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728|评论: 0

[玄龙门阵] 你看不到的成都:从那个“偷拿外卖”的女孩说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0-8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图片_20221008162646.jpg


成都高新区,金融城、天府二街、三街像是新城的代表。
有一个女孩子,住在英郡三期小区里,没有疫情时,她是网吧里的服务生,每个月领着两三千元的工资。
这在成都,并不稀奇。
多数人以为在二街、三街工作的人,可能还有着优渥的工作,和一个拥有大阳台的家。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成都常住人口2119.2万人,人口增量24.9万,10个城市中排名第2,光鲜亮丽的背后,成都的租赁人口在500万人左右。
这个数据之下,是每一个租房的个体,在成都打拼的缩影。可能有些籍籍无名,路上的外卖员,通知业主打电话的外卖小哥,以及那个在网吧工作的女孩,他们构成着这座城市的某个部分。
从网传的聊天截图来看。发生在英郡小区的这件“暖心事”,可以参照一个大背景和某个坐标系来讨论。女孩今年16岁左右,未成年,6岁时候,被无工作的父母遗弃,从小跟着奶奶长大。读初二时,女孩辍学了。辗转慈溪,宁波等地打工。
去年,她成了“厂妹”。到了深圳一工厂上了3个月班,工厂倒闭了,没领到工资,又来到成都。在天府二街一网吧打工,每月的工资为2一3千元,因为疫情,网吧关门了,几个月没发工资,生活处于困境,已无钱吃饭。
这位女孩的生活遭际,大抵是如此。
她在英郡小区住的时间应该不长。因为,从业主群发的消息来看,女孩一直处于每天点外卖的状态,可能平时在网吧上班,下班之后回到租住的家里,点外卖、玩游戏之类。居家期间,像女孩这样的,可能会担心没地方吃饭,因为假设是住在一个合租房里,那么平时可能大家都不会开火,也没有准备一些基本的锅碗瓢盆,如果外卖停了,这些人,最担心的恐怕还是吃饭问题。
前几天,该小区有业主发现,自家订的外卖,不明不白地丢了,于是就在业主群里询问,就跟物业反映。这一查才发现,女孩将两份外卖已经拿回去了,喝了几瓶水,吃了一碗盒饭,原因是女孩身上没有钱了,也没发工资,快吃不起饭了,被发现后,她打算退掉自己原先订的外卖,然后把钱退给业主。业委会和物业了解到了情况,对她进行了教育。
随后,一场“爱心接力”开始上演。业主群展开救助关爱贫困女孩行动。上午9点到下午2点一共有60多名业主对其进行了自发捐助,一共捐款10800元,业委会将此款保存在物业,分批次每月发1000元生活费,还帮女孩找了个实习工作单位,每月3千元,待满18岁正式签劳动合同,每月5千左右。待疫情结束后上班。这些捐款中,有海关厅级领导干部基层海关关长,还有私企老总,多数是退休的叔叔阿姨,还有年轻的创业者,有位80多岁老爷爷拄拐杖到核酸检测现场找到捐款......
但是,这样一段故事,被发上网后,网友们却出现了不同的看法。

比如,有成都网友认为,这名女孩的行为,就是偷外卖。在他们看来,拿错别人外卖和偷是有本质区别,女孩此举明显是故意拿错别人的东西,即便是再有苦衷,也算是偷,“现在怎么成了偷东西也变得很有道理了?”
有人提出,这个女孩有订外卖的钱,为什么不去考虑买一些蔬菜、大米,总比每顿都点外卖要健康和便宜吧,至少可以坚持个十来天的时间啊,点外卖的钱,可以拿去买菜或者吃泡面,也够自己吃几顿。
还有人从小区的租金和周围房价来讨论,认为女孩子有钱租住在那个小区,不太像是很困难的家庭、
也有人站在人道主义角度,认为该小区业委会和物业干了一件很好的事情,业主们也是非常善良的,给女孩捐款是一种自发的爱心行动,应该得到推广和提倡。


这几种角度,代表了大部分网友的看法。当然,呈现事件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供网友评判,而是条分缕析,细细深究其中的意味。
第一点,女孩偷拿别人外卖的行为,算不算是偷?从法律依据上来说,肯定算是,偷外卖属于一些民生和治安问题当中很常见的一个,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但是,如果是饿了或者吃不起饭拿别人外卖来吃,又算不算是偷呢?有个网友就回答了这个疑问,他认为,如果女孩仅限于食品且满足自身不被饿死的需求,是不犯法的,属于紧急避险。对于这个说法,我们不去赞成或者反对,不发表态度就是最好的态度。
第二点,对于有人提出的为什么不用订外卖的钱,去买一些方便面或者蔬菜、大米之类的食品,可以供自己吃好几天,而且也很节约。这样的说法不无道理,但你有没有考虑到这种情况:女孩从小没有和父母一起住,很早就辍学了,文化水平和生活自理能力是很差的,现代社会的很多条件和设施,为这部分人群供给了方便,只要花钱就能办到很多事。如果再加上是和一些陌生人合租,那么在这个房子里,很可能没有锅碗瓢盆和天然气,即使有,可能房东和中介都没有提供相应的条件。
假设是一个合租房,在这个房子的所有人,不会像什么“欢乐颂”或者“爱情公寓”里面的桥段,大家可以和睦相处,你用我的锅,我喝你的酸奶。对于合租过程来说,遇到一个好室友,是福分,但大多数人遇到的,可能还是工作和观念都不太搭调的路人。大家都有各自的需求和生长环境,因此,对于租客而言,有些事情属于得过且过,让自己吃得饱,在外面够光鲜亮丽就行了,不用在乎一个“租来的家”的幸福感。
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让女孩从一个自立自强的角色,在居家期间养活自己,恐怕是强人所难,但这就能代表她可以摆烂了吗?并不是,我们只是在说,女孩点外卖,只是一种个体的生活方式,可能她也晓得不健康、不卫生也很贵,但是对于一个从小就对家庭的概念比较淡漠化的人来说,你能奢求她能像那些独立、自强的人一样嘛?
第三点,对于有人认为该小区的租金每个月,一个单间可能都在一两千左右,再加上其他的开销,恐怕女孩的工资,还不够付租金。英郡小区,是高新区有名的刚需小区,说它刚需,它可能要比刚需要好一些,因为里面有很多租客,大量的在高新区上班的人,也许都会选择那里,一来是因为楼下商超和餐饮众多,生活便利,二来交通发达,地铁、公交直达,在世纪城附近,属于比较有名的小区。你要说它的租金贵,可能也不算便宜,但是,如果把这个概念换成,“能够住在里面的人都不会没有钱吧?”你认为这个逻辑站得住脚吗?
再说第四点,业主们捐款,不得不说确实是挺暖心,也挺彰显成都人的“人情味”和“第四城”的气质。业主们都是好业主,业委会和物业也算有良心,三者叠加在一起,小区就变成了温暖的家。这些都是一个好的体现。应该看到,有爱心、互帮互助,本身也该成为一座城市的底色,但更重要的是,有必要注意到,很多年轻人,或许正在跟这座城市告别。
当一座静默的城市陷入悄无声息的状态中,有人却在为一块面包和一份外卖而发愁,今天吃什么?明天吃什么?或许,大家都有在努力并且足够骄傲地活着。像业主们给女孩捐款一事,就让人看得挺感慨的。一些扎根在成都的人,他们在用自己的力量,给一些陌生人、弱势群体一些温暖和勇气,告诉他们要好好地活下去,挺直腰杆走下去,也有老年人杵着拐杖来到核酸现场捐款的,无疑也是一种成都良善的代表。
类似的角落,需要被看见,平凡人的微光,也能照亮一些阴暗。
送上一句曾在《琅琊榜》里看过的一段对话:
“会好吗?”
“会好的。你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人的心,会变得越来越硬。”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