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443|评论: 14

[转帖] 俄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儿子被吊销了赴美签证,限期离开美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10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俄罗斯前总统,前总理,安全会议副主席,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的儿子被吊销了赴美签证,伊利亚·梅德韦杰夫必须在两天内离开美国。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1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2-6-10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网传俄罗斯前总统、现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的儿子伊利亚·梅德韦杰夫,于4日被美国吊销了签证,勒令其48小时内离开美国。该信息正在媒体和社交网络上流传,但尚未得到官方确认,真假未知。此前,伊利亚·梅德韦杰夫居住在美国加州,据说是一家连锁加油站的老板。


  伊利亚于1995年8月3日出生于圣彼得堡市,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法律专业毕业,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30名最佳学生之一,曾经在几部电视剧里出演过角色。



  国家之间发生利益冲突的时候,对手国家的高官子女们,很容易被各种制裁波及。比如,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两个女儿玛丽亚·普蒂娜以及叶卡捷琳娜·蒂科霍诺娃,先后被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国发起制裁。不过,对普京女儿的制裁好像没有什么用,因为人家就在俄罗斯,并没有在这些发起制裁的欧美国家生活。



  此外,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的女儿,一个在英国(继女)生活,英国对其进行了制裁,一个在美国出生但目前应该在俄罗斯。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2-6-10 12:06
在美帝那当卧底,这下终于回到祖国怀抱了。

 楼主| 发表于 2022-6-10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22-6-10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边都反美,一边都把家人安排在美国,这是得有多不要脸才能做出来的事啊!

发表于 2022-6-10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也是把反美当工作,移民美国是享受生活。

发表于 2022-6-10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莫要笑话人家,反美国是工作,爱美国是生活。我们国家这种人少么?

发表于 2022-6-10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难道全世界反美人士都这个德行

发表于 2022-6-11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东北地区是肥沃的黑土地,北大荒5万多平方公里生产的粮食就能满足一亿多人的粮食需求。如果能将近代被俄罗斯侵占的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一百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收复,中国哪还存在粮食问题。

发表于 2022-6-11 09:31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在拿你 发表于 2022-6-11 00:38
中国东北地区是肥沃的黑土地,北大荒5万多平方公里生产的粮食就能满足一亿多人的粮食需求。如果能将 ...

支持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2-6-14 17:13
wert999 发表于 2022-6-10 21:15
一边都反美,一边都把家人安排在美国,这是得有多不要脸才能做出来的事啊!

这个好
g08

发表于 2022-6-14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wzx123374 发表于 2022-6-10 21:57
莫要笑话人家,反美国是工作,爱美国是生活。我们国家这种人少么?

原来这句话是真的

发表于 2022-6-14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权贵们总会到美国探望二奶。在洛杉矶机场,有一种传闻是,你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位二十来岁的少妇,到机场接一位五六十岁的老男人,两人紧紧拥抱过后,便坐上奔驰或者宝马车,一溜烟开回“二奶村”。
最后,还想八卦滴提几句,在网上,与罗兰岗“二奶村”遥相呼应的是位于加拿大温哥华的“大奶屯”。
据《看天下·揭秘中国》一书称,“大奶屯”指的就是集中住在西区的太太们。“留守太太”们经常流连于温哥华市中心的名店,温哥华国际时装周上也常能瞥见她们的身影。
这些寂寞又富裕的太太们则喜欢聚在一起交流“血拼”心得,有时更是结伴坐游轮到加勒比晒太阳,到拉斯维加斯看演出。
以一位温州商人的太太为例。
她的老公在国内就是个成功的商人,他看中了加拿大新鲜的空气、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和优质的教育,而加拿大政府又刚好为这些“福利”估了个价。
2002年,中介向这位温州商人一家推荐的投资移民方案是,直接向银行贷款40万加币,一次性付清存入银行的五年利息,大约12万加币,即可全家移民加拿大,之后的事就全部交给银行和加拿大政府打理了。
他不会说英语,更没想过要在加拿大重新开创一番事业。由加拿大政府为投资移民提供的免费英语培训,也从没有完整地上完一期。一纸加拿大“枫叶卡”(即加拿大永久居民卡,五年一换),给了这位商人一个全新的身份,却没有改变他工作重心依旧在中国的事实。
陪家人在温哥华安定下来后,老公便回国了,回国赚钱,妻儿却留在了那里。之后,他每年飞去温哥华和妻儿团聚三个月。他的太太觉得,在加拿大出生的女儿和她爸爸之间始终缺少默契。女儿已经习惯了这种“太空人家庭”的生活模式,她觉得买东西就是爸爸关心自己的唯一方式。
不过这位太太身边的不少阔太们早就算清了一笔账,自己和孩子们尽量在加拿大住满五年,以便取得加拿大国籍。而先生能住最好,住不够就先保持自己的枫叶卡。只要太太有了身份,先生将来申请夫妻团聚就容易多了。
上述商人的太太还算幸运,至少老公还能每年保证有一段不短的时间在加拿大。据某位留守太太称,自己还听说过不少生活在温哥华的“官太太”。
据她观察,一群太太里,如果某位的先生只能利用国庆、春节假期来探亲,其他人心里就大致知道这位先生是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不过太太们一般不会彼此打听家事,这已经成为了她们之间的一种默契。

发表于 2022-6-14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把儿子送人家家里还能时不时地骂人家,这些都是人才……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