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天下道理,也唯“利”不破。但俄罗斯的快招已经变成了慢动作,他的武功路数已被天下人看了个底朝天。所以,今天不说武功,只说“利”。乌克兰战争的是非争议,从线上到线下,不亦热乎。抽丝剥茧,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的原因,就在于彼此认定的属于自己的“利益”不同。
1、天下道理,唯“利”不破。
看过武侠小说的人一定觉得这句话有点耳熟。没错,这句话就是由“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演化而来。因为“快”很简单,简单就没有破绽,“快”又是致命的,因为对手没有时间做出反应,所以就不能“破”。
“利”也一样,因为“利”对于人而言,现实、简单,意义不言而喻,所以才有“无利不起早,人往利边行”的古谚,更有甚者,将“人不为(修为,动词)己,天诛地灭”以讹传讹变成了“人不为(介词,为了)己,天诛地灭”。你要能找出“破绽”说服一个人放弃他的利益,那真比太阳从西边出来还难;而且“利”也是非常致命的,见利忘义算是最轻的,为了鸡毛大的利益就机关算尽的人比比皆是,为了利益而谋财害命夫妻相残也并非耸人听闻。
所以,在利益面前,是非善恶往往就不值一提,哪儿凉快呆哪儿去。就算你搬出从古到今所有的圣贤书,捋完世界上所有的逻辑,讲完天下所有的道理,也不能打动一个龟缩在利益茧壳里的人。
比如,为啥这么多人支持俄罗斯和普京?就因为普京是个魅力男?如果是清一色的大妈大婶还说的过去,但不分男女老少的这许多普粉,绝对不可能单单是在意普京的老帅,而是基于利益攸关的假想——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或者俄罗斯会挡在中国和美国中间的战略缓冲地带,所以,“如果俄罗斯倒下了,下一个就会轮到我们中国”。
果然?
我在另一篇文章《刀刃向外,目光朝内:即使俄罗斯倒下了,中国依然会挺立在世界东方》中说过,大清历史上,俄罗斯除了伙同列国瓜分大清就是单独剜大清一刀,而现在,俄罗斯在战争的消耗和国际社会前所未有的强力制裁下,就快成为“穷得只剩下核武器”的国家了。
前两天俄罗斯的总统新闻秘书确实也说过:“按照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概念,如果国家面临‘生存威胁’的情况发生时,俄罗斯就可以使用核武器。”
那么,首先,一个动辄威胁使用核武器的国家,只会给邻居带来殃及池鱼的危险,而不是给你带来安全感,因为核武器可不是什么精确制导定点清除的武器,而是拉上全世界同归于尽的终极大杀器;其次,一个“穷得只剩下核武器”的国家,一定会变成吸血鬼,黏住谁吸谁、谁靠近谁被吸。一个手握炸弹的人在你的饭店里喝醉了或者没醉装醉地一步三摇,你还敢问他要饭钱?再其次,现代国际之间主要的利益纽带,早已不是依靠船坚炮利来捆绑、而是依据契约秩序来维系了,比如世贸协定、双边多边贸易协定,这在我另一篇文章《从委内瑞拉“弃俄投美”说起:“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友谊、只有永远的利益”错在哪里》里面已经表达过。
当然,凡事无绝对,现在依靠船坚炮利开路掠夺的人和事,也远未绝迹。但世界的主流确实已经变了。
列强们在以前,是用长枪短炮打开国门和抢占市场,而现在,是哪里挑起战火就卷铺盖离开哪里;以前是看谁不爽就要打到谁割地赔款,现在是看谁不爽就跟他老死不相往来。所以,你看到大众、保时捷、苹果、麦当劳等等纷纷离开了俄罗斯的市场。
从这些鲜明的截然相反的对比中,还不能看出世界的秩序已经改变了吗?
那么,我们要如何分辨哪些行为哪些人是在践行契约秩序、哪些行为哪些人又是在践踏契约秩序?对此,我们如果换个角度来解读现代的任何一场战争,就会一目了然:一场战争有没有获利方?获利方是不是发动战争的那一方?获得的利益是土地、是资源、是市场还是技术?这种利益是不是应得的和正义的?
那么,很明显,俄罗斯的克里米亚之战,让俄罗斯获得了克里米亚的土地连同土地上的一切,普京也获得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梦寐已久的出海口。
但是,克里米亚是俄罗斯的应得利益吗?这必须要从克里米亚的前生今世说起。
克里米亚地处黑海口,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1783年,沙俄正式兼并克里米亚半岛。1954年5月,苏联出于地区经济均衡发展的考量,在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的授意下,克里米亚划归当时的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所以,乌克兰从来没有武力夺取克里米亚,它划归乌克兰符合苏联宪法。
到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克里米亚就归属问题进行了全民公投,结果显示大多数克里米亚人愿意归属乌克兰,这是一个受到国际法保护的法律归宿。再到库奇马于1994年就任乌克兰总统后奉行亲俄政策、并将核武器主动交予俄罗斯后,乌克兰就此就从世界第三大核武国家成为无核中立国家,也因此换来了俄罗斯时任总统叶利钦承认克里米亚属于乌克兰、俄罗斯和其他大国一起“保证乌克兰的领土完整”的承诺。
奇怪的是,2014年3月16日,克里米亚再度举行了国籍归属的全国公投,更奇怪的是,在克里米亚还属于乌克兰之时、在克里米亚该次全国公投之前,普京已经派军进驻克里米亚并赶走了乌克兰军队。然后,公投的结果是“大多数人愿意回归俄罗斯”。
但是,你认为这样的“公投”是“公”还是“不公”?!我反正觉得是“母”的!
那么,克里米亚之于俄罗斯,是公平的“回归”还是背信弃义的掠夺?答案不言而喻。这也是乌克兰放弃中立立场想转投北约的起因,而乌克兰打算加入北约,又是普京发兵攻打乌克兰的出师表上最重要的一条。
所以,你觉得俄罗斯是在践行契约秩序还是在践踏契约秩序?
同理,关于北约和美国发动的战争,大家同样可以历数北约和美国得到的利益:土地?资源?市场?技术?其他?连沙子也可以算进去……
2、 敌人的敌人一定是朋友?或是这种利益的捆绑纯属一厢情愿?
我们现在的敌人是谁?
在去年中美建交50周年之际,一位主管外交的领导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以史鉴今,面向未来,把握中美关系正确方向——纪念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的文章,文中说:50年来,中美关系历经风雨不断向前,取得历史性成就……中美双边贸易额不断增长。尽管遭遇新冠疫情,去年两国货物贸易额逆势增长8.3%,达5800多亿美元……中美经贸合作长期是双向互惠的。文章最后说:面向未来,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势头不可阻挡,中美关系保持稳定发展也是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共同期盼。
另外, “中美经济关系有点像夫妻,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以及”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的说法也都如雷贯耳。
你觉得这样的中美关系是啥关系?
所以,如果我们没有敌人,那敌人的敌人从何说起?
而且,纵观历史,敌人的敌人真的很不靠谱。
三国之时,刘备孙权互相之间算是敌人的敌人吧?纵然两人联手在赤壁打败了曹操,却跟着就兵戎相向,先是关羽败走麦城,后是刘备被火烧连营,心有不甘万般无奈地托孤白帝城。
再往前推,春秋战国的合纵连横、远交近攻,无不是在上演“敌人的敌人“的戏码,楚、赵、魏、韩、燕、齐等国时而联合攻秦,时而互相倾扎,没一个靠得住的。
如果说在近代以前的丛林时代,迫于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敌人的敌人“是迫于无奈的选择,那么,现在依然吊在”敌人的敌人“这颗老树上,真的就没有一丝一毫的违和感?”
“敌人的敌人“这颗老树,不是万年青,而是朽木将倾;”敌人的敌人“是一个零和游戏,但现在的游戏借由契约秩序已经变成了多方”共赢“,讲究资源优化的全球化经济就是契约秩序的产物。如果非要坚持用”敌人的敌人“的视角来看世界,那么,经济全球化必将退潮,消退成区域化的经济合作。
那时,真正的敌对和敌人就会出现,因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这个中医的道理,同样适用于世界经济与政治;还因为,在现代社会中,当你城门大开时,进来的多半是朋友,而当你降下铁幕城门四闭时,前来撞门的才是真正的敌人。
所以,坚持用“敌人的敌人“这条纽带来捆绑自己的利益,你就不怕半路纽带断了将你的“利益”散落一地?
所以,尽管天下道理,唯“利”不破,但除了讲“利”,还要讲“理”,如果“理”也讲不清,就最好讲“规矩”。
但是有的人却既不讲理,也不讲规矩。比如,支持普京的人,不仅利益捆绑一厢情愿,而且比烂无下限、唯我独尊无上限。
3、 比烂无下限。
你跟他说乌克兰战争是不义之战,是侵略战争,他就会跟你由美国北约轰炸南联盟说到美国入侵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叙利亚,就差没指责美国“杀害“本拉登、欺负ISIS、或者用原子弹轰炸日本广岛长崎、或者二战组织盟军攻打德国。
为了简化问题的复杂性,我们就假设美国和北约发动的那些战争都是非正义的,那么,这是否可以作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正当理由?如果是,那么无疑是地球上比烂的最高境界。
张三杀了个人,李四也砍了别人一刀,我王二麻子不去杀个吧人玩玩儿既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观众。这里面还有点是非善恶的逻辑吗?
只能说,这些人没有身处在战争爆炸的火光中,因而闻不到战争的血腥,也听不到痛苦的呐喊和呻吟,他们只是隔着电脑电视的液晶屏幕,把真实的战争当作古罗马角斗场里的一场角斗游戏,正在欢快地下注。但是,你真是坐在角斗场贵宾席里的那个人吗?你确定你不会下场角斗?
4、 唯我独尊无上限。
严格地说,是支持他们崇拜的偶像唯我独尊无上限。
普京说北约东扩严重侵害了乌克兰的利益,所以完全有必要攻打乌克兰。他们立马举双手双脚同意。
我不止一次地表达过普京的安全概念就是“我要绝对的安全,你的责任也是维护我的安全,至于你的安全,字典里面暂时没有”的单边不对成逻辑。所以,尽管乌克兰主动将核武器交给了俄罗斯,也换不来俄罗斯遵守他自己做出的”保证乌克兰领土完整的承诺“;所以,俄罗斯的”生存威胁“就是水牛长了角也会让”我为刀俎你为鱼肉“的狮子感受到的”威胁“,就是原来跪在他脚下的人站起来了会让他感受到的”威胁“,就是被铁链锁住的人挣脱了铁链也会让他感受到的”威胁“。
这些话我已在最近的三篇文章里连说了三次,就当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哈哈。
然而,支持普京的人还是对普京表示完全的赞同并感同身受。
所以,俄罗斯可以侵占克里米亚在先,乌克兰却不可以申请加入北约自保在后。
退一步讲,历史上究竟有谁侵略过俄罗斯从而“侵害了俄罗斯的利益“?
我们翻看近代历史,除了1812年拿破仑的入侵和二战纳粹德国的入侵之外,俄罗斯就从来没有被谁入侵和欺负过。反之,被他欺负过的国家、被他侵占的外国领土你可以信手拈来一数一长串,或者你就想想俄罗斯的疆域为啥那么大?别的不了解,心照不宣的中国的16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外加180万平方公里的外蒙古该了解吧,更不用说罄竹难书的海兰泡惨案和江东六十四屯惨案。总而言之,纵观整个近代世界史,你丝毫找不到要一个中国人去同情俄罗斯的战争狂人的理由。
仅仅因为乌克兰想要加入北约而且还被拒绝的情况,就可以攻打乌克兰?普京自己可能都觉得这个谎圆不了,这个谎言就是个椭圆甚至是个长方形!所以,普京在亲密无间地接待一群空姐的时候又说,有人在帮乌克兰准备核武器,对我们形成了致命的威胁!
然而,乌克兰的核武器在哪儿呢?
3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肖斌著文说: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无战争状态下的产物,而在战争状态下,各种不可控的风险要远远高于无战争状态。所以,中俄关系一定是有上限的,而这个上限就是中国人民的利益,或者是不会损害中国人民的利益。
所以,普粉们还是掂量掂量自己的视角和想法吧。
5、 上不封顶下无极限,如果拿一个人来做比喻,那看起来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但是如果巨人只有巨大的身影,内心却反应迟钝,感受不到世界风向的变化,那也只能成为一个被攻击的靶子,就像《魔戒》里攻打白城米那斯提力斯的巨人一般。
说到《魔戒》,它的开场白确实很有诗意,所以忍不住再说一遍:这个世界变了,我从水中触摸到,我从地上感觉到,我从空气中嗅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