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3030|评论: 21

[转帖] 大厂与“铁饭碗”,两座围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12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深圳大厂年薪35-40w的前端开发和河南老家地级市8-10w的公务员,要怎么选?”
放在5年前,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大厂。但当诸如35岁互联网人职业危机、互联网大厂裁员潮等消息不断传来,一些人动摇了,公务员站上了职业鄙视链的最顶端。
今年4月份,一位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女博士,被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城市管理执法岗”拟录用,引起了外界广泛关注。其实早在两年前,杭州市余杭区的一份招聘公示曾因录用者均为清华、北大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而引发争议,这份名单中列出的岗位不乏“街道办事处”等基础岗位。据钱江晚报报道,余杭区相关部门称,这份拟录用人员公示名单是2018年初招聘人员的公示名单。
20220711095433889.png
名校毕业生对考公热衷程度如此,一批互联网大厂人同样加入了考公大军,“大厂月入三万,不如回家考公”“好饭碗不如铁饭碗”“年薪四十万的大厂offer不如年薪五万的公务员”等说法被奉为圭臬。
然而,一部分成功“上岸”的互联网人,或在互联网公司offer和公务员工作中选择了后者的人,如今已开始后悔。
从985高校毕业的徐鹏岳,因在大厂频繁加班导致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以至于住院治疗,选择从大厂裸辞考公。
然而,考上了县区公务员的徐鹏岳,没再休过一个完整的周末和节假日。考公之前,他不是没考虑过互联网大厂与公务员之间的差距,“对公务员工作的唯一要求就是清闲,上岸后发现情况并非如此。”尽管他已提前考虑到收入落差,但当发现当地待遇比不过临省、临市、也不及本地市直单位待遇的一半时,仍会感到失落,“一年到手的工资就6万左右。”
互联网行业与体制内工作的效率差异也让他们难以适应,或许因为年轻听话,徐鹏岳慢慢成了单位里的打杂先锋,甚至被安排了与本单位职能无关的工作,比如上门走访群众统计居民信息、高速路口执勤,去矿上监督安全生产,“我想过重返北上广,但已经没有勇气再跳出去了。”
在互联网大厂offer和基层公务员之间选择了后者的宋陶然,同样已经后悔了,“但污水处理和宣传垃圾分类的工作经历,并不能帮助我回到大厂”,只好安慰自己道,“或许35岁再看,我会庆幸当初自己选择了这份安稳的工作。”
01
大厂裸辞考公上岸后,我比在大厂还累
徐鹏岳,28岁,县区公务员
还在985高校读书时,听大家讨论说互联网有前途,就找了一份上海互联网大厂实习工作。毕业后顺利转正,做的是视觉设计,年薪20万。
我们经常需要加班改稿,凌晨两三点到家是常事。有一次第二天产品就要上线了,前一天晚上总监临时推翻方案重来。长期的高强度工作导致我的精神一直处于紧绷状态,有段时间甚至因此住院。
20220711095434243.jpg
新闻上时不时蹦出的大龄员工被裁员的消息,也让我联想到了自己的未来——留在北上广最好的出路是升管理岗或开工作室,但我自知不适合当管理,创业风险又很大,再怎么样都很难买得起上海的房子。加上当时我身体和心理承受能力都到了极限,一咬牙就裸辞了。
其实从我毕业第一天开始,和父母每次通话,他们必定都会劝我考公考编。2018年裸辞后,我决定回老家备考公务员。那两年,我开始了全国巡考,河南、河北、山东、江苏的考试都进入了面试环节,因江苏和山东面试时间冲突,选了山东一个百强县县区公务员的岗位,顺利上岸。
落差是工作后逐渐产生的。入职后,我才发现实际情况与想象中的岗位有很大出入,当地待遇比不过临省、临市,甚至不及本地市直待遇的一半,我现在一年到手工资就6万左右。
这就算了,关键是公务员与传说中的“朝九晚五”大相径庭,我连双休和节假日都没完整休过,经常需要在休息时间加班,最晚的一次是九点半回家。或许因为我是外地人又年轻听话,我慢慢成了单位里的打杂先锋,写材料、检查、迎检,甚至被安排了跟本单位职能无关的工作,比如上门走访群众统计居民信息、高速路口执勤,去矿上监督安全生产......有一种每天都很忙,但没给人民群众带来什么实惠的割裂感。
我想过重返北上广,但考虑到我备考的漫长空窗期和现在裁员的行情,被灵活就业的概率很高,实在没有勇气跳出去。我也不好考到别的地方,因为服务期内辞职5年禁考,现在想想,这份工作钱多事少离家近我一样都没占,肠子已经悔青了。
我有点想劝说跟风考公的大伙儿,擦亮双眼,谨慎选岗,不要轻信公考机构的鼓吹。他们拿着长三角、珠三角的待遇,十年前市直机关的工作强度,新闻报道里的工作作风,借着经济下行神化稳定性,虚构了一个理想的职业形象。而实际情况如何,必须用自己眼睛去看才能知道。
02
我报名了法考,或为以后转行律师做打算
陈盛 26岁,市级公务员
大学毕业后,我进入上海一家互联网大厂工作。
正式入职前,因为曾在这里实力,我便做好了加班准备。但实习与成为一名正式员工的感觉完全不同。除了要加班,还有绩效压在我头上。每天有开不完的会,每周有写不完的周报,小组内部的竞争也非常激烈。
一同入职的同事中,我211本科的学历是最低的,他们中有的是985名校毕业生,有的是国外名牌大学毕业的。为了缩小差距,我非常努力,每天都处于高负荷工作中。
20220711095435720.jpg
每周,我要工作六天,每天十点下班,日均工作时长达到了13小时,但依旧得不到认可,我撑不住了。一有时间和朋友聚会,我就会对着她们哭。家里人听说我的情况后,也劝我赶紧回家考个教师或者公务员,说我就不该留在上海。
一次被领导当众批评后,我提出了辞职申请,我再也不会踏进互联网公司了。
听从家人建议,我选择回老家考公务员,成功上岸。刚开始日子过得很安稳,按时上下班。但时间久了,我觉得一切非常无聊,看小说无聊、看电视无聊、和同事聊天也无聊,工作时大多时间都处于摸鱼状态中。
我是有点后悔了,不仅因为过于空闲而心慌,人际关系也让我不舒服。有次我给同事带了家里寄来的水果,结果一个同事就说不甜、硬,还说前几天在大街上买的精品油桃十块钱三斤,我尴尬着笑着应付过去了。还有同事动不动就谈关系,甚至于去银行办个事情也要找关系。在饭桌上,一些男同事还要劝女生喝酒。这些事情让我非常厌恶。
我考上的是异地公务员,一年了,我在这里都没有一个特别交心的朋友。家里没有什么亲戚在体制内工作,也不知道怎么和同事聊关于晋升的话题。考上公务员,我好像对未来更加迷茫了。现在来看,或许只有考上的那一刻是最开心的。
最近一个工作了十几年的老同事辞职了,去做律师了,他跟我们说,他有三个孩子要养活,压力太大,说自己已经四十了,要换一个活法。
我26岁了,也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换工作,但是我想到自己没有考成功的法考,趁着还有精力,报名了今年的法考,给自己多一个选择。
03
受不了人情世故,我怀念更纯粹的“码农”的圈子
宋陶然 27岁 乡镇基层公务员
我现在最后悔的就是在大厂offer和公务员之间,选择了公务员。
在上海某高校读完本硕,我就回到老家,成为一名基层公务员。选择这份工作,一部分是环境使然。本科期间,同学们都向往互联网大厂,但到了硕士,就业风向开始倒向公务员、国企、事业单位。大家认为,去大厂,学历是在不断贬值的,但在体制内就不会。
我的不少硕士同学,是从211高校和普本考过来的,其中不少人报考这所985高校目的之一,就是求一个公务员选调生的资格。
2020年秋招,我拿到了不少offer,其中不乏华为、网易等知名企业,但和家里商量后,我最终决定放弃这些offer,去当公务员。一是公务员稳定,二来选调生的晋升可能会快些。
20220711095436129.jpg
2021年下半年,我成为了一名公务员。
尽管我的工作关系在市里,却被分配到了基层乡镇。公务员工作并非如想象中“朝九晚五”般轻松。在乡镇这种基层单位,公务员是默认周日单休的,周六要加班一天,也没有加班费,逃离了互联网,逃不开996。
我本硕期间读的是电子信息类专业,虽然成绩不是班里最优秀的,但代码技术也算熟练。然而在基层公务员工作的一年里,我的专业知识几乎没有用武之地,在基层工作意味着有做不完的杂事。大到换届选举,小到垃圾分类、污水处理,都是公务员的工作任务。
这些任务并不难,但十分繁杂。我每天奔波于处理各种各样的杂事之中,这让我内心多少有些不平衡,尤其当在朋友圈看到其他同学在大厂从事本专业工作时。我发现自己的工作除了安稳以外,并不能带来成就感。
我也不喜欢公务员圈子的氛围,很多事情要靠关系来解决,人情世故是一门必修课。这种情况在互联网大厂当然也存在,但相比之下,码农的圈子会更纯粹些。
我想过放弃,但公务员之路是一条单车道,一旦放弃没有后悔的机会。更何况,污水处理和宣传垃圾分类的工作经历,并不能帮助我回到大厂。
地方公务员这份工作并不适合所有人,它比较适合那种有理想的或者本地人。法律口和审计等专业性较强的岗位也不错,以后如果转行,职业经历还是加分项。
虽然我后悔了,但是我必须要安慰自己,成年人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而且把时间跨度拉长,这份工作也有它的好处。或许35岁时候再看,我会庆幸当初自己选择了这份安稳的工作。
04​
考上公务员后买个switch都要攒俩月钱,我后悔了
李昊 27岁 东南某省公务员
“实在是卷不动了”,连续加班五天后,我有了辞职的想法。
2016年读大二时,我曾在位于西二旗的一家大厂实习过,那是互联网行业蓬勃发展的时期,每当公司有新的工位空出来,会迅速被新员工填满,整个后厂村人挨人人挤人,一片欣欣向荣。
2020年研究生暑假期间,我又在一家中型互联网企业实习,并拿到转正名额。但我并不是特别满意这份offer,便拒绝了转正,寄希望于秋招冲一下BAT。
然而2020年的秋招,大厂招聘形势发生变化,不少海归卷回了国内,尽管我的学历和实习经历并不差,还是倒在了字节面试的最后一轮。
20220711095436608.jpg
回忆以前实习的种种经历,挤地铁通勤、加班到半夜、周末没有时间休息是常态。我动摇了,开始重新审视大厂的光环。
年底,在老师、同学建议下,我决定报考公务员考试。我所在的学校有选调生名额,竞争相对没那么激烈,2021年春天,我成功“上岸”。
考上公务员后,我成了不少人羡慕的对象。然而入职后我才发现,公务员工作强度并不低,忙的时候也是“996”,尤其赶上换届选举时,每天回到家已是凌晨。
我入职第一年便赶上公务员降薪,很多绩效工资和福利不再发放,每月工资到手不到五千。而我每月要付两千的房租,除去必要开销外,基本没有富余。买个switch都要攒两个月,我开始后悔当初的决定。
高薪是大厂工作的A面,加班、裁员是B面;稳定是公务员的A面,工作繁杂、待遇低则是B面。找工作时候大家只看到A面,只有进去了才能看到B面。但二者的区别在于,一旦进入了公务员体系,就很难再跳出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264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2-7-24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等到所有的好饭碗都砸了,铁饭碗还能铁吗?

发表于 2022-7-24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地方财政也搞得差不多了,有几个不负债的

发表于 2022-7-24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厂一年40万还真不如我一年20万的县城公务员
发表于 2022-7-24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森林里有两条路……选择哪条,都会后悔没有选择另外一条

发表于 2022-7-24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下行找工作肯定趋向稳定

发表于 2022-7-24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哪几个互联网大厂?有几个40万职位?

发表于 2022-7-24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孩子才做选择!35-40w的公办大厂了解一下?

发表于 2022-7-24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爽就辞职呗

发表于 2022-7-24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外面100也不如一年3万的公务员。

发表于 2022-7-24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家一年挣的钱是公务员十年挣得钱,就算35岁被裁了也有好几百万存款了啊

发表于 2022-7-24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外面挣多少钱不过是个打工人,搁里面挣多少钱都叫Ruler

发表于 2022-7-24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编制铁饭碗~大厂35岁危机

发表于 2022-7-24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工作日太忙了,周末就在家网上冲浪,看看大厂中年失业、夜市手打柠檬、lanweifangdai断供、实体店铺倒闭、毕业无法就业、yinhang卷钱逃跑……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经济形势下政策调整,自己的工作也受到影响。也能理解我领导有情绪天天只能发到我身上。按我妈的说法,你怎么知道你的行业就一定是铁饭碗,还是好好学技术吧,万一哪天末位淘汰了,也有点资本。
发表于 2022-7-24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一天,也只能眼睁睁看着rs被撤,无奈。就怎么说呢,经济大环境不好,35岁危机,大厂、企业裁员,996、007卷生卷岁死保一个工作岗位,上有老下有小,面对着生活的压迫也只能打碎牙往肚子吞。到最后大家瞄准成千上万:1竞争的体制内的铁饭碗

发表于 2022-7-24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39岁被裁员,真的毁灭性打击,上有老下有小,怪不得现在考公的风越来越大,铁饭碗啊 ​

发表于 2022-7-24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现在铁饭碗挤破了头,大环境就是不好,公司倒闭、裁员很正常,只有继续努力活着,没有其他办法

发表于 2022-7-24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噢对了,说公务员轻松,作为基层公务员工作强度没那么轻松,可能工作强度直大厂,而且公务员不适用于劳动法。你想轻松也可以啊,估计正科可能都到不了。

发表于 2022-7-24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考编”这事要是放在2020年可能还不会大反感,毕竟那时候是疫情第一年,还撑得住。可是随着疫情的年份逐渐增加,普通人的小日子越发难过。像鹅厂、阿里这样的大厂今年都裁员了、房贷断供的人越来越多,铁饭碗的地位一跃飞升。一个现今流量很大,不愁吃、不愁喝的明星去占普通人的名额,名额占一个少一个。

发表于 2022-7-24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名校毕业生对考公热衷程度如此,一批互联网大厂人同样加入了考公大军,“大厂月入三万,不如回家考公”“好饭碗不如铁饭碗”“年薪四十万的大厂offer不如年薪五万的公务员”等说法被奉为圭臬。

然而,一部分成功“上岸”的互联网人,或在互联网公司offer和公务员工作中选择了后者的人,如今已开始后悔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