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会出现教育困难、叛逆、抑郁等问题,是一个“系统”的、非常复杂的问题。排除孩子先天性的因素而外,首先是从小父母的陪伴与言传身教问题,特别是缺乏爱的陪伴的孩子不仅会在“安全感”依赖的缺失中失去自信,而且容易产生叛逆、孤独和对学习的良好兴趣,到青春期后更容易或更加叛逆和焦虑、抑郁。
其次,家长和学校教育理念的落后,一味以分数、成绩来评判和评价孩子,甚至在无尽的作业和补习中,孩子失去了应有的天性及释放,更谈不上个人的兴趣爱好,这种无趣无味而压抑的生活也会导致孩子负面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出现。
第三,深化教育改革的滞后,造成的社会性教育焦虑、就业焦虑通过各种途径传导到孩子身上,而且教育方式方法与社会发展的不合拍,必然影响到孩子的学习与身心健康发展,尤其是网络对孩子教育的正、负面影响和心理健康问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和科学利用。
所以,孩子的一系列问题不反对是学校的,更是家庭和社会的问题,这都需要深化教育改革来逐步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