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九龙潭
惠州西北九龙潭 其潭故称白水山 罗浮山脉一部分 位于象头山南面
坚硬花岗岩构成 断层节理处处现 悬崖巨石多处立 百仭下注成悬潭
山崖多有八九曲 一曲一潭成九潭 它从二百多米高 飞越八九处崖面
每级瀑布冲个潭 潭满水溢崖壁沿 飞流直下似九龙 气势奔涌极壮观
一洗胸中九云梦 苏轼诗句刻崖面 还有出山不浊题 题刻醒目映青天
附近还有佛迹岩 佛迹寺等古迹现 佛迹岩上有小穴 形似脚印数十几
宋代佛迹石记说 巨人脚迹长数尺 一脚趾就几寸长 深二寸许印岩石
相传这是巨佛到 龙潭汤泉沐浴斋 再去罗浮拜佛祖 崖边留下此印迹
山下便建佛迹寺 善男信女纷纷来 沐浴汤泉求福祐 其实这些足迹是
瀑布长期飞冲击 溶蚀岩石而成的 西南不远九龙潭 还有一个高温泉
高温矿泉名汤泉 该地十多处泉眼 水温高达七十度 重碳酸型高温泉
对些疾病有疗效 皮肤病与关节炎 这个汤泉有特点 热泉边有冷水泉
地质构造因不同 形成热泉与冷泉 热泉来自地深处 大断裂带喷涌现
冷泉来自地表面 地表水沿花岗岩 节理断裂下滲后 再从裂隙涌出现
九龙白水悬流下 白水佛迹与汤泉 北宋时期已有名 东坡数次来游玩
沐浴汤泉浩歌归 非常欣赏九龙潭 一曰双溪汇九折 二曰万里腾一鼓
三曰奔雷溅玉雪 四曰潭洞开水府 游罢九龙和汤泉 兴之所致赋诗赞
汤泉吐焰镜光开 白水飞虹带雨来 胜地钟灵传异事 巨人留迹寄苍苔
23 雷州
雷州半岛湛江市 南海之滨新兴城 昔日雷州极荒凉 南海重地自古称
赤地千里风沙盖 历代贬官流放地 古老历史一页页 留下许多文史迹
* 霹雳开天南一祖
雷州东北英榜山 依山而建雷祖祠 高达巍峨且肃穆 即是雷州名古迹
祠门柱上有一副 著名清官作对联 霹雳开天南一祖 声名为海北同尊
作者海康人陈宾 康熙年间名清官 殿有石刻雷祖像 峨冠博带很威严
宋元明清之碑刻 数十块伫正偏殿 雷祖事迹上面记 来到修祠亦有言
庭中五个石雕人 造型古朴跪面前 线条遒劲又粗犷 颇似少数民族相
后梁开平四年立 象征对雷祖敬意 少数民族在雷州 宾服雷祖无人比
为纪雷祖陈文玉 唐代建立雷祖祠 相传文玉好读书 办事公道有武力
深得当地人拥护 唐朝贞观五年时 陈文玉被举荐为 雷州首任作刺史
后人称他为雷祖 雷州之祖之意思 在任期间陈文玉 发展生产出大力
境内各族和睦处 民皆富庶创奇迹 深受百姓之爱戴 文玉降生有传奇
从前海康白院村 有位猎人叫陈铁 他养一头好猎犬 头上耳朵长九只
每次出猎看狗耳 耳动之数可预知 当天猎物有多少 一天他见猎狗耳
一齐晃动很稀奇 立刻带狗去出猎 守候终日乌龙山 野兽踪影全不见
却拾青碧色巨卵 抱回家里置房间 翌日乌云突密布 阵阵响雷电光闪
置卵屋顶遭炸雷 陈铁急忙抱起卵 将其安放庭院中 霎时突现一闪电
只听霹雳一声响 雷电轰开青巨卵 里面迸出小男孩 活泼可爱且勇敢
此孩就是陈文玉 生动故事随风传 雷州半岛气温高 地下蕴藏硫磺矿
沿海遇冷内陆热 形成多雷此地方 每年雷日一百多 世界二号雷声响
居民对雷多崇拜 附会陈文玉身上 霹雳开天南一祖 世世代代永不忘
* 寇准英名留雷州
北宋著名政治家 寇准英名青史留 曾任宰相敢直言 针砭时弊振朝周
时人把他比魏征 忠贞不阿性诚厚 辽军入侵他主战 反对退却受诬陷
贬逐雷州作参军 于真宗乾兴元年 至今海康城内有 古迹多与寇有关
主要留有莱公井 真武堂与寇准祠 莱公井是因寇准 封莱国公得名字
北宋元祐年疏浚 并在井栏刻三字 称谓此井莱公泉 古朴素雅雷公祠
雷州百姓为纪念 雷公寇准而建立 直到宋咸淳八年 雷州郡守陈大震
改寇准祠为书院 其号曰萊泉书院 元初书院又改建 易名叫平湖书院
取材苏东坡名句 状元生西湖平言 到清乾隆四十年 又改名濬元书院
真武堂来有来历 一个月明之夜晚 寇准宅前小池塘 有块陨石坠其间
第二天亮寇准起 叫人将池水排干 找到那块小陨石 星光灿烂更硬坚
寇准为置陨宝石 便在城南把堂建 取个美名真武堂 小池塘名也改换
人们称之瑞星池 明万历二十三年 重新修缮真武堂 寇准雷州任职间
处处为民来着想 十分关怀民生难 苦民所苦乐民乐 深得民众之爱怜
一零二三年寇准 归葬京西时壮观 送行人流涌不绝 浩浩荡荡几里远
律己爱民故事多 寇准事迹到处传 有次寇准带随从 到苦竹村看民情
一个随从偷偷将 百姓竹子砍一根 准备用作水烟筒 寇准得知命随从
赔礼道歉对百姓 赔偿损失不留情 百姓死也不收钱 无奈寇准灵机动
将此竹子截几节 一一就在村边种 翌年春天竹发芽 几年之后茂林成
当地百姓齐欢呼 苦竹村改寇竹村 后来人们将此竹 引种寇竹村渡口
人们便称寇竹渡 寇准英名留雷州
* 汤显祖与贵生书院
南宋著名戏剧家 江西临川汤显祖 临川四梦代表作 曲折生动世称著
牡丹亭与南柯记 邯郸记和紫钗记 四大名剧耀文史 东方莎翁享美誉
为官清正汤显祖 刚正不阿性耿直 直言抨击当朝政 屡遭贬谪到边地
明朝万历十九年 被贬徐闻任典史 地瘠民贫徐闻县 当地人民少教育
深感痛心汤显祖 他与知县共捐资 在县城西门塘畔 贵生学院来创办
天下之生皆当贵 主张明确如欢颜 贵生学院分三厅 即为前中后三厅
左右两侧列长屋 即十二室学斋成 十二室各有名称 博学审闻与笃行
慎思明辨与格物 致知意诚与心正 修身齐家与治国 贵生学院目的明
传播文化心尤切 未完建好课开行 因汤显祖名气大 慕名学子纷纷涌
传说学生脱下鞋 门道塞得满登登 甚至屋里放不下 雷州史册留美名
汤显祖离任时作 留别书院五绝颂 一曰天地孰为贵 二曰乾坤只此生
三曰海波终日鼓 四曰谁悉贵生情 贵生书院已重修 两块石刻院内存
一块是书院规则 另块五夫子宾兴 记载书院各条规 聘师考试招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