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慢行键”,就医需求如何对接?医院还接诊吗?孕妇生产如何保障?……
9月2日,是成都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全体居民原则居家的第二天,按下“慢行键”的天府新区,看病有无“障碍”?正常诊疗怎么进行?
记者走进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天府新区人民医院、四川宝石花医院,实地感受了一番。
多通道并行
实行分级分类高效诊疗
2日下午,记者按照要求,佩戴口罩、保持安全间隔,经过严格查验健康码、行程卡、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旅居史调查、新冠相关症状询问、测体温等“通关”程序后,以普通就诊患者的身份进入医院。
“普通患者原则上凭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就可以入院就医,但对于发热和急诊病人等特殊患者,就不一样了。”天府新区人民医院院长助理李金贵告诉记者。
“为最大化提高患者就诊效率,避免交叉感染,天府新区人民医院目前主要实行分类救治、分级管理模式。”
在医院入口的预检分诊处,可以看到,还设置有发热和急诊病人绿色通道,危急重症患者可通过绿色通道快速就诊。“通过绿色通道就诊的患者,也要同步开展核酸检测。其中,需要住院救治的患者会及时收入到过渡病房,单间隔离治疗;不需住院的患者,原则上等核酸检测结果出来后,就可以离开医院了,这也最大程度降低了新冠病毒潜在传播风险。”
那针对管控区的患者,天府新区人民医院又是如何应对呢?
李金贵告诉记者,医院会提前与管控区所在社区医疗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实时接收透析患者、肿瘤患者、孕产妇和新生儿、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医疗信息,并组建了一支20多名专家构成的团队,为管控区患者提供24小时远程问诊及病情评估,并根据患者所处区域风险等级实行分类救治。
“中风险区域及轻症患者由所在社区医护人员护送至医院就诊;高风险区域患者及危重患者则由医院进行上门病情评估后由120救护车接送,力争做到高效诊疗、精准服务,全程实现闭环管理。”
此外,为方便大部分普通患者看病需求,天府新区人民医院还特别开设智能问诊平台,为患者提供病情评估及咨询。
设置缓冲区
危急重症患者无障碍就诊
记者发现,天府新区医院机构多对危急重症患者开启了绿色通道,设置特殊诊疗区域,让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在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为保障重症患者就诊,专门设置特殊诊疗区域,用于专门收治没有24小时核酸报告但患有如心梗、脑梗、腹膜炎等危急重症患者。“这部分患者如果没有流行病学史,没有新冠肺炎症状,原则上不能进入发热门诊,因而医院单独在急诊区开辟专门区域,将抢救工作与核酸采样同时进行,一旦核酸阴性结果出来后就送到相应科室进一步抢救。”华西天府医院医院感染管理部部长尹维佳介绍说。
同时,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还一直设有缓冲病房——相当于病区内一道疫情“防火墙”,如果遇到需立即到专科病房抢救,但又没有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的危急重症患者,这个缓冲病房会成为他们的救治病房;一旦该病房内出现有可疑症状患者,就可以及早暂时隔离,降低院内交叉感染风险。
以患者为中心
特殊人群有专门措施
2日下午,记者在四川宝花石医院,见到了已有36周身孕的喻女士在家人陪同下做产检。
“我昨天还在担心能不能顺利做产检,于是提前联系了医院,他们说专门为孕妈们开设有绿色通道,可以现场进行产检。”
在等待结果的过程中,喻女士和家人一脸轻松愉悦,“除了需要凭24小时内核酸报告进入院区以外,其他与往常一样,并且医院也很人性化,同意家属陪伴随检。”
据四川宝花石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天府新区启动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以来,医院严格实行查验患者24小时核酸检测报告、行程码后方能入院诊治政策,但同时也会对急危重症患者予以优先救治。
“不能因为没有核酸检测报告而影响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
而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四川宝花石医院开通了深夜专班,每周二、四、六晚上11点专场透析,透析治疗完成后,进行全场消杀。此外,医院还开通上门护理服务,重点针对长期罹患疾病且行动不便的居家患者,经患者预约申请、专家综合评估后,可安排医生上门为患者提供服务,全力保障群众就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