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在表达等级观念吗?
——————————
《论语 颜渊》: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正确的翻译如下:
齐景公有一次见孔子,询问孔子应该怎么样理政?孔子回答齐景公说:"国君做国君该做的事情,臣做臣该做的事情,父亲做父亲该做的事情,儿子做儿子该做的事情。"齐景公听到很赞同说:"好极了,如果国君不做国君该做的事情,臣不做臣该做的事情,父亲不做父亲该做的事情,儿子不做儿子该做的事情,就算是有粮食,我还能吃得到吗?"
如果不仔细分析,一般人会认为这是在维护等级观念。
但从整段对话中看到,古人实际是想表达:处在不同家庭和社会位置的人,其所在位置上都有自己的责任义务,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就可以了。
正如《易经 系辞传》所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
《曾子》:“君子思,不出其位。“。
《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其位,谋其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