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北纬29.59度,东经102.08度)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截至5日20时30分,地震已造成46人死亡(甘孜州29人、雅安市17人)、16人失联、50余人受伤,部分水、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受损,部分乡镇不同程度受灾。交通方面,境内国道108、省道217中断,石棉县王岗坪镇、草科乡、新民乡道路中断;通讯方面,部分干线及本地网受损,基站中断退服79个;电力方面,部分线路跳闸,变电站停运。
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立即启动国家地震应急三级响应。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启动省级地震一级应急响应。四川省减灾委启动省自然灾害一级救助应急响应。
多方力量正全力展开救援,第一时间组织力量转移安置群众,截至目前,甘孜州(主要是泸定县)、雅安市(主要是石棉县)共临时避险转移安置5万余人。
集结力量
成都飞鹰救援队紧急驰援泸定
按照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命令,成都消防救援支队出动1个前方指挥部、5个地震救援队、1个飞鹰救援队,共计44车、164人、5只搜救犬,前往甘孜州泸定县开展跨区域地震救援任务。
地震发生后,武警四川总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召开会议研判灾情、部署任务,同时派出武警甘孜支队、雅安支队、机动第二支队和武警四川总队医院等多路救援力量前往前往震中核实震情灾情、清理道路、转移疏散群众,争分夺秒展开救援。
同时,应急管理部部署重庆、甘肃、贵州、云南、青海等周边消防救援队伍和中国地震救援队共3600余人、70余头搜救犬集结待命,随时做好跨区域增援准备。
四川省应急管理厅、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紧急调配中央、省级救灾帐篷4400顶、棉被14000床、折叠床14000张,共计3.2万余件救灾物资紧急支援灾区。后续,四川省应急管理厅还将根据灾情及时调拨补充救灾物资。
除第一时间调配救灾物资外,多方医疗救援力量也迅速集结,赶赴地震灾区参与救援,包括多位熟悉地震医疗救援的专家。
地震发生后,国家(四川)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立即响应,救援队基地医院四川省骨科医院迅速研判灾情并集结队员,调度应急物资,派出快速反应小分队赶赴震区开展救援工作。该快速反应小分队包括队员10名、救护车2辆,携带了急救药品、医用耗材及各类应急物资赶赴震区。
截至9月5日18时,累计出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消防救援、森林消防、安能集团、安全生产、通信电力、医疗救援等各类救援力量6500余人,调集4架直升机、2架无人机前往灾区开展空中救援及灾情侦查工作。
直击震中
特警徒手刨出被困男子
5日下午,甘孜特警突击救援小组在泸定县磨西镇海螺沟街面巡逻中,接到群众求助称,有一名40多岁的男子被压在垮塌的房子下面,他们立即赶往现场救援。到达现场后,面对狭窄的通道,在挖掘机等救援设施无法到达的情况下,特警突击救援小组徒手刨土,最终成功将其解救出来,并送往州医院抢救。截至目前,特警突击救援小组已经陆续救出30多名被困群众。
救出7名采核桃失联人员
据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5日晚7时左右消息,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前指带总队特勤大队、雅江森林消防大队90名森林消防员已到达震中泸定县海螺沟附近的磨西镇。此前当地发生多次余震,导致海螺沟隧道出口200米处堵塞严重,消防员采取绳索攀爬方式到达磨西镇中心。
据了解,地震发生时,有7名群众在山上采摘核桃被埋压而失联。救援人员找到了被埋压失联的7人,并于当晚8时将他们运送出来。
女子躲在办公桌下获救
5日17时16分,磨西镇老街大西印画酒店三楼楼板垮塌压在二楼,被困者躲在办公桌下面,救援人员发现被困者呈跪立状态。8名消防救援人员展开营救,将其成功救出。
救援人员告诉记者,被困的是一名30多岁的女子,他们花了将近40多分钟将其救出,目测女子膝盖部分有血迹,但应该不是很严重。
消防员搭木桥救人
泸定磨西镇贡嘎布乡因部分房屋出现垮塌,有人员受伤被困。由于河水湍急,原有桥梁被水冲毁,四川森林消防人员搭建起一座木桥,抬着、背着将10名伤员和多名群众转运到安全地带,送往医院接受救治。
据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消息,总队共有690名救援人员分三个梯队驰援受灾的甘孜州泸定县和雅安市石棉县。截至当日19时50分,救援人员在泸定县磨西镇青冈坪村转移群众100余人,搬运重伤员15人。
截至5日18时30分,据前方队伍报告,磨西镇磨子沟村道路通信中断,有400余名群众受困,正在组织救援。得妥镇新华村有500余名群众被困,道路通信中断,需使用冲锋舟营救转移;湾东村有500余名群众被困,陆路水路均不通,正在研究救援方案。
保通保畅
无人机搭建“空中基站”
地震发生后,四川省通信管理局和应急厅启动应急通信保障二级响应,紧急调度“大型高空全网应急通信无人机”从自贡机场起飞,赶赴震中上空执行公众通信覆盖任务,建立“空中基站”为抢险救灾指挥和受灾群众提供通信保障服务。
目前,四川通信行业已出动抢修人员360名,应急车辆116台,发电油机219台,卫星电话29部,应急通信车4辆。前线抢险人员已到震中现场,基站通信车已经为磨西镇指挥部开通应急无线网络。
救援通道全部疏通
交通运输部第一时间调度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开展公路排查和路网监测工作,并从昨日15时开始启动交通运输三级应急响应。四川省交通运输厅第一时间启动地震应急二级响应,四川省公路设计院以及交通设计院地质、桥梁、隧道等方面专家44人第一时间赶赴一线,指挥抢通保通;另有公路水路抢险队伍紧急集结,就近开展抢通工作。
与此同时,四川省交通运输厅组织雅安、甘孜两地交通部门及正在附近的四川交建等施工单位,出动大型机具120台,全力开展抢通保通。全省680个高速公路收费站开启应急通道708条,雅康高速泸定收费站和雅西高速石棉站已全部开启应急专用通道,对前往灾区的抢险车辆实行免费通行,第一批救援车辆已通过泸定收费站。
记者还从四川甘孜州公安局交警支队获悉,目前,通往震中的救援通道已经全部疏通,甘孜州公安局救援力量通过省道S434到达震中海螺沟,沿线道路均有甘孜公安交警保通保畅。
恢复11938户用户用电
地震发生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第一时间做出应急反应,紧急调集抢险队伍1000余人、车200余辆,携发电车、高机动灯塔、发电机、天通卫星电话、4G网络对讲机等应急抢险装备赶赴震中泸定县磨西镇开展电力应急抢险工作。
目前,第一批抢险队伍已抵达甘孜、雅安等受灾现场,为甘孜州泸定县磨西镇3个临时安置点以及雅安市石棉县县城世纪广场安置点、新民乡集镇安置点、先锋小学安置点、新民乡前线指挥部、王岗坪安置点接通应急电源,保障抗震救灾应急用电。
据悉,在国网四川电力迅速抢修下,截至当日19时,四川电网已恢复2座35千伏变电站、1条500千伏线路、2条110千伏线路、15条10千伏线路,11938户用户用电。
专家分析:近期原震区发生 更大地震可能性不大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北纬29.59度,东经102.08度)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从四川省地震局获悉,地震专家综合分析认为,此次地震震中位于鲜水河断裂带南东段磨西断裂附近,为主震-余震型地震,根据区域构造、历史地震活动、地震序列类型等资料,近期原震区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余震活动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记者从四川省地震局获悉,据移动人口大数据分析,震中20公里范围内人口数约3.9万,50公里范围内约33万,100公里范围内约155万。震中5公里范围内平均海拔约2684米。
本次地震周边5公里内的村庄有坪上、杉树坪、半边街、青石板、马鞍腰、倒中桥,20公里内的乡镇有磨西镇、得妥镇、燕子沟镇。
震中周边200公里内近5年来发生3级以上地震共79次,最大地震是本次地震;震中周边500公里内近10年来发生5级以上地震共51次,最大地震是2017年8月8日在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的7.0级地震。
地灾预警:未来72小时 这10个县(市)风险较高
9月5日,记者从四川省地质灾害指挥部办公室获悉,根据甘孜州泸定县“9·5”6.8级地震震级与影响场烈度,结合四川省气象台天气预报情况,预计未来72小时,甘孜州康定市、泸定县、九龙县、雅江县,雅安市天全县、荥经县、汉源县、石棉县,凉山州冕宁县、甘洛县等3市(州)10县(市)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较高(黄色预警)。
四川省地质灾害指挥部办公室提醒,请上述地区密切关注震情和雨情;加强震中及毗邻地区靠山靠崖有人居住地隐患排查、监测预警和主动预防避让等工作;加强与气象、应急等部门的联合会商研判,落实好防灾措施,确保群众生命安全;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准备工作。
大渡河一级支流湾东河断流
官方:正在转移下游可能受威胁群众
9月5日,一份签发于9月5日20时的“关于做好人员避险转移的紧急通知”的传真电报在网上流传,文件称,“据甘孜州水利局19时15分报告,大渡河一级支流湾东河已断流近6小时。督促泸定县、石棉县立即组织下游可能受威胁区域群众避险转移……要迅速派出专业技术队伍查明断流原因,同时对地震影响范围内的河流加强监测,一旦发现险情第一时间组织群众避险转移。相关情况及时报送水利厅。”
9月6日凌晨,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从泸定县委宣传部和泸定县水利局证实了该份文件的真实性,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已经接到了该份文件,下游可能受威胁区域群众避险转移工作也在进行之中,但由于通讯不畅等原因,转移避险了多少人等相关数据暂时还没有。
记者查询到,根据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余涛等人所著的《贡嘎山东坡湾东河泥石流特征及危险度评价》一文内容显示:“湾东河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得妥乡境内,为大渡河右岸的一级支流,发源于贡嘎山东侧,自西向东流,在河流中段左岸先后有板棚沟和板板棚沟等加入,经两叉河至大河湾折向北东流,于左岸纳入银厂沟后,向东流约2公里注入大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