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进展情况。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局长刘忠义表示,公安机关发现的诈骗类型现在已经超过50种,其中网络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冒充客服、冒充公检法是5种主要诈骗类型。
去年以来,先通过刷单返利骗取群众信任,后引流至虚假投资平台实施诈骗的案件高发多发,发案和损失均在30%以上,被骗百万元以上的重大案件时有发生。
>>150万人正打款,幸好被公安紧急止付
公安机关建立快速止付冻结机制,去年共紧急止付群众被骗款3291亿元,正在打款的150万名受害群众免于被骗。一年来,国家反诈中心直接推送全国预警指令4067万条,各地利用公安大数据产出预警线索4170万条,成功避免6178万名群众受骗。
>>一年抓获63.4万诈骗嫌犯
数据显示,一年来,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9.4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3.4万名,同比分别上升28.5%和76.6%。2021年,全国公安机关共追缴返还人民群众被骗资金120亿元。
>>诈骗集团组织严密,分工精细
诈骗集团紧跟社会热点,随时变化诈骗手法和“话术”,迷惑性强,人民群众很容易上当受骗。针对不同群体,根据非法获取的精准个人信息,量身定制诈骗剧本,实施精准诈骗。诈骗集团还利用区块链、虚拟货币、AI智能、GOIP、远程操控、共享屏幕等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更新升级犯罪工具,与公安机关在通讯网络和转账洗钱等方面的攻防对抗不断加剧升级。利用虚假APP实施诈骗已占全部发案的60%。
诈骗集团组织严密、分工明确。集团头目和骨干往往躲在境外,打着高薪招聘的幌子,诱骗招募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赴境外从事诈骗活动,目前在柬埔寨、菲律宾、阿联酋、土耳其、缅北等国家和地区,仍有大量犯罪团伙向我公民实施诈骗活动。集团头目通过境外聊天软件,指挥境内人员从事APP制作开发、引流推广、买卖信息、转账洗钱等各类违法犯罪,境内境外衔接紧密,跨国有组织犯罪特征日趋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