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度高温连续橙色预警的炎热气候,实属少见。 我中午行走在上班路上,但见街道一片刺眼白光,火辣辣的太阳在头顶炙烤,街巷涌过一股股热浪,人仿佛置身于烈火与蒸笼中。行走不过几分钟,我额上已沁出一层细细的汗珠,后背心和腋下已是汗水淋漓,透湿衣衫,让人不由得紧步小跑,赶快到办公室避暑。 离上班还有半小时,我坐在办公桌前,于空调室里安静下来,开始磨墨准备下午办公所需(虽然实行无纸化办公,但也有纸质文件传阅或部门拟文修改,便可舞文弄墨)。 眼前布放有一方我命名的《荷塘蛙趣》苴却绿膘俏色巧雕长方形盖砚,砚身长15厘米,宽10厘米,砚盖和砚身合缝厚度4.5厘米,尺寸属于小巧玲珑型,很是雅致,极不张扬,置于办公桌案,不影响置放笔记本电脑,可实用和欣赏两不误。 前不久朋友从攀枝花寄来此砚,我爱不释手,非常喜爱,总不时把玩,寄情于中。 砚盖方寸之间,雅趣无限。我对制砚师很是佩服,能够巧妙利用苴却石皮颜色、形状等具体情形,依势而为,远比在一张白纸上经营要难得多。这方《荷塘蛙趣》砚型虽为长方形,但砚四角处理成圆弧,因考虑叶柄处弧形的柔美,四角随之弧形,达到整体协调。整个图案为石绿石膘荷叶、堤岸、两只青蛙和浅褐色池塘底色,构成一幅生动有趣的《荷塘蛙趣》图。制砚者巧夺天工,在三毫米厚度的石皮上巧妙经营,采取对角式构图,将一柄荷叶斜置于左上角,以浅浮雕表现荷叶经脉,隆起的叶片和凹型经线顺叶柄向右下方延伸,叶下隐约露出一串串菱状果实,荷叶边沿若有虫蛀,似残不残,充分表达了秋荷之特性,一片生动传神的石绿荷叶栩栩如生,亮于眼前;右下角是一块水岸石坡或堤岸,挺立于水塘,突兀生动,似有水面长期浸蚀之状,形成岩缝,岸石有镂空的石洞,有太湖石之意境;砚盖中间三分之二的浅褐色空白地带表达了水面,浅褐主色和边沿似云若雾的石绿色带,把整个池塘妆点得形象逼真。塘中显眼处一只青蛙前足探试,后足伸开,呈欲跳跃状,鼓起眼睛,紧盯上方荷叶处,似有猎物正待捕捉。下方堤埂靠左边石逢下,一只已经吃饱喝足的肥胖青蛙探出大半个身子,视觉方向一致,鼓胀着肚子,呱呱鸣叫,前后足蹬在石绿色的睡莲上,显得特别惬意休闲,过着神仙日子。整个画面恬静自然,简洁明快,和谐生动,把一幅秋塘蛙戏表达得淋漓尽致,实在是一幅不可多得的图景。难能可贵的是制作砚师巧对石皮俏色巧雕,清新明快,不见一丝累赘,妙趣盎然,让人叹为观止。 与砚盖匹配的砚身亦制作得一丝不苟,两构件合逢严密,浑然一体。掀开砚盖,砚池饶有趣味,左上角一枚约1.5厘米得硕大石眼尤为显眼,和砚池上方正中一枚一厘米石眼对角线映衬,呈柱状挺立,有若“定海神针”,大气优雅,让人气定神闲。砚池设计巧妙,上有“天池”注水,下有“砚堂”可供磨墨,手抚之如婴儿肌肤,扣之其声如瓦似金,质地坚实且莹润如玉,砚堂呵气凝珠,存墨不腐,贮水不涸,磨墨无纤响,发墨如油,下墨不损毫,具有良好的琢磨性和抛光性,非常实用,可谓砚中精品材质。 我闲暇时,拿砚滴注水,乘兴磨墨,让思绪飞扬在这墨、砚亲吻的轮回旋转中,虽无文采飞扬,墨迹恣肆,却也让人心定神闲,修身养性。待磨好墨盖好砚,以供用时之需,批文写字,办公营生,不做大文章,但为“小神仙”也,橙色高温的“秋老虎”奈我何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