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刚刚送儿子进了校门,旁边的家长群中就发生了冲突。起因是同在一年级一个班上的A同学推了B同学一把,还踢了B同学的书包。B同学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回敬反应,就跟着队伍进操场站排去了。但是B同学的奶奶受不了,勃然大怒,冲着队伍里面就一顿大喊大骂,什么没家教,没脸皮的话脱口而出,A同学的爸爸当然不干,回敬了B同学的奶奶,两人由口角上升到了肢体冲突。后来被大家给拉开。
而操场上的孩子们浑然不知,还哈哈笑着、追逐着。
集体环境中,孩子们磕碰打闹常常会发生,如果遇到家长需要出面的,目的应该是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而不是去激化矛盾,同时也要考虑你所采用的方式对自己孩子人格行为的影响,以及对他今后人际关系的影响。爱孩子,就是要帮他创造一个和谐的局面,不要给他制造麻烦。
家长都是对孩子充满了爱,可这爱中,必须包含理解和尊重,从而让孩子也能学会理解他人,学会温和的化解矛盾。在集体环境中,一定会有一些充满敌意的孩子,而这些攻击别人的举动一定跟他的家人有很大的关系。我们也会见过不少“长不大”的成人,他们的思维方式基本上是“单边主义”的,天下的“理”都在他这里。别人的事情和感受他都可以不管不顾,自己的事情和心情却是天下最重要的,自己的想法是天下最正确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处处表现得自私狭隘,不仅给别人带来不快,更是常常给自己带来不快,当他们急于维护自己的利益时,人生中一些真正的利益却悄悄地流失了。可想而知,上面的两类家长教育出的人孩子一定学不会理解、宽容和尊重。
|