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唯一川剧主题公园“五一”开放!来“蜀园”漫步品茗看剧赏园林
2022年04月30日 00:02:11 来源:川观新闻 记者 李婷 编辑:王敏琳
微风拂面、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小桥流水……一座座仿古建筑与湖面交相辉映,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在这里结合映衬。4月29日,随着大运会日益临近,由成都城投集团修建的天府艺术公园·蜀园项目已全面呈现,“五一”假期开始将面向公众免费开放。 值得一提的是,天府艺术公园·蜀园由中国风景园林界唯一的工程院院士孟兆祯亲自设计。
在川西园林里品茗看川剧,沉浸山水“犹如画中游” 走入蜀园,蜀音阁、蜀韵轩、蜀艺轩、锦上舫4 栋主体建筑与园林景观相映成趣,错落有致地分布,主体建筑从命名到设计都浸润着川剧特色。 蜀音阁是其中最大的建筑,呈戏台模样,面积约 1400 平方米,主要用于以川剧为主的戏剧表演,白天与夜晚的样貌各不相同。蜀音阁从今晚起开始试演,明日正式向公众开放, 它借鉴颐和园中清音阁的命名,寓意为蜀中妙音,暗合川剧之意。 蜀音阁一侧,是蜀韵轩。这座建筑面积约 500 平方米,主要用于打造川剧艺术沙龙和文创平台,形成川剧与音乐、美术、设计的跨界合作,出售具有天府文化和川剧元素的伴手礼,其中小万年台将成为曲艺演绎与市民亲密接触的载体,大家可以在品尝天府茗茶的同时感受曲艺文化。 此外,小巧玲珑的蜀艺轩如同一个小型展览厅,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川剧的相关资料进行数字化采集、管理并永久保存,通过图文,影音等多媒体沉浸式试听,彰显地方特色,展示川剧历史、川剧文化、川剧经典服饰,看完一场川剧以后,在蜀艺轩逛逛更能够深度了解川剧。 蜀园项目负责人张勇介绍,整个园区位于金牛宾馆北侧,紧邻金蕊路、华严路区域,占地面积约 110 亩,其中水域面积约33亩,园林景观面积约77亩,大致以荷华湖—“川西园林缩影”的规划布局为基础,与川西传统古建筑风格一脉相承,又充分结合了川剧文化特色,将古建筑历史风格元素和现代装饰设计手法融合,从样式、色彩、图案等多角度、多维度、多层次全视觉呈现,呈现出雅致、简约、明快的风格,力求实现“犹如画中游”的效果。
五一节来蜀园打卡,预约看免费川剧 漫步在蜀园,小桥流水中式戏台尽显雅致,园林景观葱葱郁郁,石桥上雕刻着经典川剧折子戏中的经典场景,就算是公用厕所也是自然地掩映在假山曲径通幽处。 “蜀园是四川省、成都市重视川剧振兴,重视传统文化保护非常重要的一个举措。川剧人很感谢又有了这么一个新平台来演出,这也是我们振兴川剧和弘扬发展的阵地和空间。”成都市川剧院院长蒋明睿说道,今后这里还将以川剧为主,把传统文化和戏曲元素融入进来,并对川剧活态文化进行展示和传承。据了解,从即日起蜀园每天上午10点半和下午3点,在防疫控制人流的基础上,这里都将免费上演由成都市川剧研究院演出公益性质的川剧,感兴趣的戏迷朋友们可以上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微信公众号上提前预约。 “品茗看戏,希望这里今后是川剧演员的演出交流平台,是川剧艺术沙龙和文创平台,是年轻川剧演员和老戏迷的活动场所,同时也能让川剧与音乐、美术跨界,感受川剧文化魅力。”张勇补充说道。 作为大运会配套项目,天府艺术公园·蜀园项目建成后将定期推出川剧优秀剧目演出,给公众提供蜀绣汉服等传统服饰体验,重点面向青少年群体开展川剧等戏曲类和国学类个性化体验课程。通过“唱一曲名段、品一杯清茶、留一片欢笑”的方式,让川剧艺术“老演员有切磋场所、年轻演员有演练阵地、广大票友有娱乐地盘”,以其互动、亲民的特点,让蜀园成为繁荣川剧文化 的活跃因子,成为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川剧文化艺术平台。 展示四川烟火气,呈现天府嘉年华。到这里,观看一部历史的画卷,进行一次艺术的碰撞,开展一次创意的对话。
附:抵达天府艺术公园·蜀园公交行程路线 可乘坐 62 路、116 路、143 路于金泉路公交站下车,沿东南方向直行 100 米,左转进入科兴北路直行约 500 米到达天府艺术公园·蜀园。 轨道交通行程路线:可乘坐 2 号线于迎宾大道站 A 口出站, 沿信息园东路朝西北方向直行 600 米,右转进入科兴北路直行约 800 米到达天府艺术公园·蜀园。记者 李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