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是心非之美——九下《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材 2021学年九年级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127页: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注释 〔美我〕认为我美。 〔皆以美于徐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浅析 注释似不确。
一、“美我”之释
笔者认为,“美我”并非“认为我美”而是“说我美”。 一是实际上徐公比我美,否则邹忌本人也不会这样认为,“自以为不如”,且“又弗如远甚”;再说,还有权威认证(齐王也认同)。 二是妻说我美,不是认为我比徐公美,而是“私我”而言;妾说我美,也不是认为我比徐公美,而是“畏我”而言;客说我美,同样不是认为我比徐公美,而是“有求于我”而言。“认为我美”之“认为”,其看法,其判断,是真情实感的,而“说我美”之“说”,则可真可假即不一定真。从各人之“私我”、“畏我”、“有求于我”可证,“美我”只是趋利避害之虚情假意罢了,当不得真的。 所以不应释为“认为我美”而应释为“说我美”。
二、“皆以美于徐公”之释
笔者认为,“以”应不释“认为”而应释“说”,虽然“以”有义项为“说”,但在语境中却不契合。 再者,有故训可证,且该句是书证。 1.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一:
以,犹“谓”也。《礼记·檀弓》曰:‘昔者吾有斯子也,吾以将为贤人也。’言吾谓将为贤人也。昭二十五年《左传》曰:‘公以告臧孙,臧孙以难。告郈孙,郈孙以可,劝。’释文曰:‘郈孙以可,绝句。劝,劝公逐季氏也。’言臧孙谓难,郈孙谓可也。《齐策》曰:“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言皆谓美于徐公也。
2.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
“以”犹“谓”也。训见经传释词。战国策齐策:“皆以美于徐公。”燕策:“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史记刺客传,“以”作“谓”。韩非子解老篇:“夫谓啬,是以蚤服。”老子作“夫惟啬,是谓早服”。
所以不应释为“都认为(我)比徐公美”而应释为“都说(我)比徐公美”。
笔者于2019、2020学年提出上述质疑。
参考
《高中<语文>古诗文译注指瑕》,栾锦秀著,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2013年5月北京第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