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大成武昌”微信公众号消息,武汉市武昌区卫生健康局周一(11日)发布通报称,7月9日晚,武昌区疾控中心接医院报告,武汉大学出现一宗感染性腹泻病例,以呕吐腹泻为主,低烧,血清学凝集试验为O139阳性。经省市区三级疾控中心覆核,该病例的血清学凝集试验为O139阳性,诊断为霍乱,毒力基因阴性。患者经有效诊治,病情已得到控制,症状已消失。 此前,网传武汉大学工学部宿舍疑似发现霍乱病例,并且全栋涉事学生宿舍都被封控隔离,学生须进行统一肛拭子检测。武大发布提示,指如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请立即进行诊疗登记。 这则消息迅速在社交媒体引发密切关注,其中微博上#武汉大学一例霍乱病例情况#话题阅读量已超4亿人次。 不少网友对公共卫生安全感到担忧,“比新冠还厉害的传染病,太危险了。”“霍乱可是甲类传染病,不容小觑。”“新冠还没弄明白,霍乱又来了,希望把传播风险降到最低。” 同时,一些网友还呼吁调查溯源,“传染源头哪来的呢?赶紧调查清楚。”“传染病不会自己冒出来,怎么会突然出现在大学?建议调查溯源并公布结果,以免引起民众恐慌。” 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资料显示,霍乱属于甲类传染病,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经粪-口感染的肠道传染病,主要经水、食物及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我国境内自2001年后,除2005年曾在多省流行外,其余年份多以散发和聚餐暴发为主,偶然有个别地区的局限性暴发,年报告病例多在数10例至300例以内,病死罕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