学许可证、授课师资等资质信息,了解收退费制度,实地考察授课情况。
③关注培训时间,避免大额预交费用,按照相关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跨度超3个月或60课时的培训费用。
出现消费争议的解决途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①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②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③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④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提醒:
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寻求合理正确的解决途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