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落幕后,备受家长关注的军校招生政策成为热点。与此同时 ,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的急切心理,假借“内部指标”“特长招生”等幌子实施诈骗。成都网络辟谣平台在此梳理几类常见“军校招生”套路,提醒广大考生与家长注意甄别,以防上当受骗!
军校相关资料图片
1
“内部指标”行骗
不法分子往往以“军校扩招”“内部招生指标”“计划外招生指标”为幌子,声称可以把不符合条件的考生“办”进军校生队伍。
真相
录取为军校学员有着严密的程序和条件,不仅纳入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还要通过由军队组织的政治考核、面试和体检,从来没有所谓的“内部招生指标”。
2
“培养经费”行骗
不法分子常以“报名费”“中介费”“赞助费”“学杂费”等各种名义索要高额招生培养费,其行骗的最终目的是骗取考生和家长的钱财。
真相
军队院校招生不收取考生任何费用,考生录取至军校后,每月还发放津贴。
3
“特长招生”行骗
某些不法分子声称自己为军队院校招收体育、武术、文艺等特长生,录取分数低,考生毕业后可以到特种部队及部队文艺团体工作。
真相
军队院校于2015年起就已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2018年就不再从普通高中毕业生中招收艺术类生长军官学员,根本没有所谓的“特长招生”。
4
“招生机构”行骗
为骗取考生和家长的信任,不法分子一般会打出一些唬人的招牌,如:“国防部征兵办公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生招生办公室”等。
真相
招生提档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办公室负责,政治考核、面试和体检由各省军区(卫戍区、警备区)组织,择优录取;从2017年起不再招收国防生,由“国防部征兵办公室”招收国防生,更是无稽之谈。
5
“过硬关系”行骗
某些不法分子自称熟识军队领导、军队干部、军队机关工作人员,甚至直接冒充军队领导和招生人员,以显示自己所谓的“过硬关系”。
真相
军队院校招生全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办公室和院校共同在网上录取,军队人员不直接参与其中。所谓有“过硬关系”就可以上军校的说法根本不可信。
6
“招生场所”行骗
不法分子在社会上搭建挂有“军队招生办公室”招牌的机构,吸引考生家长前来咨询,以此实施诈骗。
真相
军队招生分“两段”进行,上段:由省军区(卫戍区、警备区)组织政治考核、面试和体检等,统称军检;下段:军检合格且达到投档线的考生,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招办投档,军队院校进行网上录取。由此可见,军队单位不可能在军队以外地方设置任何招生场所。那些社会上挂着“军队招生办公室”招牌的机构,毫无疑问都是骗人的。此外,军队招生人员也不可能单独约见考生及考生家长。
7
“部队文件”行骗
行骗中,不法分子往往会拿出“部队高级机关文件”“特招入伍批准书”“录取函”“录取备忘录”等假造公文。
真相
军队院校学员录取通知书由招生院校统一印制并在录取后通过邮局邮寄给考生,骗子直接出示的这些“公文”显然都是伪造的。
8
“培训基地”行骗
在一些已查处的案例中,不法分子还煞有介事地把考生“办”进高校委培班或民办学校、技工学校,声称是“军事培训基地”,许诺毕业后一律安排到部队工作,办理军官或警官手续。
真相
目前,在全国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的解放军和武警院校共有27所,除了这些院校,其余院校均不招收高中毕业生。军队院校录取工作结束后,即使某些院校计划没有招满,也不存在“补录”的情况。如录取工作已经结束,还有人组织军校招生录取,肯定是诈骗行为。
军校招生严格执行教育部“阳光招生”政策并接受社会监督,没有计划外名额和内部名额。请广大考生和家长提高防范意识,特别是对于“军校招生”“定向招生”“内部指标”等敏感字眼要保持高度警惕,注意识别诈骗伎俩,以防上当受骗。
信息来源丨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综合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