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下午,眉山市召开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了眉山市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
眉山市政府常务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赖刚介绍,9月30日,眉山市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例,病例均在眉山市人民医院发现,目前在市定点救治医院隔离治疗。
疫情发生后,眉山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实施提级管理,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总指挥长的联合指挥部,按照省委书记王晓晖的要求,“以快制快、坚决防止扩散外溢”,抢抓疫情处置黄金期,精准落实五项防控措施。
——精准开展流调溯源。充分发挥 “三公”流调协同机制,派出流调溯源队伍8支91人,截至9月30日14时,累计排查密接163人(其中8人市外,均发出协查函),次密接15人(其中1人在市外,均发出协查函),均落实隔离管控措施。
——全力开展核酸筛查。截至9月30日14时,眉山市人民医院全院已采样17396人,其中14573人结果阴性,其余结果待出。眉山市立即开展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已采样1337193人,77030人结果阴性,其余结果待出。
——全面加强社会面管控。9月30日起,全市实行静态管理,暂定3天,全体居民原则上居家,非本小区居民不得进入,每户居民每天可安排1人凭24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外出1次2小时就近购买生活物资。暂停堂食、坝坝宴,暂停酒吧、歌舞厅等10大重点公共场所,中小学、托幼机构和校外培训机构暂停线下教学。
——统筹做好服务保障。启动了价格应急监测,实行日报告,及时跟踪监测粮油、蔬菜、肉类、鸡蛋、牛奶等生活必需品市场运行情况,指导企业及时加大进货量,提高补货、补架频次。全市生活物资供应充足、产品丰富、价格稳定、总体平稳有序。强化人文关怀,全力做好老人、小孩、孕妇等特殊群体服务保障,筑牢疫情防控的民生底线。
——做好防护和健康检测。广大市民朋友做好个人防护,主动接受体温检测,配合完成核酸检测,有序采样、即采即走。停止一切非必要聚集性活动,减少人员流动。
下一步,眉山市将坚持“以快制快、快检快筛”,统筹各方力量,同心同行共克时艰,争取早日实现社会面清零。
洪雅:东坡、丹棱来(返)洪雅人员一律劝返
2022年9月30日,眉山市洪雅县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发布通告称,当前,洪雅县周边疫情防控形势异常复杂严峻,根据眉山市疫情应急指挥部通知要求,就全县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以下防控措施:全县暂定实行3天相对静态管理。9月22日至9月29日到过东坡区、丹棱县的人员要主动向村(社区)报备,落实三天三检(间隔24小时)。
所有市民群众非必要不离洪,不得前往东坡区、丹棱县,原则上不跨区县流动,确需离开的须持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同时向所在村(社区)进行报备方能离开。对东坡区、丹棱县来(返)洪人员一律劝返。
仁寿:9月30日22时30分至10月2日24时 县域内全体居民原则居家
9月30日晚,仁寿县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面管控的通告,通告称,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异常复杂严峻,为坚决遏制疫情扩散,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用最坚决的措施、最小的代价、最短的时间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按照国家、省、市防疫工作有关要求,仁寿县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决定,自2022年9月30日22时30分至10月2日24时,进一步加强社会面管控,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规范人员流动。县域内,全体居民原则居家,非本小区居民不得进入。农村地区严格控制人员出入,外来人员必须报备。小区内不扎堆、不聚集,每户居民每天可安排1人凭24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外出1次就近采买生活物资,采购时间不超过2小时。有外出就医和其他特殊需求的居民,经居住地村(社区)同意可以出入。非必要不离仁,确有特殊需要,凭24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离仁。承担城镇基本运行保障、医疗保障和防疫任务的居民,凭通行证及24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出入。全县各级机关事业单位除承担防疫任务的工作人员外,就地转为村(社区)志愿者,参与防疫工作和群众服务。
全员核酸检测。全体在仁人员按照“应检必检”要求,在9月30日、10月1日、10月2日完成三天三次全员核酸检测。请广大群众密切关注本辖区发布的核酸检测时间,按照通知要求,分时段有序参加核酸检测并做好个人防护,检测完毕立即返回居所。居家隔离人员按相关防控管理规定执行。
严控重点场所。除商超、农贸市场、医疗机构、药店和具备闭环生产条件、承担重要生产任务的工业企业、建筑工地外,其它经营性场所和湿地公园等公共场所暂停营业或开放。上述场所严格“一码三查”、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养老机构和儿童福利机构等重点场所严格封闭管理。
保障城镇基本运行。救护、公安、应急消防、抢险救援等特种车辆直接通行;水电气等要素保障车辆、疫情防控工作车辆和承担重要保障任务的货运车辆凭证通行;其余车辆按照“人入户、车归位”要求,保持静态。调整公交车运营班次,出租车凭通行证出行。因就医、待产等紧急、临时突发事件需上路的社会车辆,报村(社区)审核后,点对点通行。
做好群众服务。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要统筹各方力量,组建专门队伍,及时服务保障群众需求,特别是要做好独居老人、残疾人、孕产妇等特殊人群的关心关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