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为解决“蓬安县相如故城开发服务中心行政、事业岗位混编”成立二级单位对工勤人员如何解决?
人社局:
听说为解决行政、事业岗位混编问题在“蓬安县相如故城开发服务中心”成立一个二级单位,这样事业干部职级晋升可能就有了渠道!请问我们工勤人员如何解决?
在单位名称还是“蓬安县嘉陵第一桑梓风景区管理局”期间的2013年左右,本人曾到人社局职称相关股室咨询单位技师名额设置问题,你们的回答是:嘉陵第一桑梓景区管理局只有一个工勤岗位(高级工)编制,但在我咨询你们之前就已经从其他单位调进来一个工勤人员(高级工),随后几年又陆续安置复员转业军人(工勤岗位),也就是说不到十人且工勤岗位编制只有一名的单位工勤人员达到了4名,既然工勤岗位编制只有一名的单位可以安置工勤人员4名,请问这说明什么?我想:“说明人是活的政策也不是死的”,只是没有涉及到特定关系人的利益,是不是就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下面就所反映的情况作一个简要说明:
一、基本情况
姓名:何小云
年龄:55岁(1967.09.29)
家庭住址:蓬安县文路10号
工作单位:蓬安县相如故城开发服务中心
二、工作简历
1986年11月——1991年03月,武警交通第二总队第五支队服役。
1991年03月——2000年08月,武警水电第三总队第十二支队、总队司令部、后勤部、第十一支队服役。
2000年08月——2006年04月,蓬安县兴旺区工委(转业安置行政事业工勤岗)。
2006年04月——2019年04月,蓬安县嘉陵第一桑梓风景区管理局(2009年之前单位名称为“蓬安县旅游服务中心”)。
2019年04月至今,蓬安县相如故城开发服务心(其中:2016年——2020年下派到金溪镇亮垭子村任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2021年任金溪镇云华村驻村工作队队员)。
三、历年立功、获表彰情况(附表)
| | | | | |
| | | | | |
| | | | | |
| | 荣获“嘉陵第一桑梓”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管理工作先进个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转业后至地方后的工作状态
1、2000年8月——2006年4月,从部队转业被安置到蓬安县兴旺区工委驾驶员岗位(机关事业工勤),与各位领导和同事们深入本片区各乡镇,进村入户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开展各项工作。
2、2006年4月至今,在嘉陵第一桑梓景区日常管理及旅游公司兼职期间工作认真负责、主动作为、积极协调解决了景区日常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利用自己建筑方面的专业技能为景区后续发展和管理作出了巨大贡献(毫不夸张地说)。
3、除负责景区日常管理工作外,于2016年—2021年下派到金溪镇亮垭子村任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2021年任金溪镇云华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工作中,本人尊敬领导、团结同志,带领村两委干部一起起早摸黑、进村入户进行走访调研,了解群众疾苦冷暖,倾听群众呼声,想百姓所想,急百姓之急,与群众同甘共苦打成一片,没日没夜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对群众关心的合理的热点问题和诉求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使一个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落后乡村焕然一新,获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有被本人知情后压下来的村民代表写给上级组织的感谢信为证)
五、诉求和理由
1、本人2014年6月18日申报技术工人晋升技师职务评审,2014年7月1日获得了蓬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同意上报评审”签字和盖章的认可,并于2014年9月7日获得了“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颁发的《四川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师资格证书》。
2、本人认为单位岗位设置不科学、不合理、不公平。理由如下:
(1)当初有6人是从部队转业分配或调入区工委工作(驾驶员岗)而后由于工作调动和区工委撤销原因,我先期调入到“蓬安县嘉陵第一桑梓风景区管理局”,区工委撤销后其他人员相继调入到其他机关事业单位,现在除我与编制在电视台的一位同志外,其他人员都享受到了“技师”待遇。
(2)规定极不合理,现在行政单位(包括参工单位)的工勤人员晋升技师不受限制,这无形中使事业单位人员变成了下等公民,待遇差距越来越大,况且行政单位还有车补。
(3)原“蓬安县嘉陵第一桑梓风景区管理局”已撤销不复存在,现在的“蓬安县相如故城开发服务中心”是在原单位原班人马不变的基础上重新成立的,新进或调入人员为公务员或参公身份。这们一来,我们这些人无形中干的活多待遇还低而变成同单位的二等公民!
说明:本人2020年曾到人社局来咨询过,没有等到有说服力的答复,听说现在行政参公单位技师名额不受限制!本人先在此发贴咨询,视情况再按程序进行上访。
蓬安县相如故城开发服务中心:何小云
2022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