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澳门莲花放清香
1 澳门
* 中西文化交汇处
珠江口西是澳门 半岛北接珠海市 遥对香港偏西南 隔河西望是湾仔
半岛氹仔路环岛 高架桥路连一体 澳门整个总面积 将近十七方公里
旧属广东香山县 南宋末始有人烟 直至十六世纪初 海滨渔村才发展
随着广东外贸进 外国商船陆续见 澳门近地易货忙 日渐兴旺四方传
就在一五五三年 葡萄牙人耍滑奸 晾晒水浸货为由 趁机居住霸上岸
后在一五五七年 又以贿赂耍手段 获得长期居留权 居住地区大扩展
鸦片战争前澳门 明清政府派员管 设有衙门与军队 监狱税馆与海关
鸦片战争后澳门 葡人乘机扩地盘 大炮台就坐落在 市区中央柿山巅
相邻大三巴牌坊 原是教堂祭天台 一六一六年改建 名叫圣保禄炮台
居民多称大炮台 占地甚广正方形 坚固石墙四面围 貌似欧洲古堡城
公元一六二二年 荷兰军队袭澳门 遭致葡兵大炮轰 仓皇逃退何兰兵
这里原为军禁区 炮台入口及正面 排列铁铸巨古炮 当年炮烟犹可见
一八六四年葡人 整个澳门都侵占 澳门外文之名称 与妈祖阁密相关
十八世纪葡牙人 初到澳门不知名 知此地有妈祖阁 用葡文将此地称
马祖冈神圣之市 还有两种外文名 最早音译阿妈澳 阿妈福建人之称
娘妈亦即为天后 妈祖阁又关此名 另说得名马交石 马交广东话音译
广州现在有人称 马交货即源于此 澳门经历四百年 艰辛发展不一般
已成世界大赌城 吸引众客来游玩 中西文化交汇处 回归祖国大发展
地理位置很优越 热带风光不胜看 种类齐全博彩业 寺庙教堂与名山
历史遗迹多吸引 游人不断澳门览 历史悠久妈祖阁 巍峨大三巴牌坊
高踞莲峰莲峰庙 望洋山东西相望 普济禅院藏品丰 大炮台上气势壮
还有白鸽巢公园 万千白鸽舞翩跹 更有卢廉若公园 竹石清幽只等闲
历史名胜气雄浑 山水风光美无限 东西文化交相融 澳门新生史无前
* 古刹烟缭绕
澳门古刹烟缭绕 三座古刹最著称 妈祖阁与莲峰庙 普济禅院久有名
它们年代很久远 建筑风格又别致 加之澳门深厚史 渊源流传著于世
(1)妈祖阁
妈祖阁称妈祖庙 正觉禅林又被叫 昔日大名海觉寺 亦有俗称天后庙
位于澳门正东南 背山面海依山建 树木苍郁迎海风 飞檐叠阁耸青天
清代澳门纪略载 娘妈角一山崷然 斜插于海很险要 磨刀犄其在西边
北接蛇埓南澳门 上有天妃宫巍然 险要称最难寻找 从前妈祖阁庙前
面临大海有石阶 作为埠头上下船 旗杆石趸有两个 距离石阶并不远
山门石坊刻三字 妈祖阁很是耀眼 山门两侧有楹联 言简意赅令人赞
上联曰德周化雨 下联曰泽润生民 庙内主要建筑有 石殿大殿弘仁殿
还有一座观音阁 万历年间建石殿 石头筑成梁柱基 呈四方形名石殿
精巧牌坊矗殿前 横额刻南国波恬 大殿曾作过佛寺 从前为正觉禅院
最古建筑弘仁殿 建于明弘治元年 观音阁在山顶上 观音菩萨供其间
每逢天妃诞辰日 农历三月二十三 善男信女都来拜 香火鼎盛史无前
妈祖阁除观音阁 石殿大殿弘仁殿 都供天妃即天后 即是妈娘非等闲
妈阁别称由此来 即有天后庙名冠 澳门纪略记天妃 相传明万历年间
闽贾巨舶遭飓风 殆甚俄见神女现 立于山侧舟遂安 即把天妃庙祠建
名其地曰娘妈角 娘妈闽语天妃言 庙前石上镌舟形 及四字利涉大川
以昭神异四方传 这位天后乃福建 莆田林愿第六女 聪明伶俐能预言
终生未嫁死以后 屡次显灵海上面 渔民众多航海者 奉为护航女神官
历代王朝多次为 林妈娘封谥号传 通贤神女为初号 元朝至元第八年
加封林妈为天妃 明朝京师将庙建 晋封林妈为天后 大名远扬全球传
(2)莲峰庙
澳门两路交界处 提督马路关闸路 巍然矗立莲峰庙 很具代表建筑物
一五九二年始建 一八七六年重修 因为坐落莲峰山 得名莲峰庙称著
三座横连是外庙 庙前广场很旷宽 建筑宏伟围石栏 庙前大门镌楹联
上联莲花涵镜海 下联峰景接连瀛 写照昔日好风光 天后殿居庙正中
关帝庙与药王殿 在其左右立巍然 其后依次观音殿 吕祖金花娘娘殿
庙后还有小花园 亭台玉立花草鲜 风景宜人不虚传 民族英雄林则徐
曾在这里留足迹 为了禁烟奔波急 虎门销毁鸦片后 林则徐就起怀疑
鸦片由澳运内地 于道光十九年时 七月二六日至澳 临时驻莲峰庙堂
传见葡萄牙官员 后赴大三巴牌坊 又到妈祖阁进香 澳门度过三时光
今天后殿还保留 林则徐的办公场 亭子几案仍安在 偌大横匾悬殿上
恩光浩大四个字 遒劲庄重闪光芒 寄托后人追思情 爱国志士世代仰
(3)普济禅院
普济禅院观音堂 澳门望厦之东边 明末天启年创建 至今已超三百年
石碑伫立禅院左 刻天启二年祀坛 可见历史应当在 一六二二年之前
禅院庙深有数进 园林景色耐人看 颇具东方佛特色 禅院共分三大殿
大雄宝殿是主殿 长寿佛殿是次殿 第三殿是观音殿 观音莲台供中间
十八罗汉列两旁 左前方一尊罗汉 眼睛浮突鼻骨挺 络腮胡须弯曲卷
相貌很像欧洲人 马可波罗塑像建 意大利名旅行家 元时到中国游览
西厅前面是地殿 后面还有语清堂 九华堂和静乐堂 其间还有祖师堂
摆设禅院开山祖 大汕法师之坐像 该法师还有一幅 自画披发头陀像
退一步斋在院东 东偏首座关帝殿 次座就是大客堂 名人字画堂内悬
包括章太炎鲍俊 谢兰生与连胜海 以及高剑父等人 国画对联开人怀
后座就是檀越堂 再向左是报恩堂 妙香堂与方丈堂 厅右侧有藏经楼
禅院后山有花园 园中有棵连理树 一座巍峨普同塔 矗立后山最高处
僧人骨灰塔内存 塔后石壁刻两字 幻寄二字意幽深 佛教人士常到此
清嘉庆二十三年 禅院又增建殿宇 咸丰年间又增设 两廊佛殿僧舍斋
后又经一年修葺 遂成规模至今日 禅院创建与明末 抗清复明有默契
开山祖大汕法师 谋划反清是义士 别署石莲号石濂 自称觉浪师弟子
还有浑名石头陀 广东南海九江籍 极富民族之思想 海游阴求天下士
积极串联谋反清 回国住持长寿寺 白云山麓弥勒寺 广东清远峡山寺
后在澳门之望厦 普济禅院来创立 大汕法师于晚年 被捕放逐途中逝
生前他与屈翁山 等诗人交往甚密 著作有离六堂记 乾隆年间该书被
列入禁书目录里 他还撰海外纪事 记载安南之山川 风土民俗等事迹
清兵入关后还有 东林诸子等志士 聚会结社在禅院 筹思反清之大计
抗清诗文留许多 普济禅院开山时 民族气节即闪现 二百年后却消失
竟成损害我尊严 不平条约签订地 中美望厦条约是 妙香堂小花园里
中国总督美大使 蓍英顾盛签约字 当年签约圆石桌 四张长条石凳子
至今仍保持原状 更有甚者发生在 一九四四年该院 住持受赌商支持
石桌之后建碑亭 歌功颂德为外帝
* 教堂钟声响
地理环境很优雅 中西文化汇澳门 佛教寺庙中国式 耶稣教堂西方亲
(1)大三巴教堂
今日所见大三巴 牌坊巍然其实是 圣保禄教堂前壁 三巴都是其音译
所以称大有别于 另座教堂三巴仔 巍峨壮观大三巴 雕刻精美叹观止
欧洲文艺复兴时 建筑风格作基底 揉和东方传统美 中外各界都重视
它与火有不解缘 一五九五年火起 整个建筑全焚毁 传教需要耶稣会
教堂重新又建立 不料又遭大火毁 只剩讲堂临时用 接着耶稣会召集
葡萄牙商人捐款 重新再把教堂立 从一六零二年始 至一六三七年止
历时三十五年修 当时教堂大面积 筑有城墙很宽广 庄重堂皇有气派
现在大三巴牌坊 就是城墙入口处 一八三五年九月 台风袭击很猛烈
教堂又毁于一炬 只剩孤独之前壁 即是今日大牌坊 早年辉煌可想知
闻名遐迩圣保禄 许多外国传教士 慕名来此修教义 明代时期意大利
传教士有利玛窦 德国汤若望教士 曾在大三巴居留 明代著名徐光启
也曾在此研教义 关于大三巴传说 最有影响莫过于 教堂藏有金宝说
教堂内有条隧道 大批金宝藏里面 一端通向大炮台 一端通往到关前
后街李家围子内 隧道口早被埋填 大石坚固堵得严 不能进去将宝探
堂内是否有金宝 不解之谜后世传
(2)东西望洋山教堂
东望洋山名松山 位于澳门市区东 它是澳门最高峰 满山树木翠常青
其海拔九十多米 望洋灯塔立山顶 指引方向夜航者 第一灯塔在远东
它是澳门地标物 亦是澳门之象征 灯塔旁有小教堂 名为圣母雪地殿
建于一六二二年 内部依照隐修院 十七世纪葡国建 古朴典雅很好看
东望洋山遥相对 就是那西望洋山 山顶耸立主教堂 建于一六二二年
此山俗称主教山 尖塔钟楼是附建 别具一格立峭然 主教私邸在旁边
前面平台很宽阔 临崖朝东有一座 端庄慈祥圣母像 是航海家朝拜处
教堂侧下层山坡 特有圣母岩置设 取法露德圣母岩 围以铁栏稳稳座
圣母岩作假山型 岩外有石凳排列 方便教徒来憩息 此山除了教堂外
许多别墅四周建 南欧情调蛮洋溢
2 白鸽巢公园
白鸽巢公园地处 澳门古城墙之外 沙梨头村紧毗连 曲径通幽公园里
古木参天郁葱葱 山石嶙峋多奇姿 又叫贾梅士公园 葡国勋爵的儿子
善吟诗文贾梅士 高谈阔论行不羁 因与宫女相爱恋 而被逐出宫门外
遂投军征战非洲 受伤失明眼一只 回国仍与宮不和 后到印度服兵役
印度总督又得罪 他被放逐到澳门 公园那时是荒岗 他常到此来游寻
经常徘徊石洞下 写出诗作葡国魂 以葡航海家伽马 发现航路为背景
揭露封建统治者 自私自利之本性 还写剧本心弦集 以及宴会主人等
十四行诗写许多 对葡文学作贡献 有趣是他半身像 用作澳钞二五元
澳民所说单眼佬 意即澳钞二五元 时年早已不用了 此钞已进博物馆
一八四九年葡人 马葵士在石洞间 贾梅士像立一座 洞口筑西式拱门
围以铁栅作护卫 两旁有十六字联 上联曰才德超人 接着曰因妒被难
下联曰奇诗大兴 接着曰立碑传世 洞顶还建六角亭 园中全景可俯瞰
一八六六年以后 拱门栅亭拆除完 另铸贾梅士铜像 天然石洞又复原
马葵士逝世以后 该地捐给葡当局 纪念贾梅士之用 澳门政府数年后
又从东印公司手 购买洋局及山地 林下石冢全迁走 扩殿领地成今日
美丽白鸽巢公园 公园名字何来历 因为当年马葵士 石洞前建一别墅
养起白鸽数百只 白鸽时常漫天舞 便称别墅白鸽巢 人文景观又一处
著名公园还有座 大名卢廉若公园 亦称作卢九公园 澳门唯一大名园
苏州园林风格秀 其园历史近百年 坐落两马路交处 罗利老与荷兰园
亭台楼阁布局美 池塘桥榭不胜看 修篁瀑布别有致 曲靖回廊布其间
曾有墨客竹枝词 言简意赅赞美景 竹石清幽曲径通 名园无数小玲珑
荷花风露梅花雪 浅醉时来一倚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